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江华 《社会》2022,42(3):1-30
本文以广西柳州著名的“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线索,讨论了明清以来一个居于“内地边疆”地区的家族之变迁。通过正史、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各类史料,梳理出柳州计氏家族通过科举从一个地方土司家族上升为书香门第,在遭遇危机时编制家族叙事与再造风水以重振家声,最终生成一个多民族宗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缔造的地方社会空间为家族与宗族这类社会主体提供了能动性的活动场域,而宗族所推动的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间的沟通与互动又促进了“内地边疆”地区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张士尊 《学术交流》2007,(10):174-177
从顺治初年到同治初年的200多年里,清朝对中朝边境地区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造成这一带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从而导致"韩民越垦"发生。在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韩民越垦"成了日本蚕食中国领土的借口。作为对策,清朝政府只好放弃长期奉行的封禁政策,实施"移民实边"。  相似文献   

3.
移民侵略是日本侵占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即积极向中国东北进行试验移民。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更将“移民满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日本移民东北对中国东北政治、经济乃至整个东北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对此学界论述颇多。本文旨在对伪满时期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及于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9):5-8
为推进中国西部边疆问题研究和边疆学学科建设,四川大学牵头组建的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西藏拉萨举行了"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国100余位专家代表和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各位专家就边疆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喜马拉雅区域合作与西部边疆发展机遇、边疆扶贫与西部开发、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边疆史地文化等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边疆治理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5,(4)
<正>日本"满洲移民"问题研究是东北沦陷史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对该专题的研究,不仅可梳理日本移民侵略的实质状况,还可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美化、否认殖民侵略中国的险恶用心。马伟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北满"移民研究》是该领域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纵观全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系统完整,既有理论,又有考证。从"满  相似文献   

6.
正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30日一11月1日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及台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学者,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民族文化交流"、"物质性与地方社会"、"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多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西部边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缘政治环境、能源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联系与文化融合纽带等基础条件。在深度全球化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推进,一方面给我国西部边疆及其周边国家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西部边疆原有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叠加了诸多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些叠加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领域,呈现出致因复杂性、威胁多向性、跨域流动性、演化嬗变性等特征。新时代,必须树立共享安全理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探究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略与路径,加强国内外通力合作与协力共治,实现"平安边疆"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维护西部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11):81-86
本文目的是透过阐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过程中不同主体对"草原"的理解,探索"自然空间"的文化建构这一政治生态学研究领域。全文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视角出发探索"自然空间"如何被文化所建构,强调文化意涵赋予空间的不同解读;第二部分着墨于Z乡传统游牧背景下的草原文化;第三部分描绘黄河源头生态恶化与生态移民政策;第四部分重点描写Z乡生态移民的日常生活;最后进行理论总结。本文的写作结构透过理论与实例结合,说明在当今中国环保项目中应当重视自然空间的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高考移民"的含义和类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回顾了已有研究对"高考移民"原因的探讨,将其总结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地方政府及学校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各省市不同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等七个方面。本文从学科研究的视角评述了已有"高考移民"原因的研究,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闫海燕 《社科纵横》2011,26(2):86-89
自2010年6月起",新一轮移民潮"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中国前两次移民潮不同的是,中国的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已成为新一轮移民的主力军。然而,所谓的新一轮移民潮的说法是否成立?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选择移民的理由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中国该如何应对"新一轮移民潮"?作者在归纳社会各界观点的基础上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应对"新一轮移民潮"的重要对策,这对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晓凤 《社会工作》2012,(2):13-16,44
基于对西方与中国内地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运作模式的述评,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工作"社区综合发展"模式。同时,以深圳某工业型社区的企业社会工作实务介入为例,从"探究、实践、展望"三个方面,初步探究了这种社区综合模式的实务运作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区域城市史可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北边疆所处的特殊地缘和人文环境决定了在城市发展中有诸多与内地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东北边疆城市发展中无数零星片段的分析,概括归纳出以下几点:即由于东北边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市起源及进入各阶段的时间普遍迟干内地和沿海地区;因受到周邻国家和地区先进文化的强大影响,在特定时期城市发展迅速;东北边疆地区城市发展的起落波动幅度大,缺乏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日本的华侨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过去对华侨历史的描述是按定居者的价值观进行 ,现在则站在移民的角度上重新进行审视。这一观念的转变 ,使过去分散的个别的研究统一起来 ,上升到新的高度。例如 ,斯波义信等人将华侨史的研究置于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方法论的框架中 ,将华侨的流动理解为中国内地流动模式的外延 ,从而揭示了华侨产生的内在结构。重松伸司等人为了把握近代移民的作用 ,提出“比较亚洲移民学” ,将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组成的亚洲移民作为分析对象 ,指出华侨、印侨、日侨的迁徙是在保持了集体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 ,…  相似文献   

