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问》2010,(2)
公元670年至675年,新罗在协助唐王朝灭亡了百济、高句丽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唐王朝驻军爆发了战争,史称唐罗战争,其中"买肖城之战"尤为史家关注。中国古代史书与朝鲜半岛方面史书对此战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日后中外学界对此战评价多有分歧。经比对分析,成书于王氏高丽时期的《三国史记》对此战之记载多有不实。  相似文献   

2.
《学问》2015,(5)
北朝至辽代,奚族部落的数量、名称和性质均在不断变化。北朝后期,奚族有五个部落,有各自的部落名称,并组成部落联盟;唐代,奚族的五个部落直接受各自首领领导,统归唐朝设置的饶乐都督府所管辖;辽代,奚族有先隶属于奚王府后隶属于北府的奚六部和隶属于南府的奚七部。最终,奚族的诸部落成为辽朝行政机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日关系发展史 ,佛教文化的东渐对发展两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起着重要作用。虽然 ,中日两国古籍都记载 ,日本的佛教最早于公元 552年 (一说公元 53 8年 )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的。可之后的一个半世纪的 ,佛教文化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中日两国僧侣的互访互学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中国 ,自隋唐以来 ,有一大批僧人 ,扬帆蹈海 ,历尽艰辛东渡日本 ,如唐朝的道旋、鉴真 ,宋元的道隆、普宁、正念、祖元、清代的心越等。他们大多是受日本僧人或之前寓居日本的中国僧人的邀请 ,去日本讲经说法。唯独元初赴日的一山一宁 ,是受元朝皇帝派遣 ,…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5,(4)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19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记载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和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的统治,以及好太王戎马倥偬、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功业,同时记述好太王陵守墓烟户的来源、数量和守墓烟户制度。其中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倭寇侵入朝鲜半岛后,高句丽好太王亲率水陆大军往救新罗,击退百济,驱除倭寇的一段战事尤为重要,中国、朝鲜、日本的古籍鲜有记载。碑文按年记载的史实,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儒学传入日本关于中国儒学开始传入日本的过程,成书于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应神天皇纪中,有如下记载: “十五年秋八月壬戊朔丁卯,百济王遣阿直岐,贡良马二匹。……阿直岐亦能读经典,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师焉。于是天皇问阿直岐曰,如胜汝博士亦有耶。对曰:有王仁者,是秀也。时遣上毛野君祖荒田别、巫别于百济,仍征王仁也。其阿直岐者,阿直歧史之始祖也。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作为唐中央政府的一个地方政权,在我国东北地区统治了229年。这期间,唐政府为了加强对渤海地区的管辖,于公元713年在渤海辖区忽汗州设忽汗州都督府。并派员任命其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大祚荣所授郡王、都督等官职来看,大祚荣显然是唐王朝派遣到这里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该地区的一切政务,但是,由于该政权是由当时的少数民族——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加上它地处祖国边陲等种种原因,造成了该政权在统治机构上有某种独特性,这  相似文献   

7.
刘凯 《阅江学刊》2015,(2):129-136
曹星原先生在《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一书中提出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于神宗朝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向氏评论图画记》的创作时间、张择端个人经历以及风俗画创作特点三方面的研究创新,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时间的判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宋徽宗时国子监画学的设立,促使张择端从"游学于京师"转向"绘事";公元1110年六月之后,向宗回选择辞官归家,以书画之事自娱,开始创作《向氏评论图画记》,据此可以判定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公元1108至1110年间。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人移居日本的记载,古来不绝于史。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访仙,寻长生不老之药,日久而不返。中外不少学人认为其行踪当在日本,是中国人移居日本之始祖。汉代曾在朝鲜半岛设乐浪、带方二郡,垂四百年,自百济兴起乃废,多达几百乃至几千的汉人自半岛东渡日本。随着中日经济、文化间的交往和交流,历代赴日侨居的中国人屡见不鲜。中国王朝更替之际,亦总有旧朝遗民亡命日本。但综观近代之前的旅日华侨,数量终归不多,旦不少人与当地人民同化,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全日华侨仅八百九十二人。旅日华侨人数剧增,当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同江县乐业公社,即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处三江口上方的松花江南岸。有“突斯克”地名。这里有古城址。我们认为它可能是我国唐朝黑水府的故址;又是辽朝五国部之一盆奴里部住地;还是明朝海西东水陆城站第八城考郎古城。这些都是我国历代封建皇朝经营与管辖黑龙江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们的具体位置至今尚无定论。下面,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请读者指正。 黑水府 《新唐书》记载黑水  说:“开先十年(公元722年),其酋倪属利稽来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于是安东都护薛泰请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朝廷为置长史监之,赐府都督姓李氏…  相似文献   

10.
<正>迄今人们大都以为"人民公仆"这个概念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翻译过来的。其实不然,早在唐朝,我国著名文豪和政治家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就明确提出了"为民役"的思想,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官员是人民公仆",比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于1311年提出"人民公仆"约早五百年。柳宗元祖籍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据《柳宗元年谱》(施子瑜著,湖北人民出  相似文献   

