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当夜幕降临,都市里霓虹灯开始闪烁,人们喧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沈阳城开始有电灯,也不过百余年的光景。正如英国人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在《奉天三十年》一书中回忆到:"1905年以前,奉天没有警察。日落时分,店铺关门,没有路灯的街道沉寂下来,直到黎明前都少有人迹。"最早路灯安装在商业区1908年9月,银元局总办舒鸿贻奉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命创办奉天电灯厂,厂址设在原奉天银元局院内。当时  相似文献   

2.
在编纂新志整理旧志工作中,我们发现《光绪兰溪县志·宅墓》有如下记载: 琉球国使墓在北乡邑厉坛。康熙三十年国使奉命入贡,经邑卒,因葬此。碑镌“首里府舆力向氏岙滨亲云上之墓”十四字。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琉球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收到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寄来的一个邮件,打开来,是一份红色的聘书。这也许是我收到的最特殊、也最让我骄傲的证书:四川省绵阳市方碑村的村民委员会聘请我为荣誉村民。让我得到这份荣誉的,是我的师友——上海交大的何志毅教授。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2)
《荡平岭碑记》石碑,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境内江源与临江分界处的老岭,有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两通《荡平岭碑记》石碑,它们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设长白府、纪念修通老岭至临江公路而立的纪功碑。本文通过介绍此碑传拓过程,简述了中国传统传拓技术及其功用。《荡平岭碑记》拓片,是研究长白山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收到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寄来的一个邮件,打开来,是一份红色的聘书。这也许是我收到的最特殊、也最让我骄傲的证书:四川省绵阳市方碑村的村民委员会聘请我为荣誉村民。让我得到这份荣誉的,是我的师友—上海交大的何志毅教授。  相似文献   

6.
屠本<十六国春秋>是依据残本、大量搜集相关史料而成的辑补本,不是杜撰的伪书.判断崔书是否亡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历代书目是否载录,二是历代著作征引情况,三是屠本与其他著述内容异同比较中找出证明残本存在的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并未亡于北宋,直至明代中期仍然没有亡佚,现可找出其流传的基本线索,屠氏正是利用此残本辑补成书的.残本可能亡佚于明末清初.就屠本内容分析,其中部分内容未见其他典籍保存,这是残本保存至明中期,并是屠氏使用残本辑补的明证.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考古证明,沈阳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了,而称呼"沈阳"亦有六七百年。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元政府下令"并两司为沈阳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这是"沈阳"一词出现最早的时间;而记载它的实物则是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所立的城隍庙碑。  相似文献   

8.
张岩 《今日辽宁》2014,(4):80-81
正2014年和2015年,中俄两国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青年们的互动交流,将带来两国间友谊的新见证。翻开史册可见,在中俄(包括前苏联)现代关系史上,最早公开组团赴苏访问的,是大名鼎鼎的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他在其名作《饿乡纪程》中,叙说了1920年他从北京出发到莫斯科的沿途见闻,其中更有对沈阳站(时称奉天驿,1910年建成,中国人叫奉天火车站)的实景描绘。当时的沈阳站已是东北硬件设施最好、  相似文献   

9.
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渤海历史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其次是散见于日本古籍之中。我国史学界有系统地利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探讨渤海的历史,约始于本世纪之初。1929年夏,黄维翰先生撰辑《渤海国记》,“网罗群籍,旁及海外”(该书《自叙》),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充实了渤海历史的内容。几乎与黄维翰先生撰写《渤海国记》的同时,金毓黻先生撰辑《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遍览中外载籍”,广泛搜集了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自谓过前人之所  相似文献   

10.
栾芳 《今日辽宁》2014,(3):76-78
正张赛虹今年92岁,艺名"小筱麻红",从艺70余年,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奉天落子艺术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以奉天(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奉天落子曾盛极一时,那时候比京剧还要火爆得多。虽然年事已高,但回忆起往事,张赛虹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讲起话来的那股精气神儿,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差。从小身世坎坷  相似文献   

11.
卞歧同志的《项斯籍贯考》一文(载《浙江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考定项斯是浙江台州人,言之有理。但唐代的台州领县有五,以今名述之,即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卞文以台州作为项斯的籍贯,还不够具体,兹略作补充。宋初僧愿鸿所撰的《永安县遇明禅院碑》在叙述遇明禅院的地理环境时云:(遇明禅院)“前枕寒溪,后连翠窦,桃源天姥,顶湖括苍,烟霞一开,远近如画,项斯之宅可寻也……”(见《光绪仙居县志》卷21古迹、金石上)仙居五代时称永安。遇明禅院即后来的三学寺,在今仙居县东二十里处。此碑立于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而项斯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尚在世,其间相距仅一百多年,碑所言当可信。又元代黄(氵晋)(1277——1357)为项斯后裔项良才所撰的《乡贡进士项君墓  相似文献   

12.
评马占山的抗日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占山,字秀芳,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辽宁省怀德县毛家城子镇。其父为贫苦的牛皮商贩。马占山从小为地主放马,练就了一身骑射功夫。一九○三年,因丢失地主一匹马,被迫逃亡在外,沦为马贼,后为官军收编。一九一一年,在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属下任哨长,因剿匪有功,擢升为营长。一九一九年,于东三省讲武学堂毕业。一九  相似文献   

