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继凯 《唐都学刊》2001,17(2):79-85
鲁迅与茅盾都是具有当代性的文学大师,在接受中生成的"鲁迅文化"与"茅盾文化",在文化积累、文化再生及针砭时弊诸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在当代多元文化动态发展的视野里,应以理性态度来把握鲁迅与茅盾的当代性,从论争话语、人格特征、人生形态及文学影响等方面切实理解其当代性的"存在",而文学大师的当代性亦即意味着自我生命的延续和对当下文化创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董晓亚 《社科纵横》2013,(1):261-262
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杰弗逊小镇上的恐怖爱情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美国南方贵族女性——艾米莉。本人旨在以主人公艾米莉的性格特征为中心线索,从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解读她是如何形成这种变态扭曲的性格,最终造成以毒死情人的方式来守护爱情。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时代美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而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标志是人格发展上的和谐.和谐人格由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和真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两个层面构成,二者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当前,西方消费主义所蕴涵的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造成了大学生心理结构要素中实用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和感性因素的畸形发展,使大学生的内在自我与心理人格和谐遭到严重破坏;其自我中心主义本质及所倡导的"符号消费"观念,对大学生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所形成的道德人格和谐造成了强烈冲击.为此,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美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以塑造健全完满的人性与和谐的人格为终极目的,并全面渗透于德育、智育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及和谐人格建构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我认识与成长》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重要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整合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塑造高尚的人格力量.运用体验式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参照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的自我认识理论,该课程应进行"我是谁"、"人我关系"及"我的未来"三大主题的探索.通过"热身活动——教师短讲——小组活动——游戏体验——讨论分享——总结深化"这六个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现从"自我、单一角色的探索",到"多元角色参与",再到"自我与社会联接"的转化.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改变与课程三大任务的设计是相一致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要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实现课上、课下的无缝对接;改变小组组合形式,促进小组动力的发挥;转变教师角色定位,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原因是人格不健全,学业压力重,观念偏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经济问题困扰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6.
宋刚 《日本研究》2012,(1):70-76
本文对芥川文学奖作家川上未映子及其获奖作品《乳与卵》作出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之后从文字与结构、他人与自我、独我性与一致性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文字与结构部分试论了樋口一叶、松浦理英子、村上春树等人对该作品的影响.在独我性与一致性部分尝试分析了川上未映子对永川均独我论得继承与批判.  相似文献   

7.
与先秦儒家一样,董仲舒也对理想人格进行了探讨。"必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笃于礼,薄于利"是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在现实之我如何走向理想之我的问题上,董仲舒提出了"性待教而为善"的观点。遗憾的是,他强调"教化成性"的同时,又承认人受命于天,人性"不可改",给自己的理论制造了矛盾与紧张。  相似文献   

