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5年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联合安阳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长城抗战暨抗战胜利70周年"高层学术论坛,于2015年7月31—8月2日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共有来自20余所海内外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学者,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报告30余篇。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7):109-111
1937-1949年的抗战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印迹。在抗战文学史上,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发挥了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成为动员人民投身民族抗战事业的有力武器,而且探索了一条适合抗日战争和中国读者审美习惯的战争文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赴国难、救亡图存、个人荣辱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时期的作品,可谓时代的产物、创作千载难遇的时机,成为丁玲创作的新基点,也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一种体现。丁玲的九部抗战作品都是一种民族的记忆与沧桑,既是珍贵的也是最值得保留的文学遗产,为后人研究人类历史,民族史,文学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丁玲的抗战小说为例,将民族学植入一种新的历史土壤和文化语境,从民族学的角度来探讨抗日作品中时代特色。抗战时代虽已过去,但是值得反复书写,不仅从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体系,还是从人类自身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作品中"生存""道德"与"民族"的观念来研究民族史,尊重生命、爱好和平对于当下,更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在素有"华东延安"之誉的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诞生了抗战歌谣并在全国广为流传,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政治、历史底蕴,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它是沂蒙人民空前自觉的民族精神与抗战歌手敏锐执著的进取意识共同催孕的结果。抗战主题的这种鲜明的时代性与沂蒙古代歌谣优良传统相结合,并赋予它新的艺术形式,使沂蒙抗战歌谣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威力和艺术魅力,值得深入研究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20名红军将领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中曾赞誉东北军说:“东北军过去是有过抗日的光荣历史的。长城各口之战,声振华夏。”长城抗战虽声振华夏,但讲述长城抗战史的书籍、报刊却没有或很少提及长城抗战的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张学良,长城抗战的主力是东北军这一重要历史事实。一、张学良主政东北与兼理华北军务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身亡之后,张学良从北平秘密潜回奉天,19日正式就  相似文献   

5.
论老舍的抗战文学创作甘海岚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拉开了中国伟大抗日战争的序幕。老舍先生,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中国作家,以自己的生命融铸于抗战斗争中,使作家的职责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得到了最神圣的体现,成为文化战线上千百万抗日志士的杰出代表。193...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抗战文学一般指创作于1937-1945年间的反映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文学,但广义的抗战文学却应向前追溯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时起,对日作战已成为影响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时代内容,而报纸文艺副刊则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土壤."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比较有影响的私营进步报纸<国际协报>率先利用副刊,刊载大量抗日救亡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先锋阵地,从而在现代新闻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期间,由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对中国抗日战争在经济、军事、道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援助与支持,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战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对美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出于在政治理念上对英美民主制度的认同,他们希望美国在战后能继续为中国的和平、民主而努力,但由于美国从其战后全球战略出发,采取了错误的援华政策,不仅未能挽救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反而使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经历了从亲美到反美的态度转变.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党史学会和历史学会联合召开讨论会,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就是常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从一九三九年开始的,前后历时六年。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动员军队达一亿一千多万人,军民死伤达五千万左右,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残酷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更早,从东北三省说来,从一九三一年就打起来了,共历时十四年,从全国的全面抗战来说,开始于一九三七年,历时八年。战争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军民伤亡达二千一百万人,财产的损失约为六百亿美  相似文献   

9.
管鹍鹏 《东西南北》2013,(10):44-46
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成为进入2013年以来招来骂声最多的电视作品。其作品情节超逻辑、道具和造型超时空:让人越来越无法相信。去年还在鼓噪传统的抗日题材拍出了新意、取得了突破的媒体,今年也反戈一击,开始声讨抗日剧肆意歪曲事实,对历史毫无尊重。然而,这无法阻挡抗战剧占领电视屏幕的步伐,在黄金时段打开电视,当下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电视台都在“抗战”。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歌曲进行战争动员。抗战歌曲动员包括五个方面。政治动员:宣传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培养民众的民族意识;军事动员:宣传中共军队的纪律风貌和战斗业绩,鼓舞民众参军抗日;经济动员:鼓动军民加紧生产,夯实抗战的物质基础;文化动员:督促民众补习科学文化,破除封建迷信,追求民主进步;社会动员:策动民众同仇敌忾,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寻求外部援助的思想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7,(1):32-37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出了"中国与世界不可分"这一重大事实,提出了"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的主张,强调了"目前是全世界法西斯阵线与反法西斯阵线的伟大斗争时代"的重要意义。它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政党成长壮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部援助;事业成功有赖于坚持独立自主立场和寻求外部力量并重的方针政策;它为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立场和争取外部援助并重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朱明 《社科纵横》2006,21(5):118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国的抗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反击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抗战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日侵略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并且,在抗战中,人民力量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西迁陕甘,最后被易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师生和校友一直视学校为北平师大的继承者,并抱持复员的愿望。但抗战胜利后教育部并没有把她纳入回迁计划之中,为此引发了师大在校师生、各地校友发动的"复员"运动。这场运动包括了"复校""复大"两个阶段,经过师生、校友坚持不懈地据理力争,终达目的。透过这一运动需要深刻反思的是,教育最高当局应该如何对待一个历史名校,特别是当时中国"硕果仅存"的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8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阳评剧艺术研究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冯玉萍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级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的建议》,北大营再次吸引了公众目光。北大营在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曾是奉军最大的兵营,这座历尽沧桑的老兵营,亲历了清朝的灭亡、民国的纷争、列强的凌侮,更见证了中国军民的觉醒、不屈与抗争。在这里,开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军事教育,觉醒了民主意识,打响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学问》2015,(2)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初期,东北军民各界以及山林队伍的爱国抗日武装之统称。中共"左倾"路线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联合存在影响,但其收编其他武装的能力很强,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东北抗日义勇军是关心和支持的。此外,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人数规模和战绩的叙述不宜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得到了精神上、物质上的有力支援。本文就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对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原因、经过及签约对中苏两国的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获得解放。由于东北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国共两党来说,谁先占领了东北,谁就争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于是,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本文拟就中共能够争得东北先机的原因进行简略分析。一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国共谈判中,由于中苏条约已明文规定交给国民党政府,故东北问题不可能列入国共谈判内容,除非先抢占东北,造成既成事实,否则,东北必完全落入国民党之手。东北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第一,只要扼住了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山海关,便进可攻退可守;第二,东北背靠苏联,西接蒙古,东与朝鲜毗邻,南与华北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州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这个战场开辟得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中国军民的牺牲也最大。它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本侵略军,打乱了他们扩大侵略战争的作战部署。这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19.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广州各银行为主体的华南地区金融机构即"肩负经济作战之重任,以银行严整之阵容,运用金融之力量,与军事同时并进,贡献于国防和民生",在作出战时大撤退抉择后泰然自若,以极其简陋的交通工具成功突围,完整保存了华南地区金融的组织系统和金融实力。文章以第一手史料为背景,以全面抗战爆发到广州失陷为时段,从当时广州的经济金融秩序、战时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实情等角度,剖析了广州金融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的抗战战略形成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指出领导中国坚持抗战胜利的重任,不能不更多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