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并存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大特征.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已经尝试着用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去对抗西方的普世主义政策,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实际上正是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威力所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人们对文化民族主义还存有许多误读,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本文通过探讨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旨在说明,文化民族主义不等同于"非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定位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要想全面地描述文化民族主义理论 ,除了廓清其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基本主张以外 ,还必须研究它同其他重大思潮的关系 ,由此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定位。毫无疑问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长期以来 ,受波普尔和艾恺等西方学者的影响 ,民族主义被看成是对自由主义的反动 ,文化民族主义则被直接等同于守成主义或保守主义。本文认为 ,这种在西方已经成为“常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是对文化民族主义的一种歪曲和误解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端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合流,并经历了缓慢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来自国际社会的西方民族主义理念不断涤荡中国的传统观念,随着《万国公法》的引入和《天演论》的翻译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种属观念在中国逐渐淡化和消解,以政治统一为基础的中华民族观念逐渐增强。上述诸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至20世纪2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世纪之交俄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后冷战时代重要的社会现象。俄国民族主义思潮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如何处理苏联遗留下来的民族遗产以及苏联解体带来的民族意识危机等问题 ,二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对俄国民族问题的解读甚至干预、世界主流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对俄国民族主义现实状况所带来的挑战。俄国学术界处理民族主义问题常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 ,对解释国内民族主义问题有相当的说服力 ,但又限制了俄国民族主义思想进入国际主流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人的"天下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单纯 《世界民族》2001,(2):11-20
由于每个民族形成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经验不同,各民族的民族主义表现形式也不同.与西方历史上的公民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多元民族主义相比,中国人在"夷夏之辨"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天下民族主义".它把文化道德看成民族认同的最高标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起着稳定各朝各代的主体族群、维系文化边缘族群与主体族群的亲和力作用,它的"天下"情怀与对世界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认同是中华民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淑兰 《民族学刊》2022,13(11):18-27, 143
西方学界对民族主义研究极为丰富,然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却常常陷入“碎片论”“困难论”“割裂论”等各类误读。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进行比较、批判的基础上,中国学界积极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整体性研究,呈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突破性研究,体现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研究的一种超越。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这种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思考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方与西方的界线 ,缘起于十四世纪的东方学时代。西方民族主义的东方观始终是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根源。诞生于西方、以文化作为研究核心的人类学 ,一直以“异文化”研究冲淡西方文化偏见为己任 ,努力在文化的比较和反思中揭示自我文化的局限性。这种研究不仅使原本鲜为人知的人文类型不再陌生 ,更使文化模式间的隔阂缩短了距离。就此而言 ,人类学不仅是联系东西方的纽带 ,也是使其文化得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苗是抗击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最有效的武器,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奉行“以我为先”的疫苗民族主义,严重阻碍全球抗疫成功的进程。国外学界对西方疫苗民族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他们从解释疫苗民族主义的定义入手,分析了西方疫苗民族主义的影响、成因与本质。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公共卫生和道德方面提出了反对西方疫苗民族主义的论据,并提出了扩大全球疫苗供应、畅通全球疫苗供应链、确保全球疫苗分配的公平性等应对策略。国外学界对西方疫苗民族主义的批判性研究是较为深入的,提出的应对策略也大多是可行的,为抵制西方疫苗民族主义、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批判性研究主要有两点不足:一是关于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条件性这一立场削弱了其批判的力度;二是没有明确西方疫苗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因而没有从马克思主义全球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其根源,从而削弱了其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世界民族主义问题仍然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花永兰的《当代世界民族主义论纲》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世纪末兴起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成因、特点、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就中国如何应对世界民族主义问题做了论述。关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目前人们讨论较多。徐则平的《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功效-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争论说开去》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不应作为构成民族的基本特征,应是构成民族的基本条件。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在共同…  相似文献   

10.
