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晋宗室赠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成 《浙江学刊》2002,(3):121-124
深入探讨两晋宗室赠官对于理解此一时期职官制度的许多重要变化大有助益 ,同时可加深对于两晋宗室政策的认识。两晋宗室赠官品阶一般略高于其卒前所任官职 ,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赠官方式除直接加赠本官外 ,优宠者另外赠予加官和给予其他优待。由于两晋政治格局不同 ,两晋宗室赠官呈现许多差异。西晋宗室赠官官品在整体上高于东晋 ;西晋宗室赠官类型大都为武官 ,东晋则随其卒前所任官职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2.
两晋宗室封爵,尤其王爵封授过差,由此引起郡县析置并合、郡名改易、郡县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及管理幅度盈缩等变化。总体而言,西晋太康十年以前,宗王分封对地方行政体系影响较大,尤以郡王分封为最,其后消极影响弱化。两晋宗室政策不同,皇权政治与门阀政治体制相异,这些都关乎宗室封爵对地方行政体系变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晋书·后妃传》所涉两晋32位后妃,可见司马氏皇帝的婚姻对象在家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在地方门户阶段,婚姻对象主要是河内知名之世家;融入曹魏核心阶段,主要是曹魏政权的支柱性家族和重臣之女;巩固核心阶段,主要是司马氏政权的核心家族和重臣之女;维持核心阶段,皇帝的婚姻对象为中原地区稍次一等门阀的女子。这些后妃的籍贯或郡望主要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司、豫、徐、兖四州,兼及外围之并、雍、青、扬各州。这一分布特点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士族地位升降以及司马氏政权的权力分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陈远洋 《创新》2009,3(12):72-75
梅尧臣作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是定论。梅氏何以成为宋诗鼻祖,诸大家并未详论,后世学人多沿此说,亦未加深辨。仔细检视宋初诗坛,梅尧臣成为宋诗祖师,既是文运使然,又与个人努力、文友力推关系密切,而最关键因素则是梅氏一改宋初白体、晚唐和西昆体诗模拟矫饰、回避现实的浮靡习气,以平淡恰切的诗风抒写宋初的社会现实,开创并树立了有宋诗歌典范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谷小水 《浙江学刊》2005,31(3):51-55
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说法,胡适在近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枢纽"地位.本文通过对地质学家丁文江与胡适关系脉络的梳理,认为丁作为胡氏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一员,为后者十数年的事功样态增添了行动的因子;而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已成思想界导师的胡适则或多或少为丁扮演着"哲学顾问"的角色;丁胡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差异,使二氏在诸般政论遥相呼应的同时,于国难益形危迫的特定时势下终至浮现为独裁与民主持论的截然异致.  相似文献   

6.
两晋宗室司衮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成 《阅江学刊》2011,3(1):52-58
两晋宗室任诸公者均爵为诸王,高官、高爵形成对应,且宗室担任诸公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西晋宗室任职八公者多为勋旧贤能、望实俱显者,东晋宗室任职诸公者多因地近属尊,以亲亲司衮。西晋宗室任职八公者大都兼领实职,尤其永熙后多以衮职或参与中央决策、或出任要州都督,且屡有以诸公专断朝政者。相较西晋,东晋宗室任职诸公者人数锐减,任职时间缩短。西晋时期,宗室诸王、宣帝旁系诸王担任八公者人数、任职时间均多于武帝嫡系诸王,东晋时期则是元帝系诸王担任八公者人数、任职时间皆占多数。凡此种种,对两晋政治格局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五代战乱,记载朝鲜半岛与中国交往之史实已不甚了了.本文通过爬梳分析,认为包括百济及新罗、高丽在内的后三国,不遣使后梁,与当时中原各政权不承认后梁有关.三国中,后百济与吴越国最先通使,其时在公元900年,其后,后百济一直与吴越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当公元919年,吴越国与吴国之交好,也为后百济与后高丽之间一段时间内的交好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8.
略论高校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产学研结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智力资源.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企分开,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是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因为,从本世纪以来,不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推行计划生育运动,同时亚、非、亚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宣传和推行计划生育运动。因此,世界的独生子女将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问题”也就成了世界性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兴成 《阅江学刊》2012,4(5):107-116
两晋宗室承封王深刻影响了两晋政治发展。两晋宗室封爵主要以嫡子、嫡孙承封,辅之以庶子、庶孙承封,嗣王承封时间以逾年承封为准。两晋宗室承封王的封国等第和封户数额随世数而有变动,但未形成定制。由西晋而东晋,宗室封爵承封由庶子、庶孙承封者人数有所增加,承封亲属范围扩大,但两晋宗室封爵承封仍然严格限制在五服之内。两晋宗室封爵并不严格贯彻长子承袭原则,长子出继现象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马昌海 《社科纵横》2009,(7):118-119,129
小农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田赋、丁税和徭役既为统治者提供了经济收益,也是其调控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轻重程度决定着小农经济的生死存亡。小农经济出于维护生存的原因,需要皇权保护,皇权也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而充当小农经济的保护人。  相似文献   

