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问》2015,(5)
高句丽始祖传说的创造与再创造与高句丽侵夺夫余旧地是密切关联的,好太王碑中的高句丽始祖传说构建于北夫余灭亡前后,载之于《魏书》始祖传说则再创造于东夫余灭亡前后,二者具有一致的目的,即建立对夫余旧地和夫余旧民占有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学问》2010,(5)
现存的中外古代文献中,记载高句丽建国传说的史料比较多,有的记载比较明确,有的比较模糊,还有的在辗转传抄过程中出现讹误。认真梳理这些史料,去伪存真,还历史本来面目,对于研究高句丽的早期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记载高句丽建国传说的史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确的高句丽建国传说,另一类是夫余的建国传说。  相似文献   

3.
《学问》2010,(6)
目前,学界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是相关研究都基本未脱离传统的研究体系,亦即以《三国史记》为核心的研究框架。而事实上,这一体系本身便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将《三国史记》所载有关高句丽早期历史的历史传说视为史实。其二,是以南北朝以后的中原史料与好太王碑铭的内容来证明《三国史记》所载传说的真实性,却不知道这些史料系出同源。传说中的朱蒙、类利、无恤这前三王未必就是高氏祖先,他们很可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身世的高句丽民族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5,(4)
隋丽战争是隋朝与高句丽之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其规模之大堪称中国古代史之最。"杨谅东征"是隋朝首次征讨高句丽,奏响了隋唐两朝大举东征高句丽的序曲,但却以失败告终。首次东征之败绝非事出偶然,主观因素是其战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5,(3)
高句丽西向扩张因汉末以来中原持久的动乱、分裂和对边地控制力的锐减而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同时辽东郡、玄菟郡区域始终存有相对强大的敌对势力,给高句丽"西进"甚至生存造成直接威胁。然而,高句丽"西进"的内在动力强烈而持久:5世纪初进占辽东、玄菟二城使高句丽国力跃升、发展空间扩大,中原王朝册封高句丽的爵号也反映出高句丽"西进"后东亚格局的变化。高句丽进占辽东一是招致6-7世纪隋唐的军事进攻,二是高句丽的辽东防线受到牵制使其无法全力"南进"。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0,(4)
一个民族族源神话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及其文化渊源是认识这个民族文化特质、判断其民族归属的重要原则与根据。高句丽族源神话与中华文化有内在渊源。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存在着篡改高句丽始祖出生神话文化性质、美化王氏高丽先世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渤海与高句丽是两个族源族属、文化属性截然不同的民族。族源上,二者虽是土生土长于中国东北,但民族形成的轨迹却各不相同。文化上,渤海文化不是高句丽文化的继承者,所谓的"海东文化"实则是汉化了的渤海文化,这与高句丽固有文化占主导的情况大相径庭。政权上,渤海民族政权不是高句丽政权的延续,渤海政权的建立与高句丽灭亡并没有丝毫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族属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研究高句丽历史者,多认为高句丽族是濊貊族。归纳起来,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高句丽出自夫馀,夫馀族是濊貊族,高句丽族当然也是濊貊族;二是和高句丽战争、交往中,高句丽方面多有濊貊族出现,因此认为高句丽族即濊貊族;三是个别史书也有说高句丽族即濊貊族的。有的则把上述三点互相印证,于是更加深了高句丽族是濊貊族的印象。这些,有的是由于史书某些错误注释引起的,有的则是由误会造成的。于是,陈陈相因,几成定论。如果我们详细排比史料,去伪存真,进行理性的分析,就会得出不同于上述论点的结论。下面试就管见所及,略陈一二。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贵富 《学术交流》2004,(10):132-135
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除五女山城位于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外,其余全部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内。集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内著名旅游城市,主要有中国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游、中朝边境风情游、长白山下生态观光游三张品牌。但自从高句丽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游客剧增,明显地暴露出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旅游文化品位不高,经营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第一,要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增加九大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的文化品位;第三,要加强高句丽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第四,要提高导游员的政治素质,要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高句丽问题搞分裂祖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5,(3)
吉林省高句丽研究工作借助地缘优势,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遗迹等诸多方面。对吉林省高句丽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为日后开创研究新局面奠定基础,同时也避免研究成果的重置现象。  相似文献   