8.
李越 《唐都学刊》2003,19(4):133-138
依据艾里斯提出的"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ABC理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内在认知因素--非理性观念进行本土研究.从两性对比的角度,对非理性观念在大学生认知方式中存在的现状、特点和差异进行调查,以期为消除情绪困扰和重建认知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对策.结果表明(1)大学生普遍存在非理性观念且自我意识不足.(2)非理性观念是导致他们产生大部分情绪困扰的原因.(3)男女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诸项目因子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自我观念是通过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楚的阐述了自我发展的阶段。目前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处于“开荒种田”的状态,容易导致专业学生尤其大一学生产生专业自我观念难以确定的困惑,会视自己为专业的牺牲者、旁观者和路过者。而开展积极的专业宣传实务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专业宣传实务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在社会互动的镜子中塑造正确的专业自我观念,激发专业自信,实现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10.
荀子所劝之"学",不是客观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获得,而是学习礼义,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安治、人格的提升和性习的形成,还可有精神上和功利上的好处。其"学"的目的,是使人形成遵守礼法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以及养成礼治的能力,以求由此达成其理想的礼法之治。其"学"的性质,不是主体性的知识学习和能力习得,而是教化、塑造。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生岐 《唐都学刊》2001,17(1):10-15
党在世纪之交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是邓小平"两个大局"的生产力布局结构梯次推进构想的具体贯彻.首先,从"时间之矢"的三环节讲,西部大开发正赶上了历史老人"之"字形前行的"否定之否定"的"回归"之路,我们应站在扬弃历史,前瞻未来,立足当今的历史的"回归线上",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开拓"明天".其次,西部在历史上的辉煌与无奈中所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的文化心理积淀,很有必要在思想上来一次观念上的"涵化"与重组.再次,西部人现代性人格的建构应以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为指导,大胆地将人格定位、落实在"物役性"人格的建构上.最后,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重"扬"与"弃","抓大"与"放小"等等的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魏娜  时晓丽 《唐都学刊》2008,24(1):124-128
传统的观点多从哲学、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的视角来阐释古希腊悲剧.本文试图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心理学的视阈来关照古希腊三大悲剧,把其中一以贯之的悲剧精神归结为"普罗米修斯精神",即人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而这种精神又是在生存论、价值论、审美论三个层面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从整体上说发展水平是较高的,但强烈的我本位、深刻的逆反心理、无时不在的自我表现、不容伤害的自尊心等突出表现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要大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其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贾江鸿 《求是学刊》2007,34(5):26-31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充分地体现了他构建整个科学大厦的雄心。由此,我思与自我被很多人认为是知识的确定性的基础,但是在现代法国哲学家的眼中,我思与自我表现出了其不确定性的一面。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知觉现象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人格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红 《浙江学刊》2001,(3):177-180
本研究对300名在校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烦恼、懒惰、缺乏意志力等现象较普遍存在.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人格状况的差异比较表明,四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和调适能力的许多方面高于一、二、三年级,女生在外向性、焦虑性等方面高于男生.从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中人格偏差现象之所以产生,除自身个体因素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社会各界因此要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素养的提高,以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李河 《求是学刊》2016,(5):27-40
启蒙思想涉及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基础观念和规则。先发现代性国家的启蒙大多顺应其社会的内源性要求而出现,后发国家的启蒙则有明显的外源性。文章据此区分了原发型启蒙和后发型启蒙概念,刻画了相关思想群体的话语特征,揭示了先发与后发国家思想群体间的"异时代的同时代性",探讨了后发国家的启蒙辩证法。文章认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普遍信奉理性增长与个体自由和谐共进的原理,但法兰克福学派却发现了二者的深刻矛盾,由此指出启蒙在自我毁灭。福柯晚年的思想则表明,唯有回到"批判理性"或"对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守住精神的自主性,这才是启蒙的自救之道。  相似文献   

17.
张贵华 《社会工作》2011,(10):41-45
经济上的重负导致了贫困生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成为经济和身心的"双困生",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格乃至人生的后续发展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将小组工作这一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到贫困大学生群体中,能让他们在小组中同甘共苦、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早日走出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生活知识、生存知识、交际知识、自我调适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实践的断裂性特质,通过"认知困境的解构、诠释意义的建构、生活秩序的重构、社会资源的整合"的工作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何萃 《求是学刊》2014,(3):148-154
由于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的普遍使用,"非整一性"成为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小说文体最主要的批评。一般所谓"中国小说"或"白话小说",按其性质本应分为三类:一是"话本",本质上是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二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亦本为说唱艺术,但大多经历了明清书商或文人程度不一的编改;三是明清文人独立创作的"文人小说"。故唯第三类才是真正意义的小说,西方学者的批评仅对应第三类才真正有效。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时本各有其用,在"文人小说"中此类文字在不同作品中,其文本"整一性"也各自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现存所谓"小说"还原至其所产生的历史语境,我们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张锦智 《社科纵横》2010,25(11):164-166
传统社会塑造的以"顺从""听话"为特征的大学生道德人格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这就需要重视大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只强调单独主体性,可能又会走向一些人极度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及不惜利用任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利的恶果。所以,我们需要寻觅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来进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那就是主体间性。这种视角既是对传统主体性视角中合理因素的发扬,又是对传统视角中容易出现弊端的规避,同时也更有利于主体性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