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近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社会型态及个人工作价值的改变,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使得员工个别需要的变迁与增长日益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于是,工作场域的概念开始进入社会工作学者及实务工作者的视野,工业社会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旨在从中国台湾地区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服务内容、实施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内地社会工作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人们也正在对这几十年进行着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力图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和了解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状况,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因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性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试图着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值得商榷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虽然生命教育从开始重视到发展有几十年的历程但还是有很多人生命意识淡薄,就连最近大学校园里都出现了多起自杀案件,一桩桩血淋淋的事件无不彰显了现在学校生命教育还是有所缺失,学生对生与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思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数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多在大学中的研究所内实施,因而在岛内被称为“研究所教育”。随着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岛内研究所的数目也快速增加。近几年来,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本科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数量的扩充,对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提高高等学校师资水平以及科研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研究生迅速增多、学术快餐化之际,台湾的高等教育能否真正成为台湾社会改造的力量,已达到了迫切需要思考与改进的地步。本文旨在探讨台湾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和台湾的“解除戒严令”而兴起的台港文学研究热潮,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一至六届“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的极不完全的统计,十年中全国各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近四千信,出版专著数十部。仅台湾文学史方面的著述,就先后出版了诗歌史、小说史、文学批评史以及好几种台湾现代文学史。认真总结十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发展历程,吸纳其中有益的经验,将有助于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洋洋一百二十万亩的闽版(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湾文学史》(上、下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福建是最早…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起,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宪法变迁和宪政发展历程.它经历了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宪政运动,北洋军阀时期的立宪和宪政运动,国民政府时期的立宪和宪政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立宪和推动这几个宪政运动阶段.深入研究百年中国的宪法变迁和宪政运动的发展,有益于我们从中汲取立宪和宪政运动的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台湾报业及副刊发展特色将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时期:台湾报纸副刊的起源与融合,台湾报纸副刊的重建与稳定,台湾报纸副刊的转型与发展,台湾报纸副刊的困境与突破。副刊在其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报屁股发展成值得一看的版面,继而又发展成报业竞争之决胜地,而今则沦为困难坚守的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是一个百年老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影响。1949年后,盘踞台湾,统治了台湾半个世纪,主导了台湾的发展和繁荣。就国民党在台湾的几十年而言,国民党的中心思想并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渐进演变过程。尤其是在蒋经国去世以后,随着岛内外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国民党台湾化、本土化,其中心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重庆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的由柳文超,李培湘主编的《西方自由民主研究》,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该书不仅注意了建构新颖的体系,真实地再现历史,准确地揭示内涵,而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西方自由民主进行分析,并同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进行比较,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一、体系的新颖性《西方自由民主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有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研究、西方民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三编。前两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休闲生活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人的休闲生活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申报》广告为我们透视当时上海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十年,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开拓进取的十年。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种种新事物,各条战线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十年前简直是不可思议、不敢想象的。赵紫阳同志在阐述改革的意义时强调指出:“改革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它结束了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回顾党和国家十年来所走过的整个历程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样可以这样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集中地讲,就是“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体现三中全会开辟的新时期的重要标志,我个人考虑,是不是有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吕进 《江汉论坛》2001,(10):75-80
物以类聚,诗以刊分,是台湾新诗发展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部台湾新诗史就是台湾诗刊史。《葡萄园》就是一家重要诗刊。这家诗刊不仅在面世后的近40个年头中从未中断过,更为引人瞩目之处是,它从创刊起,就从理论和创作两个向度上提出、实践和坚持了自己的“健康、明朗、中国”的现实主义诗歌路线,对台岛新诗美学颇有正面建树,对当今的大陆诗坛也颇有借鉴价值。《葡萄园》理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离开这个重要诗群,对台湾新诗近几十年发展的评价将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的流变。通过对在沪台湾大学生民主意识、政治认知和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认知和参与意识、身份认同意识的调查以及对两岸关系认识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一群体的整体社会意识,从而了解台湾青年,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了解大陆,了解上海,并据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自第三波民主转型开始,自由民主在新兴民主化国家就不断遭遇民主无效的困境。2016年美国大选暴露出美国社会的裂痕,证明自由民主的无效性在美国本土也没有出现例外。有效民主是针对自由民主在实践中出现的困境而提出的概念。与侧重于形式民主的自由民主不同,有效民主强调民主的有效性,即国家治理与民主的统一。它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民主是能实现国家治理的。这意味着民主是国家治理的手段,任何一种民主模式,如果导致某个国家和社会出现持续的无序、内战或混乱,那它对于这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就不是适合的民主模式。其次,国家治理是民主的。这里的民主不仅指向体现为自由民主的形式民主,还指向实质民主,即政府对不同群体的平等回应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一个只有少数精英获益的国家,即使存在选举且能够维持稳定和有序,也不能被称为有效的民主国家。  相似文献   

15.
张广智 《文史哲》2006,(4):95-101
西方历史学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自古希腊发端至今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自身的关注则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从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从方法上来讲,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重对西方史学遗产及时代趋向作出动态考察,注重开展中西史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以期深化我们对于西方史学、西方社会的了解与反思,更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农村改革经历了十年的艰苦历程。这十年,是对甘肃农村省情重新认识的十年,是为摆脱贫困作出巨大努力的十年,是改革旧体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裂变的十年。在这十年里,农村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为摆脱贫困进行了哪些探索,深化改革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继续奋进,这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的分析,谈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由柳文超和李培湘主编的《西方自由民主研究》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四川省“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全书27万余字,分为三编。 第一编: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研究。本编主要探讨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它把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发展,分成四个历史阶段,按专题评述了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自由民主思想体系,以及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自由民主思想怎样随着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揭示出它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18.
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顾自台湾光复以来台湾文学的历程,发觉它自始至终都是以摒弃父权宰制、追求女性独立自主为宗旨,并且伴随着台湾的社会进步和都市化进程,以及妇女运动的进展,不断发展、演变,愈益深化、成熟。特别是自1950年代开始,虽然海峡两岸隔海分治,但绵延于斯的台湾乡土作家,他们一代又一代,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一直努力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理念,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历程,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既有对之前成功经验的继承,又有立足时代的实践创新。新发展理念更是我们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我国各方面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来台湾一隅在特殊条件下,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原因何在?与海峡两岸关系有何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深讨的问题。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1989年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980美元,进出口总额1102亿美元。尽管发展有些畸形,基础也不甚牢固,发展水平也还低于香港和新加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处于前列,离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已不是很遥远,这也是事实。台湾经济发展为什么相当快?可说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世界上的事物住住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台湾经济的发展也确实存在多种原因。将其归纳,就是下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