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侯震 《学术交流》2015,(2):196-200
金宣宗统治时期,金朝内外交困,战争频繁。为了应对严峻的战争形势,更好地调动武将积极性,金宣宗以赐姓的方式来笼络、激励军功武将。尽管这些军功武将所获赐姓功利性色彩较浓,并存在一定争议,但金宣宗朝赐姓武将在金末抗蒙战争中守土御敌、收复失地,在伐宋征夏战争中冲锋陷阵、张弛有度,为延长金朝国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六部,是中央尚书省六部的派出机构.金朝末年,为满足大量内外战争的需要,设置了大量行省、行枢密院、行元帅府等军事机构.同时,为保障各作战部队的军需供应,又设置了许多行六部.本文重点考述金宣宗朝的行六部设置状况.  相似文献   

3.
周喜峰 《求是学刊》2006,33(3):133-138
科尔沁蒙古是明朝末年游牧于东北西北部地区的蒙古族部落。在满族形成过程中,科尔沁蒙古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科尔沁蒙古归附后金政权,改变了其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为后金统一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科尔沁蒙古的归附,既壮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势力,又扩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影响,使之发展成为当时与明王朝抗衡的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在经济上,科尔沁蒙古是后金政权战马及牲畜、粮食的供应地,对后金政权的发展强大给予了重要的经济支持。科尔沁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促进了女真族的统一和满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金史》卷十五《宣宗纪·中》“兴定元年”、“十二月”条载:“即墨移风砦于大舶中得日本国太宰府民七十二人,因籴遇风,飘至中国。有司复验无他,诏给以粮,俾还其国。”“兴定”是金宣宗完颜珣的年号。“兴定元年”,即公元一二一七年。此时,在日本的历史上则为“镰仓时代”。“即墨”,在金朝隶于山东东路济南府莱州之下,为县治,其范围包括今山东省即墨县至崂山县一带。“移风砦”,初为金朝莱州莱阳县辖下的镇,在今崂山湾沿岸。“大舶”为从“日本国”来的商船。据载,我国早在西周时就和日本等国有了海上交通。宋朝时中日民间海运贸易更趋兴盛。在“十三世纪每年有四十到五十只日本船只开往中国中部的浙江方面”。因此,在公元一二一七年十二月,正值季风盛吹时节,有日本海船“因籴遇风,飘至中国”,是翔实可  相似文献   

5.
金朝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赵翼认为"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此说不确.金朝自熙宗至金末,宰相对军事的参与是一直存在的.金朝后期,枢密院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未脱离尚书省节制.天兴元年(1232),省院合一,枢密院取消,是金朝后期尚书省与枢密院关系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6.
李瑞杰  肖守库 《学术交流》2006,1(8):180-183
蒙金之战是13世纪我国北方金朝女真族与蒙古贵族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从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侵金开始,到1234年窝阔台灭金结束。蒙金最初交锋的野狐岭、会河川战役,发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区域内。具体地点应该在张北县台路沟乡春垦村南、万全县新河口乡小麻坪村北、明长城上的“土边坝”。元太祖六年(辛未,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二月应该是蒙古军誓师准备伐金的时间,而《史集》、《亲征录》所记载的秋天则是蒙古军大规模发师南征的时间。纥石烈执中率领金军与蒙古军在野狐岭进行了正面交锋。当时与蒙古军激战于野狐岭的金军当是7000人。蒙金野狐岭、会河川战役对交战双方的影响是明显的。此役之后,金军是屡战屡败,在军事上失去了主动。而蒙古军则增强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5,(5)
清朝的满洲人同金朝的女真人一样,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是以女真人为主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政治军事集团和民族共同体。金朝作为女真人南下中原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其王朝肇兴的过程、入主中原的经历、治理国家的理念,同清王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清朝统治者也把金朝女真人作为自己的先辈,把金朝作为自身民族曾经建立的政权,并且把对金朝的认同提高到维护清朝统治正统性、激发满洲人进取和忧患意识的高度上来,在兴衰借鉴、礼仪尊崇、史书修编、文字使用等多方面体现了对金朝的认同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金朝(一一一五至一二三四年)是以女真族为核心在北部中国建立的区域性政权,与南宋并立了一百多年。松花江支流阿什河流域,山川秀丽、土地膏腴,是金朝的“兴王”之地。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南,濒临阿什河左岸的白城,就是金朝早期都城——上京会宁府(一一一五至一一五三年初)故址。这里历经金朝的四个帝王(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奠都三十八年之久。它既是金朝上京路和会宁府  相似文献   