叶江 《世界民族》2006,2(5):1-8
本文重点介绍和解读安东尼·D·史密斯相关著述中的几个关键性术语,以便于国内读者和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首先,史密斯认为“民族”和“族群”都是某种人们共同体,但后者通常没有政治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公共文化,甚至没有疆域空间。在史密斯以及目前西方学界的研究中,一般是从“民族”和“族群”两个层面来剖析人类共同体的演进及其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民族与国家很少完全重合的实际情况,史密斯用“民族的国家”(nationalstate)取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第三,史密斯提出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的宗教”,而民族主义的“神圣事物”就是“民族”(nation)本身,其“神圣性”表现为四个方面共同体、领土、历史和命运。即使在全球化的作用下,民族主义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1.
族裔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里,可以理解为宗族或家族;在西方语境里,族裔指的是以种族、语言、宗教、部落或阶层等要素为归属性的群体;族裔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延伸,其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其研究应得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族裔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里,可以理解为宗族或家族;在西方语境里,族裔指的是以种族、语言、宗教、部落或阶层等要素为归属性的群体;族裔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延伸,其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其研究应得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然而,是什么促使人们去想象并成为共同体的呢?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舍勒认为怨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因此可以说怨恨是民族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民族主义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在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一度走向极端.20世纪后期,民族怨恨与民族主义产生了新特点.要遏制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就要构建多元共存的现代文化,加强民族国家治理,构建稳固的民族国家认同,宽恕历史积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奥斯曼主义"是奥斯曼帝国后期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其理论源流虽为近代西方兴起的民族主义,但始终是一个为了维护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帝国的统一而被民族主义者创制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且因无法建构各族群对帝国的统一认同,以致在不断变异的过程中走向衰亡。"奥斯曼主义"的兴衰凸显了"民族主义催生了‘奥斯曼主义’,却又消灭了‘奥斯曼主义’"这一悖论内在逻辑命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一次"右转弯",即从"左翼"民族主义向"右翼"民族主义过渡。事实上,这种过渡不在于"左翼"民族主义的急流勇退和"右翼"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而在于"左"、"右"两翼先后垄断民族主义话语。在这一蜕变过程中,"左"、"右"两翼都保留了各自的民族主义传统,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实现了"神圣联合"。  相似文献   

16.
欧洲对"民族"(Nation)有不同的解读.19世纪末,欧洲的"民族"主要是指公民或国民的总称,因此,欧洲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民族国家"的公民主义或国家主义,这与我们理解的民族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概念产生于20世纪前后,其来源是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一是强调现实的法律政治关系,公民身份来源于权利与责任、义务,与血缘、历史和文化无关;二是强调血缘、历史、文化与公民身份或国民身份的必然联系,单一、纯洁的血缘是获取公民身份的唯一条件.有效消解中国的民族主义,一要清晰地理解"民族"与公民的概念;二要理性地理解集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关系;三要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四要实现现代化;五要建立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六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是最终消解民族主义,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东民族主义与中东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中东民族主义是推动中东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力量 ,但中东的文化整合过程并不顺利。从外部来看 ,中东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政治救亡与文化启蒙的两难选择及伊斯兰文化与民族主义的对立 ,决定了中东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十分艰难的。从内部来看 ,中东民族主义还存在三个方面的文化困境 ,即民族主义理论本身的局限 ,中东民族主义现代政治内涵的匮乏 ,泛民族主义与部族主义对民族主义造成的文化认同混乱。所有这些使得中东民族主义主导的文化整合进程是不成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已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民族主义自产生以来发展演变过程的归纳和梳理,分析民族主义在西方和非西方两种不同背景下的发生和表现,认为应该透过纷繁的表象直视其本质属性,即民族主义就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这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民族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民族成分日臻多元,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问题、移民问题、民族和种族歧视再次凸显,造成社会矛盾频发,也让各国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本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做了粗浅的梳理,总结了包括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内的几种主要民族政策,并分析了其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研究,也有利于为我国民族政策提供更好的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民族成分日臻多元,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问题、移民问题、民族和种族歧视再次凸显,造成社会矛盾频发,也让各国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本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做了粗浅的梳理,总结了包括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内的几种主要民族政策,并分析了其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研究,也有利于为我国民族政策提供更好的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