11.
明清两代琉球册封使所撰写的出使报告是记载钓鱼岛主权属我的最丰富、最集中的文献。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陈侃的《使琉球录》到清朝同治五年(1866)赵新的《续琉球国志略》,十三部官方正式出使奏报连续不断地记载了中琉航线上的钓鱼列岛是在我国的海疆之内,起"镇山""界山"作用的赤尾屿位于中琉自然疆域分界的"落漈""黑水沟"以西,属中国所有,而姑米山乃琉球王国西南极限,是进入其国境之门户,琉球所辖的三十六岛不包括钓鱼列屿。除递呈朝廷的出使报告外,在琉球册封使的饯别诗文、使团成员所著的文集甚至与使节相关的家谱、墓志铭等传世、出土文献中,都留有较多的钓鱼岛相关记载,它们再次有力地证明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12.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于1992年11月成立,2006年6月在胶州湾北部扩区,2007年11月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推动下,市委、市政府重新调整高新区管理体制,成立了新的高新区工委、管委,在胶州湾北部园区实行"四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基础设施标准、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入园条件和行政管理),并对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市北科技街、市南软件园等园区进行指导协调,从而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工作架构和发展格局.2008年5月,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两年多来,青岛高新区被评为全国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3.
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 "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力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看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宁波,自古就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宋、元、明三代,都曾在宁波设立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然而,关于明代浙江宁波市舶司的兴废以及其它有关问题,《明史》等书的记载却很混乱。不但妨碍了我们对于明代浙江海外贸易的研究,而且也有碍于我们对明代中日关系的研究,实有必要弄清楚。首先是浙江市舶司的设置时间问题。《明史》卷七十五仅云:“洪武三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七年罢福建之泉州、浙江之明州(按:明州,即宁波。洪武十四年二月明州改称为宁波)、广东之州三市舶司。”并没有对它的设置时间作明确记载。征查它书,胡宗宪《筹海图编》卷十二记,“洪武初设市舶于太仓,名黄渡市舶司。寻以近京师罢,改设于福建、浙江、广东。”徐学聚《国朝典汇》卷四十也云:“洪武初,设太仓黄渡市舶司……,遂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形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内涵和最鲜明特色,也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学者将时下风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纳入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史,认为它是以1971年的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为肇端,即将进入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直接相关"或"间接关联",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韩平德 《青岛画报》2011,(11):70-71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17.
玄奘是我国古代西行求法最有成绩的一个人。他于唐太宗贞观2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取道今甘肃、新疆,历经西域16国,足迹遍五印,历时17年,于贞观19年(645年)回到长安。他怀着求知的欲望而去,带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和印度人民的友谊而归。玄奘西行求法17年,其中有5年是在那烂陀寺留学度过的,因此和那烂陀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后来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在中印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印人民友谊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与那烂陀寺这段关系分不开的。那烂陀寺又名施无厌寺,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著名寺院,在今比哈尔邦已腊贡地方。根据《大唐西域记》和《求法高僧传》的记载,它兴建于笈多王朝的帝日王时代,后经觉护王、幼日王等历代国王增建,规模逐渐扩大,到玄奘去印时已有六次院,后来义净去印时则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学习与探索》2012,(2):154-157
宰相与使相是辽代重要的职官制度。在关于辽代官制的记载中,宰相与使相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两种职官。辽代的宰相制度,既有对五代的继承,也有受宋影响的一面,但并不是直接承自唐制。钩稽文献,辽代的宰相群体包括北府宰相(北宰相)、南府宰相(南宰相),北、南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侍中、中书令(政事令)、尚书令,大丞相、左丞相、右丞相,中书侍郎平章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平章事。辽代的使相,指以宰相官衔为虚衔的节度使(包括节度州长官节度使和部族节度使)、五京留守;"使相"之"使"指节度使(包括五京留守),"相"则指宰相。唐末为笼络藩镇,始以宰相头衔作为地方节度使的加衔,带宰相衔的节度使被称为使相。辽朝的使相虽然承自唐制,却也与唐代的使相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将部族节度使、五京留守视同中原地区的节度使,也可以加宰相衔称使相,这是辽代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1 宋代记载史事的小说笔记十分发达。这些随笔性质的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后人研究宋代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可贵的资料。《默记》是王铚写的一本笔记,主要记载了北宋时期的朝野遗闻,虽然只有三万余言,一百零三事,但一直受到研究宋史的学者重视。《默记》记事始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讫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所历九朝(后周一朝,宋八朝)每朝均有所记,少则三、四条,多则数十条。其中尤以仁宗朝记事数量为最。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再加上作者在体例上没有作十分严格的限制,所以全书内容十分庞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名人逸事,甚至诗话等均有所载。其成书年代约在绍兴五年(1136)后不久。《默记》一书记事多有他书所未见者。如卷上“先子言”条记钱俶之功迹,卷中“神宗初即位”条,记  相似文献   

20.
这里是一幅石刻拓片的照片,字迹清晰可见:“敕持节宣劳  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石刻是唐代遗物,发现于旅顺黄金山,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它反映了这样一段史实: 公元六一八年,唐朝建立。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  诸部纷纷归附。公元六九八年,  的一部──粟末  首领大祚荣,以牡丹江上游为中心,统一除黑水部以外的  诸部,建立“震国”,首府在“旧国”(今吉林敦化附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以大祚荣所辖地区为忽汗州,任命郎将崔忻为“敕持节宣劳  使”,前往“旧国”,册封大祚荣为忽汗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