13.
我所居住的神奈川县大和市深见台,有座高60公分左右的“阿伊努之碑”。正面碑文是“南无阿弥陀佛。两千年前阿伊努古墓附近的万灵碑”;左侧碑文:“昭和十五年四月十六日,施主中丸银治”;右侧碑文:“神奈川县史迹调查委员石野瑛认定”。这是几十年前,在路边杂草丛生的坟地中发现的。我出生在北海道北见国的诸滑村,村旁就有阿伊努族古墓,所以,从童年起就非常关心阿伊努民族,很想弄清那座“阿伊努之碑”的来历。然而,石野瑛、中丸银治两位先生现都已过世,虽然向市有关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保护、研究“阿伊努之碑”  相似文献   

14.
正"碑"的原意是没有文字的竖石。碑与文字刻石,本是两事。古人为了纪事传后,通常是把所记载之事凿铸于钟、鼎、彝器之上,亦有刻于玉质材料之上,然而为数甚少。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以石代替钟鼎以纪事的现象。人们再把石刻文字统称为"碑"。纪事文字的载体逐渐由金银铜转变成了石。碑学,指研究考证碑刻源流、时代,鉴别碑刻拓本的种类、年代、真伪和  相似文献   

15.
万佛堂在义县西北大凌河北岸,是辽宁境内最大的佛像石窟群.传说这里曾经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佛像,万佛堂因此得名.这座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三十二年(公元499年),经过1 500多年岁月的侵袭,佛像只剩下了400多尊.关于万佛堂的佛像已经有了太多的介绍,我们今天换个角度,说说万佛堂的两块石碑. 第一块石碑为《营州刺史元景造窟题记》,简称《元景造像碑》,位于西区第五窟,碑刻全文400多字,现在仅有200字可以辨认出来.即使不考虑《元景造像碑》的历史价值,单是碑文遒劲有力的书法,便可让它在中华碑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清末康有为称这块碑为"元魏诸碑之极品";梁启超更是说它"天骨开张,光芒闪溢",并在为其拓片题跋时写到"其书由八分蜕入今楷,痕迹尽化而神理固在."《元景造像碑》中的元景就是万佛堂石窟的主持凿建人,时任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刺史.但是元景可不是普通的刺史,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叔叔.他的姓氏"元"看似像汉人的姓,其实这是汉化政策推进的结果,当时规定,鲜卑族姓"拓跋"的都要改为汉姓"元".  相似文献   

16.
正奉天贫儿学校,是爱国人士阎宝航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一所专门招收贫苦孩子免费上学的特殊学校,原始校址设在沈阳市大南门景佑宫(今沈河区朝阳街文庙北巷市基督教培训中心),这在当时的东北是首创。农家孩子的大胆想法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小高丽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13年,阎宝航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校,这是当时东三省的最高学府。在学校读书期间,阎宝航信奉  相似文献   

17.
钱江首倡厘金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金的始作俑者究系何人?从清代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据《咸丰东华录》讲是雷以諴,而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和清人的一些笔记如《续碑传集》、《庸闲斋笔记》等则认为是钱江。由于钱江曾出任过雷以諴的幕僚,故后人大多相信厘金是由钱江首倡而由雷以諴推行。要弄清厘金的首倡者我们首先有必要考察一下厘金的创办时间。罗玉东《中国厘金史》认为始于咸丰三年九月或秋天①,有的学者认为是咸丰三年四月②,也有的笼统地讲是咸丰三年夏天。出现这几种不同说法的原因在于雷以諴在创办厘金的当年没有上报,直到第二年三月(咸丰四年三月)才疏陈此事,所以雷在咸丰四年三月的奏文就成了各种说法引征的主要依据,这里不妨摘录于次,以便详加推敲:“窃自粤匪窜扰以来,地已十省,时及四年,各处添兵即各处需饷,兼之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漕复间因兵荒而  相似文献   

18.
张晓彭 《社科纵横》2008,23(2):124-1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三国演义>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三国演义>的作者籍贯、成书年代及主题研究的主要状况,略加综述.  相似文献   

19.
吴小锋 《求是学刊》2012,39(2):19-22
古希腊大哲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思想深邃又惜墨如金,在世之时,就因文字晦涩、难以索解而闻名,甚至几十年之后的苏格拉底也说,自己一再钻研也仅得一知半解.①今人早已没有福分拜读赫拉克利特著作的全璧,所幸不少古代作家的作品中还保存着吉光片羽.如今赫拉克利特辑语的标准编本(DK本)出于第尔斯(H.Diels)和克兰茨(W.Kranz)之手②,两人合力从古典作品中辑出129条语录,这百余条辑语或许能帮助我们恢复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大致面貌.③不过,面对零散的辑语,以哪一条辑语作为理解赫拉克利特思想的起点,依然值得斟酌.DK本虽然按照辑语出处排列辑语顺序,但辑语一和辑语二却是例外,这两条辑语出自恩披里克(Sextus Empiricus)的《驳数理学家》(Against the Mathematicians,7.132),恩披里克在引用辑语一之前说:"前面提到的这个人(赫拉克利特),在他《论自然》的开头说道……"④恩披里克明确提到,如今所谓的辑语一就是赫拉克利特著作的开头,书名叫《论自然》.  相似文献   

20.
荷莉 《今日辽宁》2014,(10):64-65
提起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王卓然、阎宝航、杜重远、佟兆元等社会名流,我们都无法忽视他们成长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曾就学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正规的师范学校,东北地区由此开始了系统的师范教育,从1906年始建至1918年被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取代,两级师范的毕业生不仅构成东北教育界的中流砥柱,亦在社会各界致力推行母校救刚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