9.
《学问》2015,(1)
在金朝灭亡辽朝的战争中,一方面不断有契丹族的官员及部众为了个人前途和生存而投附金朝;另一方面,处于胜利一方的金朝也随着战事胜利俘获了大量的契丹部众。这些归附并认同金政权的契丹人,不仅对金朝灭亡辽朝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金宋战争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发展.雄踞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或"因俗而治",或易俗而"行汉法",在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历史上或当时主流意识的国家观及其制度,分别建立起颇具特色的国家政权.这一时期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则从历史之势、历史之变与常相统一的思想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阐述,为中国古代国家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元大都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元代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不断迁移的过程。早在一二○六年,元太祖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自号成吉思汗。但这时他并没有建立自己的都城。因为一方面,他要继续南征西讨;另一方面,他仍旧因循着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游牧习俗。这种建国而不立都的状况一直延续到铁木真去世。二十多年中,大蒙古国始终没有建立都城。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大举南下,攻灭金朝,才开始在漠北草原营建大蒙古国的都城。他选择的  相似文献   

12.
做人当本然     
文章做到极处,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极处,只是本然。宋太祖赵匡胤当初只是后周柴世宗手下一名将军,有一次与敌军厮杀,战马突然中箭而死。赵匡胤跌落马下,情况危急。这时.一名骑兵飞驰到他面前,跳下马喊道:"将军快上马!"情急之  相似文献   

13.
战马火龙驹     
申平 《东西南北》2009,(1):48-48
战争结束了。随着一批批官兵的复员转业,部队也开始处理战马。有的去拉车,有的去犁田,有的甚至被屠宰。马厩里的战马越来越少了。最后,只剩下了团长的那匹火龙驹,它每天孤零零地在那里发出阵阵让人揪心的嘶鸣。团长的这匹战马可真是一匹好马。它全身赤红,腰身长,鼻孔大,四蹄犹如小碗,站在那里,威风凛凛,跑动起来,快如疾风闪电。  相似文献   

14.
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一一一五年,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阿骨打(即金太祖完颜罗),在连续几次打败辽朝的军队,统一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大部之后,在今天的黑龙江省阿城县城郊白城称帝,国号金。金朝在开国之初,先后灭亡辽朝(契丹族)和北宋,进而据有淮水以北的中国广大地区,而与偏隅江左的南  相似文献   

15.
金中都的琼林苑于光度琼林苑是位于金朝宫城西南部的一所御苑,自然环境优美,建筑壮观,是金朝帝、后及皇室经常游玩的宫内“御花园”。金亡后,此苑景色仍保存多年,现旧迹可寻。一、辽代燕京城内的瑶池在《辽史·地理志四》的“南京道·南京析津府”条下,有一段文字记...  相似文献   

16.
胡同新解     
胡同是一个来自蒙古语的借词,这似乎已是目前学界的共识。不过对于胡同所对应的究竟是哪个蒙古词,则众说纷纭。本文从"胡同"的早期文例出发提出一种新解,即:胡同原先在蒙古语中应该有"两边高中间低之狭长地带"的意思;并从元明两代城市规划及市民居住建筑的不同分析了明代胡同数量激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玉君 《求是学刊》2014,(2):168-172
金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高峰期之一。由于受到汉民族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出于稳固统治的需要,金朝仿照中原王朝设立了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尤其重视礼仪文化。在此过程中,代表皇家威仪的金朝宗室的礼仪行为方式的转变最具有典型性,宗室的衣食住行处处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反映了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女真民族习俗文化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农发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要严格坚持“全年计划、按季下达、跟踪监测、适时调整”的资金计划管理办法 ,根据本地粮油生产形势、农业种植结构和购销形势变化等因素 ,认真分析研究粮油信贷需求趋势和特点。科学测算信贷资金需求量 ,适时合理安排信贷计划 ,提高信贷计划编报的准确性 ,确保粮油收购中合理的信贷资金供应。在此基础上 ,牢固树立核算观念 ,进一步提高信贷资金合理运用率。认真监测资金“头寸”变化 ,坚持小额勤调 ,尽可能减少闲置资金占用。同时 ,要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 ,…  相似文献   

19.
论《三万卫选簿》中的军籍女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辽东都司管下的三万卫,因其官员数量大,蒙古、女真又占了绝大多数,久为学者关注。三万卫蒙古、女真官员中,人数最多的是永乐时期迁来的寄籍"达官",受朝廷优养,与三万卫只是带俸关系;另外还有属于军籍身份的。属军籍武官的女真、蒙古,大多是洪武时期通过垛集和归附途径充军卫所,与汉族武官身份实无二致,故有种种制度约束。导致身份差别的原因,是太祖、成祖时期的民族政策所致。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阜新农区一个蒙古族村落--烟台营子村的实地田野考察,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叙述了一个蒙古族聚居村落的形成过程,概括了该过程中的类型化特点.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了该类型村落的成因,揭示了剧烈文化变迁过程中族群自身的"与时俱进"的文化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