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长泉 《学术交流》2003,9(3):118-120
生育人口规律是生产方式运动经济规律 ,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生育人口增长、转变的决定因素。手工生产方式决定传统自然的生育人口转变和发展的规律 ;机械化生产方式决定向人口少生多育转变和发展的规律 ;自动化生产方式决定计划生育人口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分析北京市户籍人口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孩次结构、独生子女比例、婚配模式、人口迁移和生育意愿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北京生育政策调整对出生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人口放开单独对北京新增出生人口的影响非常小,2020年以前每年对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规模的影响在1万-2万人左右,远远低于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的新人口问题及其解决顾耀德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状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全面发展。近来年,随着浙江省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人口与社会经济开始协调发展,但是在人口自身发展方面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为此,有必要对生育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以...  相似文献   

4.
低生育水平对东北三省人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决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基于我国实际具体国情的理性判断。在30多年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已经进入低生育、低增长阶段。在肯定稳定低生育水平对于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分析低生育水平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以统筹解决我国东北三省人口问题为根本目的,进而促进我国东北三省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7,(5)
青年的生育行为是人类社会再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生育意愿主导其生育行为。90后大学生群体在未来生育人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90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以及对于当代生育伦理的热点问题的看法。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政策影响力有限。90后大学生生育意愿趋于理性化,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深刻,凸显个人本位特点,同时对待多元生育现象更加开放、包容。  相似文献   

6.
2007年制度人口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这对推动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将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是什么?这就是: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7):36-40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做出的最为重要、最为醒目的宏观决策。二孩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各方面的热议,对人口增长压力、赡养负担、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红利等主要人口发展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就二孩政策对甘肃省的人口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势头汹涌的生育大潮,跨过11亿人口的界标,向12亿人口的堤坝卷去。大潮中,超计划生育的端流,喧嚣诡谲,桀骜不驯。处在计划生育第一线的党员干部们,承受着“超生波”的巨大冲力。他们的后面,是党政组织坚决制止超生的严令;他们的前面,是育龄夫妇定要生个儿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经济、政治、资源、生态环境等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所有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演变做了反思性回顾,并对国外相关人口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未来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1989年4月14日,是中国11亿人口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它所拥有的人口量,在世界总人口中占22%,在亚洲总人口中占36%。中国人口的状况如何,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对亚洲人口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不仅对缓和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而县对缓和亚洲人口、乃至世界人口的过快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进人第三次生育高峰期,人口膨胀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阐述。一、严峻的人口形势众所周知,解放以后,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干扰,使人口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曾经出现过两个生育高峰,一个生育谷底。1950—1958年,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1954年最高,达到24.79‰。1959—1962年为两峰之间的一个生育谷底时期,人口自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2年"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和2006年"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和双独家庭生育意愿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重点分析了在"独生子女政策"、"双独生育政策"的双重影响下,进入始育阶段的独生子女特别是双独家庭在生育数量、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方面的意愿选择,探讨独生子女生育观念的变化、可能的行为选择对未来北京市人口变动产生的影响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叶  孙雪华  王丁  李猛 《社会工作》2021,(3):91-105
三孩政策是我国新时期根据人口结构实际适时调整的重要人口发展策略.为化解中国居民生育意愿偏低,构建生育友好的家庭亲善福利体系是完善"三孩政策"的解困之举.基于中国情境,比照国际促进生育水平提高的家庭亲善福利举措,发现我国现有家庭亲善福利实践主要面临:婴幼儿托育服务严重短缺,子女照料成为员工后顾之忧;产假延长而陪产假有限,...  相似文献   

13.
叶菊英 《浙江学刊》2015,(1):210-215
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对生育率的关注多从控制生育的角度。随着我省生育转变的实现,自愿放弃生育人口日益增多,导致我省低生育率长期持续,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凸现。本文基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视角,深入分析我省持续低生育率问题、成因,以及由此引起严重的人口失衡,着重关注过去被忽视的自愿放弃生育人群,并把它与我省持续低生育率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我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时讯     
《今日辽宁》2014,(10):8-9
<正>依法生二胎享生一胎相同待遇9月22日下午,出席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建议,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享受生育第一个子女时相同的假期和工资福利待遇。因此建议:职工晚婚的,婚假增加7日;晚育的,产假增加60日,男方护理假为15日。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享受本条款规定的生育第一个子女时的相同待遇。  相似文献   

15.
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各种实际问题非常广泛。从本讲起,将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社会学思想的指导下,分别阐述人口状况及其各种变动对贫穷、就业、饥饿、住房、教育、环境、老人、婚姻和民族等社会问题的影响。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我国人口现在正值生育高峰,人口增长过快,不但将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且粮食和住宅的供应、教育和劳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项研究以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为出发点,以出生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为落脚点,研究影响北京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北京劳动力资源、完善人口迁移流动政策、完善劳动就业政策、完善生育政策以及探讨北京今后劳动力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后果为冲击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大社会养老的压力,严重影响人口生产,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有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严;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培育新型生育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打击非法选择胎儿性别行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网络建设活动,是通过发挥计划生育中观的作用,全面强化乡村的基础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约束和微观的生育措施落实融为一体,实现人口控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一、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成效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有机结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发展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探索有中国特色计划生育道路的又一成功的尝试。它的积极作用与效益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研究结合 2 0 0 2年“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问卷调查” ,推算目前我市累计出生的独生子女总量与结构 ,描述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化的现状 ,分析形成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探讨他们在生育子女数量、性别偏好、婚育时间上的选择倾向 ,以及将对北京市人口发展规模所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针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模型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历史事件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源于多重历史事件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前的众多战争、建国后的饥荒、70年代生育高峰等历史事件对当代人口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得总和生育率、男女性别比、预期寿命等重要人口学指标无法转化为"规则"的函数表达式,因而无法使用纵贯数据或已有数理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人口规模。所幸,当代中国的人口变化已经趋于平缓,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度已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出虚拟的中国历史人口数据,并基于此对中国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预测发现,2020年以后,在不同总和生育率水平之下,中国人口规模均呈快速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