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壁记属于"记"体文的一种,辞尚体要,文主典雅,以散体为主,兼有骈句,以其载体为名。壁记多书写在台省、州县的厅等办公场所,具有开放性、连续性的特点。作壁记或为劝善戒恶,或为自我儆诫,或为下情上达。研究壁记,对于研究古代散文的传播及古代官制、官职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印太"战略是印度政府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在"印太"地区实施的新外交方略。印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视角审视"印太"地区在本国对外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印度"印太"战略以赢得世界大国认可、实现多极化世界秩序、推进"东进"政策和确保印度洋是"印度之洋"为目标。随着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印太"地区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印太"地区新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欲在"印太"地区有所作为的印度必将有新的战略举措。面对"印太"地区的新战略态势,印度将采取何种应对战略值得关注。从当前态势来分析,印度洋优先战略、积极的参与战略和融合战略会成为印度的优先选择。诚然,也不否认在特殊情况下印度会采取排他性战略。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印太概念"框架下,日本的"印太战略"以日美同盟为主导,积极构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配合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秩序"。一方面,拉拢印度东进对中国崛起形成长期战略牵制;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印太"支点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以"小多边"海上安全合作形式,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区域,建立多个以"自由、规则、法治"为基础,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小联盟"和伙伴关系网,使日本成为"印太"地区"中等强国"和"摇摆国家"的领导力量,谋求战略自主,维护和拓展日本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印安保体系的构建成为日印安全合作的新常态。本文总结了日印安保体系发展的六大动力,即中国的崛起促使日印积极接近、美国鼓励日印合作更上层楼、印度的崛起促使日本拉拢印度、印度的战略雄心促使印度借力日本、日本在中印边界争端上煽风点火、日印共同"护卫"印太海上安全。这一新常态虽有助于日印实现世界大国的雄心和美国施展"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却会重塑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对中国总体国家安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中国应当对印度施行打拉结合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夯实并拓宽中印合作,以分化日印安保体系;另一方面力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牵制印度并增强中国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印太"作为近来美澳印积极推动的地缘概念,不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地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产物,客观地反映了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现实。中国因素是"印太"相关国家将传统上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缘政治单元整合为单一战略弧形地带的显性因素,中国战略利益外延的拓展使中国超越了传统的亚太国家而成为典型的印太国家,这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战略界的"印太"设计者始料未及的。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太"消极抵触,但应对"选择性排除"及"针对性推动"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6.
正官员或为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通过掏"封口费"来扫清舆论障碍,不新鲜。但如果皇帝也这么做,就是个新鲜事儿了。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下,马不停蹄,攻城掠地,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县),直逼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在宰相寇准等人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并登上澶州北城督战,顿时士气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日印海洋安全合作日趋频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日印除了海洋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海上军演、海洋装备与技术合作等具体领域的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美日印的接近有着多重战略考量:其一,美国需借助印度改良、强化亚太同盟体系,构筑"美日同盟+印度"的合作框架;其二,美日印意图借助海洋安全合作协同推进"印太战略",美日有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愿,印度则有"东向"参与西、南太平洋事务的利益诉求,彼此需在地缘、安全机制方面互相"准入";其三,美日印海洋安全合作最终目标在于迟滞中国海上力量崛起,构建美日印澳+伙伴国(QUAD+X)主导的印太海洋安全秩序。美日印海洋安全合作已成为影响印太安全局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我国需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在哲学史上和美学史上的贡献不会诠释穷尽.由于后学在他那里各取所需并片面解释、发挥,遮蔽其思想本意.致使真正的康德已面目全非:主观--客观、形式--表现、存在--思维、审美--伦理.如此阐释也带来了积极作用,因为这体现了一个矛盾的康德,但如果对这些矛盾做理性层面的剖析,会发现康德美学中的辩证性.康德以后,美学的学术潮流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个方向走向相反的方向,或为主观,或为客观;或为本质,或为现象;或为生命本身,或为精神理性.然而,对于一种不可能有确定概念的美本身,这只能是一种貌似科学与真理的时代呼声,它的命运终究是非确定的,康德的二律背反及其矛盾充斥的<判断力批判>即是一个明证.尽管康德本人认为只有鉴赏力本身的幻象才能产生辩证法,也即审美的"二律背反"才是辩证法,但实质上他的矛盾体本身都具有对立统一的特质,从其中能很好的体现美本身的多样性.从一个多维的侧面能证明美的东西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9.
