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远古走到今天,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舞蹈艺术一直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成长和完善。他们的民族舞蹈大多是狩猎题材的自娱自乐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语汇以模仿动物、鸟类、狩猎和采集活动为主,比如鄂伦春民族的《黑熊搏斗舞》、鄂温克民族的《罕日切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等等。这些民族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摹拟性特征,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的手段和方法去抒发舞者的感情,质朴无华、简洁自然,是对游猎生活的最直接展示。  相似文献   

2.
谈诱猎方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采集狩猎无疑是人类最初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狩猎经济文化发展和衰退的漫长过程中,无论是原始先民,还是至今仍从事狩猎生产或保留狩猎文化遗迹的民族,均把狩猎生产技术发展得相当完备,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狩猎方式。在这些狩猎方式中,诱猎方式最...  相似文献   

3.
野食民族(foraging peoples)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生植物及昆虫为生。过去20年里,由于三个原因,在野食民族或一般常说的狩猎-采集民族中进行人类学研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首先,在过去100年中,研究野食民族的机会正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以野食向其他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鄂伦春人结合自身的地域、民族和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了独具狩猎民族特色的行为禁忌,涵盖狩猎生产、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以及社会道德等诸多层面;鄂伦春族禁忌的形成发展,不但对该民族维持正常的狩猎生产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促进作用,而且对该民族社会的有序发展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有重要启...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形成采集狩猎的生计方式和独特的传统生态观。其生态观保留着适应山林生活、满足狩猎生产需要、根植于原始信仰的特点,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贝奇仁"是鄂温克民族民间失传已久,现被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探讨"贝奇仁"所蕴含的狩猎民俗游戏文化意蕴,如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勇往直前的勇敢精神、百折不挠的民族韧性;阐释"贝奇仁"游戏活动在繁荣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培养青少年道德修养、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对我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多元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桦皮船     
鄂伦春人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狩猎民族。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外兴安岭以南的浩瀚林海中。鄂伦春人勇敢、坚强、淳朴、机智,“风驰一矢山腰在,猎马长衫带血归”是他们游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鄂伦春人还从事捕鱼、采集和以皮毛及桦皮制品为主的手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至今还有很多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长期以来,外国学者认为这些部落是一个民族。只是到了1947年,φ·库尔才对此提出怀疑。这些地方性的,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一向按其  相似文献   

9.
对于南部非洲博茨瓦纳的狩猎采集民族巴萨瓦人(Basarwa)来说,时间正在逐渐地流逝。持续4年的干旱、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政府新改的土地政策,正在夺去他们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是北方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和知识,而且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狩猎方式和技巧。这些狩猎方式经过累世传承并不断完善,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传统,而且使鄂温克民族的狩猎生产技术发展得相当完备,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本文谈及的传统狩猎方式是指枪支传入之前的主要猎捕方法和技术,而有些传统狩猎方式在枪支传入后仍然使用,还不断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集体围猎,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狩猎方式之一。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征服自然的能力严重不足,要想仅靠…  相似文献   

11.
狩猎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着狩猎工具的制作,山川地理的熟悉,野兽习性的了解,生产技术的掌握和一代又一代的传授,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和采集、捕鱼同样,其历史都是非常古老的。 尽管当今世界一些先进的民族,其先民都免不了要从事这样的生产活动,可是能将这种生产活动一直延续下来的民族,却是为数不多的。在我国,地处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一部分,是仅存的两个例子。因而它们经常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注视,乃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男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说,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著人适应不同的工作和职业,生活环境对他们的生产活动起着重要影响。采集食物是男人最主要的任务。在中部沙漠地区、男人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狩猎上;在沿海地区和江河流域,由于食物供应更有规律,使男人占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全人类的立场出发,我认为二十世纪是经历了巨大变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人类大飞跃的时代。在二十世纪或是近一百年来的历史中,人类发生了相当于以前一百万年的历史变化。例如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类学上,作为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很早以前就有狩猎、畜牧、农耕等类型。其中狩猎生活是人类史上旧石器时代以来最典型的生活方式之一,但二十世纪大体上已从地球上消失了。目前,剩下的狩猎民族只有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的布须曼人及北极地区的爱斯基  相似文献   

14.
古代柯尔克孜人的文化生态是指柯尔克孜民族及其游牧先民们更多的是依赖对生活的模仿,包括再现狩猎、游牧、采集、劳动、战争、婚嫁等生活场景与自然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生态和舞蹈艺术,柯尔克孜族舞蹈既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柯尔克孜族舞蹈体现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习俗、思想观念和审美心理,本文主要在柯尔克孜族舞蹈文化与生态环境、柯尔克孜族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柯尔克孜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探讨和分析鄂伦春民族“价值观”的变化 ,离不开鄂伦春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 ,用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眼光看待其变化的过程 ,有利于提高鄂伦春民族对自身的认识 ,对鄂伦春民族今后乃至将来的发展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鄂伦春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一切观念形态“归根结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 ,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有史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 ,鄂伦春民族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 ,从事原始的狩猎生产 ,辅之以采集、捕鱼 ,过着与世隔绝的森林游居生活。历史学家认定 ,解放初期鄂伦春民族是处…  相似文献   

16.
禁猎     
《中国民族》2008,(11):71-71
“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有“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及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民间游戏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其进行挖掘和改编可以给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然而笔者发现,民族地区的游戏挖掘与改编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民间游戏多来源于民间,多种民族地区存在语言上的差异,采集人员与采集对象的沟通存在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民间游戏利用不深,采集技术人力欠缺等因素,使得民间游戏挖掘不全面,多项民间游戏面临着失传。因此,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和改编的策略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丙珍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1):155-160,封3
鄂伦春族史诗诞生于人类早期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与审美意识之中,承载鄂伦春人的宗教信仰、想象、情感与记忆,汇集狩猎民族的生存理念、生命体验、生活经历和生态思想.《英雄格帕欠》传承、传播且弘扬和谐共处之美、万物生命之美、家园之美与生态自觉之美,反映了狩猎民族的生态理念与审美意识,即以共生为根、以创生为茎、以重生为枝...  相似文献   

19.
下阿穆尔及萨哈林岛各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其它民族一样,是其整个生活方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年时间里,有半年时问要使用船只去捕鱼;有时还需乘船到海上作业场去狩猎,到原始森林中去采集果实、燃料、桦树皮。船是这里各村落之间办事的交通工具。 下阿穆尔和萨哈林岛的水路交通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正如前文指出,一年至少要有6个  相似文献   

20.
鄂伦春族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以狩猎见长的游猎民族,他们在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以禁忌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涉及言语表述、日常行为、思想崇拜、家庭礼仪、社会公德以及婚姻、丧葬、生育等诸多层面,成为维系全体民族成员思想或行为的道德准则;正是在各种禁忌的影响和作用下,鄂伦春人逐渐走过了民族繁衍发展的各历史时期,迎来了新中国建立后民族社会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