11.
《学问》2010,(3)
高句丽千里长城,文献有明确记载,地望有历史遗迹。其东北起自高句丽北疆重镇吉林市龙潭山山城西北的德惠老边岗屯松花江左岸,西南止于营口老边区前岗子南淤泥河右岸,遗迹全长587公里。高句丽千里长城与明长城和清柳条边偶有重叠。高句丽千里长城有其客观存在,不是由高句丽山城所组成的联防线。高丽千里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唐朝的征伐而修筑的,其北段主要是为了防御靺鞨的进犯而设的,但实际上并未发挥多大作用。保护好高句丽千里长城的遗迹,可以证明文献记载,深入研究这笔文化遗产,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0,(5)
文献记载高句丽民族有厚葬之风,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印证。高句丽民族的厚葬习俗不仅体现在贵族身上,其普通民众死后也是竭尽家财以随葬,这反映了高句丽厚葬习俗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5,(6)
集安是高句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古代高句丽文化精华的荟萃之地,特别是2004年集安以高句丽墓壁画、好太王碑等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高句丽墓壁画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等特色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也成为吉林省东部地区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学问》2015,(2)
高句丽语是已经灭亡了的高句丽民族的语言。对高句丽语的重建只能借助《三国史记·地理志》中的地名和中国史书所记载的高句丽人名和官名等来推断。重建用汉语标音的高句丽语,首先要将高句丽语词整理出来,然后借助汉语的上古音和中古音对其语音进行还原。此外,还要借助周边民族的语言与之相比对才可能将高句丽语进行最终识别。  相似文献   

15.
《学问》2010,(2)
集安高句丽壁画展现出了富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具体叙事的绘画方式记载当时人生前的活动和喜好。高句丽服饰艺术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审美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审美现象,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亲和力和审美意境,有着含蓄、优雅、自然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0,(6)
冯跋建立北燕后,为了获得高句丽对北燕政权的支持,不得不先推举高句丽王族旁支高云为北燕天王。在北燕灭亡之际,高句丽则趁北燕无力抵抗北魏之机,将数万户北燕民众裹挟至高句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高句丽杀北燕主冯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屈从于北魏的军事政治压力,而是在于冯弘持北燕民众和刘宋的军事政治支持,不肯向其就范,高句丽为了管理数万北燕民众和统治区的稳定只能将其除掉。  相似文献   

17.
《学问》2010,(1)
从文献记载看,高句丽政权曾在三个地区建立过都城,分别是今天的辽宁省桓仁地区、吉林省集安地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地区。根据高句丽的历史进程,研究者一般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这些地区的现存城址与文献中出现的城名间的比对考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对于高句丽早期国都(文献中称为纥升骨城),一般认为即是桓仁的五女山城,而且有可能与山下的下古城子古城共同构成一种都城体系。而晚期都城(文献中称为平壤城、长安城)一般则认为是今天平壤地区大城山城和安鹤宫遗址构成一种组合。对于中期国都的比定,目前争议较大,虽然大家基本认同存在于集安地区,但对于不同时期文献的称谓确指今天的哪座城址还有着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学问》2010,(2)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的朝贡活动非常频繁,在朝贡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性。高句丽对南北朝的朝贡活动分为413-475年("均等"朝贡阶段)、476-519年("一边倒"朝贡阶段)、520-589年(起伏变化朝贡阶段)三个时期,高句丽根据自身安全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压力以及南北朝的实力对比情况来对南北朝进行朝贡,因而出现了不同时期对南北朝的朝贡次数、密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学问》2015,(1)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高句丽的研究逐渐深入,成果日益丰富,研究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经过大范围的检索和查阅,发现英语学界有关高句丽的相关研究专著计30余部,学位论文20余篇,期刊论文近百篇。西方学界的高句丽研究按时间为序可大致分为早期、近期两个阶段,其研究领域、专业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拓展、加深。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侯驺是两汉之际高句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朱蒙所建高句丽政权的国王,当时并不存在两个名为高句丽的政权,《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相反《三国史记》的记载则是有意篡改了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