"印太构想"本质上是在国际秩序面临变动的新环境下,日本试图在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板块"印太"地区构建一个新秩序的对外战略,具有被动应对和主动构建的双重动因,旨在塑造符合日本利益的国际秩序环境。在战略推进中,"印太构想"注重构建基于民主价值观的指导性联盟、强化规范性的"规则"、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地区一体化,以及提升地区整体安全能力、构筑安全秩序环境等,试图构建出日本主导的印太秩序。"印太构想"对秩序的构建呈现出基于连接的一体性、结构的差序性、合作与对抗并存的矛盾性等特点。"印太构想"及其推进,体现了新时期日本的战略性秩序观,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的中美博弈主要围绕地区秩序的调整与重构展开,即"中国方案"与美国"印太"战略的较量。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同时力图通过承认东盟的中心地位,获取东盟国家的支持。面对中美博弈,印尼提出了东盟版的"印太"愿景,强调地区包容性,协调中美方案的对接与共存,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东盟的统一性与中心地位。目前,印尼正在推动东盟国家就"印太"愿景达成共识,并争取获得大国的认可。鉴于此态势,中国应坚持包容、开放的地区合作理念,与美国形成有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有选择地回应东盟版"印太"愿景,同时积极开展与日本、印度等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引导地区秩序朝对话而非对抗、互利而非"零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市博物馆藏《明拓秦泰山刻石拓本》为"二十九字本"与"十字本"合装本,内容为秦二世诏文。"二十九本"为明拓本,"十字本"为嘉庆二十年(1815)复得后之初拓本,传拓精良,拓墨浓黝。拓本纵26.8厘米,横14.1厘米,历经多位名家所鉴赏、收藏,钤"松江沈尌镛郑斋收藏金石文字印"、"陆绍曾印"、"徐同柏印"、"赵秉冲印"、"昌进私印"等四十方印,更有翁方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关于"印太"地缘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而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出台则略显仓促,它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建制派和日澳等盟友联合推动的结果。从战略设计的角度而言,美国虽已出台《印太战略报告》,但"印太战略"构想仍未完全成型,它更多地反映了美国当下在"印太"地区的各种诉求,代表着一种趋势和方向。核心问题是,随着"印太"地区越来越重要,美国希望维系和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并更好地遏制中国的海上崛起和地区影响力的增长。从推进进程和潜力来看,军事、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等主要支柱的发展并不平衡,军事安全一枝独秀,其他领域则进展缓慢。综合评估,美国"印太战略"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可行的路径和可信的资源支撑,完全落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即便部分实现,也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周边环境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赵敦华 《求是学刊》2003,30(5):16-27
本文考察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考古学"所导致的考古哲学的基本方法和解释模式,并说明考古哲学对于理解中国史前文化的意义,包括正确处理"传播论"与"独立进化论"、考古遗物与解释模式、实物证据与文字证据等各种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印太构想"作为当前日本外交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缘政治战略特性。近年来,日本致力于强化该构想的国际合作及公益色彩,积极打造"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印太",将"印太构想"定位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手段,在大力宣传的同时具体规划其政策路径。日本历来将参与国际合作、承担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作为开拓外交战略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印太构想"的相关转型变化同样基于自利性诉求,具有战略指向性。日本"印太构想"尽管有国际公共产品之名,但在政策制度、对华立场、合作机制与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阻碍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几个欧洲主要国家及欧盟为研究案例,详细论述各自国家"印太"认知与战略动向,重点探讨欧洲"印太战略"的路径与举措,并深入分析欧洲"印太战略"的特征与不足。欧洲主要国家积极介入印太事务,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防务与经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对印太地区的战略焦虑感与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忧虑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印太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印太"认知与动向增加了印太地区安全的不确定性,使印太地区战略结构进一步失衡,印太地区安全与冲突风险上升。在印太地区形成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共同抗衡中国的阵线而使该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会"印度连线"的成立是美国国会对印度从漠视到重视的认知转变的标志.该组织在美国国会对印决策中基本上扮演了"挺印"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印度连线"的成立动因及其对印度的支持行为,同时指出由于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印度连线"在支持印度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正此对印均为正方形,浮雕云龙钮,造型生动,气韵活泼。印底一枚朱文篆书:"游悔庐所藏金石经籍书画记";另一枚白文篆书:"东郡杨氏海原阁鉴藏书画印"。此对印原为清代道光进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海源阁主人杨以增的古籍、书画收藏印。高7.3厘米,边长2.8厘米,重120克。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杨以增所建,他认为"学者应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也",故名  相似文献   

18.
受美苏两极格局影响,冷战时期美印海洋合作发展不畅。进入21世纪,美印海洋合作逐渐驶入深水区,取得一系列成果。在身份认同基础上预设共有目标、维护印度洋航线安全、平衡中国等助推美印海洋合作持久发展。目前美印战略界在推进海洋合作方面已达成基本共识,并有日本、澳大利亚等积极"牵线搭桥",故而近中期美印海洋合作将进一步发展。这将对地区安全走向造成影响,一方面会加剧印太地区海军军备竞赛,使海洋热点问题持续发酵;另一方面将增加中国的不安全感,使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是一部写性自由的书。是一部写性自由如何酿成一系列悲剧的书。王志武先生的专著《〈金瓶梅〉人物悲剧论》一开头便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自己上述的观点。社会各界历来对《金瓶梅》一书褒贬不一,认其或为惩劝,或为警世,或为暴露,或为淫诲,此类文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志武先生却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这诸多的世说论断之中,而是通过引用大量的人物和情节,提出了《金瓶梅》是一部写性自由的书,继而对全书进行了深刻剖  相似文献   

20.
陈友骏 《日本学刊》2012,(3):87-100,159
日本和印度是构建亚太地区经济和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力量。由于两国在地缘政治及战略合作上的彼此需求及相互合作,日印间政治关系在21世纪头十年里急速升温,并逐步升格为"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在此重要背景下,日印两国在双边贸易、对外投资、经济援助、广域经济合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诸多实质性成果,官民结合、政经互动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日印经济合作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带有保守主义色彩和排他性等特征。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持续深入,日印间经济合作将出现战略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