12.
贺来 《求是学刊》2002,29(6):5-8
新的世纪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转换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正在使我们的传统生存方式、传统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体系、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哲学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体现 ,它的观念、主题、形态、范式、维度、视野也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变革 ,对于人们更好地把握时代的变幻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 ,重建人的内在世界、重建终极关怀之维度 ,为现代化的“游牧民族”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笔谈 )”是继《求是学刊》开设的“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 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10组笔谈 )之后的又一哲学重点专栏。哲学观的问题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 ,它关涉到哲学基本理论 ,即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范式、哲学的形态和功能等。因此 ,本期以“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当代哲学观变革笔谈”为题 ,邀请贺来、邹诗鹏、李文阁、聂锦芳、张立波、马天俊、陈树林等博士开始这一专题的讨论。我们希望《求是学刊》新老作者踊跃为此栏目设计、组织、撰写具有创见性的笔谈专题和文章  相似文献   

13.
李荣新 《学术交流》2007,(5):169-172
在明代,弋阳腔作为传奇戏曲的主要声腔,与昆山腔并称于世,“帮腔”与“滚调”是弋阳腔所独具的艺术特色。“滚调”的出现,突破了曲牌联套固有格式的局限,加强和提高了弋阳腔音乐的戏剧化程度。“滚调”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其根源,是来自民歌。“帮腔”这种“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艺术形式,也同样来源于民歌,早在隋、唐时代的民间歌舞小戏《踏谣娘》中,已见这种唱法。在其他民歌中,如劳动号子、秧歌,也普遍存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滚调”、“帮腔”作为弋阳腔主要的艺术特色,其起源均来自民歌,有力地证明了戏曲与民歌之间具有看远实近、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社科纵横》2013,(1):63-64,81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哲学。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员工思想状态、精神面貌的外在反映。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及其核心竞争力,须臾离不开企业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广大国企就充满生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万佛堂在义县西北大凌河北岸,是辽宁境内最大的佛像石窟群.传说这里曾经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佛像,万佛堂因此得名.这座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三十二年(公元499年),经过1 500多年岁月的侵袭,佛像只剩下了400多尊.关于万佛堂的佛像已经有了太多的介绍,我们今天换个角度,说说万佛堂的两块石碑. 第一块石碑为《营州刺史元景造窟题记》,简称《元景造像碑》,位于西区第五窟,碑刻全文400多字,现在仅有200字可以辨认出来.即使不考虑《元景造像碑》的历史价值,单是碑文遒劲有力的书法,便可让它在中华碑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清末康有为称这块碑为"元魏诸碑之极品";梁启超更是说它"天骨开张,光芒闪溢",并在为其拓片题跋时写到"其书由八分蜕入今楷,痕迹尽化而神理固在."《元景造像碑》中的元景就是万佛堂石窟的主持凿建人,时任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刺史.但是元景可不是普通的刺史,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叔叔.他的姓氏"元"看似像汉人的姓,其实这是汉化政策推进的结果,当时规定,鲜卑族姓"拓跋"的都要改为汉姓"元".  相似文献   

16.
慕容廆曾八次遣使入晋,前燕政权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慕容廆遣使上表之举,将前燕君臣尊晋勤王的政治诉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慕容廆向西晋、东晋王朝派遣使节,不仅维系了前燕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朝贡册封关系,也加深了晋朝对前燕政权的了解与认知.慕容廆对两晋的朝贡活动也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不仅使鲜卑慕容部能迅速崛起,将中原先进的统治模式应用到对鲜卑慕容部的统治之中,而且实现了鲜卑慕容部由部落联盟阶段迈进早期国家的重要一步,从而使前燕在慕容廆朝就具备了立足东北的资质,进而才会出现前燕的后世统治者有机会逐鹿中原,并将前燕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一部探讨数学与辩证法关系的力作舒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浙生先生所著《数学科学与辩证法》一书,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李先生数学哲学系列研究的第三部专著,亦是中国哲学界从数学的角度反思辩证法问题的首次尝试。作者在书中指出,古典辩证法思想由古希腊...  相似文献   

18.
匈奴与拓跋鲜卑历史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王尚达匈奴与拓跋鲜卑同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北方民族,它们的历史发展却很不相同。匈奴始终保持着游牧经济和奴隶制生产关系,氏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作用,匈奴军事性奴隶主政权具有明显的原始性、残暴性和掠夺性,匈奴社会最终...  相似文献   

19.
《学问》2015,(4)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集大成者,满洲民族作为有清一代的统治民族,在中国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满洲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存在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尤其是满洲民族在清代当国近300年,具有独特的治理与管理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当代提供借鉴。1990年,著名清史专家孙文良先生曾主编《满族大辞典》。如今,鉴于学术界发展之现状,原词典已无法涵盖近20余年来清史及满学的研究内容,《新编满族大辞典》遂应运而生,给我们提供全面再认识、再思考满族历史与文化的机会,阐明我们的"满学观",以期将满文化恒久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0.
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既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与进步的需要,更是一个国家从事国际竞争,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一个国家的战略如未体现或反映这个国家的竞争意识,其综合国力从静态上无论有多雄厚,它的国际竞争力均为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旨在增加综合国力中的新兴硬国力,而国际竞争的主战场正是运用新兴国力结构革新并争先取代传统的与信息化社会不相适应的旧的国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