14.
费晟 《太平洋学报》2014,(11):55-62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移民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由此确立起较高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过,华人移民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所波及,并受到部分西方媒体及少数政客的借题炒作。本文认为,从我国发展对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关系的角度看,岛国华人社会将扮演日益重要且积极的纽带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的文物艺术品收藏界,提起张宗宪的大名,可以说无人不晓。年过90的张宗宪仍在拍场上叱咤风云,活力满满,并自称"90后"。从民国到今天,张宗宪见证了中国文物收藏的起起落落;从香港到内地,张宗宪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不可或缺的专家式买家。最近,张宗宪与马未都的一场对谈再次在业界刷屏,他与中国拍卖业的不舍渊源也成为,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根据他的故事写就的新书《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也成了圈中人  相似文献   

16.
正开放与封闭,反映了欧洲人对现实问题的焦虑:在日益发酵的不安全感下,人们反移民、担忧恐袭、捍卫贸易保护主义——这一切与全球化背道而驰,但正如同那些反对对移民开放国门的德国人所言,"你只能去考虑自己国家的国民福利"。在"筑墙者"的声讨中,全球化浪潮会戛然而止吗?  相似文献   

17.
吕乃基 《创新》2016,(1):40-46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指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归属上的模糊,以及从业者本身在社会归属上缺乏根基。在学科上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以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在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以研究和参与这一发展道路为己任,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社会定位。独一无二的学科归属和深深介入的社会归属,是自然辩证法"自信"的无穷源泉。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4,(4):160-165
与现代民族国家具有明确边界意识不同,中国古代边疆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疆域而非固定不变的疆界。在洪武、永乐时期国力强盛之时,长城只是"内边疆"军事体系,与边界并无关系。但仁宣以后,伴随国力下降与防线内缩,边墙遂成为明朝、蒙古政权边界。在此之外,明朝尚设置界碑、边墩,将之定位为"军事边疆",以作为边界防御之缓冲。但在明后期,伴随蒙古对明朝威胁加剧,明朝已在事实上丧失了对边墙以外的控制功能,这一局面在"隆庆和议"后进一步合法化。概而言之,对于长城与边界之关系,应从中国古代独特之边疆意识入手,考察其"前近代"特征与变化轨迹,而不应与当代边疆概念简单比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从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逐渐走向自主创新。中国作为拥有独特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以及庞大人口的东方大国,其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给中国社会学界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与资源。近年来学界所热议的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道路的"中国经验"问题便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然而,相对于"中国经验"讨论的热闹状况而言,"中国体验"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其所蕴涵的独特内涵、分析路径以及方法论意义还不为学界所知。有鉴于此,本刊组织了四篇笔谈文章,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体验"的社会学意义,以飨读者。其中,周晓虹教授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视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或转型的双重视角,单单研究或重视宏观的"中国经验"是不完整的,"中国体验"起码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王浩斌博士指出,将"中国体验"界定为"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是欲求为时代精神找到一种社会学的表述。使用价值观而不使用哲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使用社会心态而不使用传统的社会心理概念,是社会学对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嬗变的独特把握,是时代精神的社会学表达。王小章教授以中国社会在制度(体制)层面、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巨大变化为分析背景,对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中国体验"的深层根据进行了剖析。成伯清教授提出,关注"中国体验"就是要确立中国人的时代精神的内在价值,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即关注中国人自身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2):123-127
随着清廷对准噶尔军事斗争的不断胜利和西域新疆的开辟,改变西北边疆差异政治下的多元政治格局,逐次推进边疆地区的内地化,以主动的文化整合提高帝国的均质化发展,提高边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向心力,加强帝国在边疆地区的统治,便成为雍乾两朝西北边疆政治的主要内容。文化整合在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以内地化为目标的行政整合,在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逐次推行州县制,以东天山地带新设之镇西府及所属州县划归甘肃省,为文化整合奠定政治基础;其次是以儒家化的学校教育体系建设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为主的文化建设,提高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再次是以政府提倡、民间主导的地域性汉化坛庙系统建设,辅助政府层面的文化整合,增强两地的文化同质性;最后是以移民屯垦与定居农业城镇建设为主的社会整合。经过雍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的政治整合,终于将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由清前期的"边陲要地"塑造为雍乾以后的"腹里要冲",成为清帝国建构的战略枢纽,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