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项塑造现代法律的重要理念而言,"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或漂亮的教条,它要求法律无论从形式到实质、从制定到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其内在的精神素质,从而使法律在这一理念的陶冶之下,焕发其人文精神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以不断发展的法制予以制度化的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行政诉讼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而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作为行政诉讼的基本精神和指引导向,其修正与完善将为和谐社会的最终形成提供有力保证.具体而言,应当进一步强化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促进司法公正;确立司法终局原则,切实发挥司法裁判作为人权保障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明确调解原则,和缓矛盾,节约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利于执行;引入案卷排他性原则,进一步规范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女 《学术交流》2007,(11):68-70
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属性是公民环境权理论的核心、首要的问题。公民环境权作为人权已得到共识,但如何在法律上构建公民环境权,使之成为法律上权利,即法定权利,却存在不同观点。公民环境权私权化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效途径,公民环境权完全具备私权的主体平等及体现个人利益的特征,因此,公民环境权可以成为私权,进入民法领域,即公民环境权这一基本人权具体化为民事权利,成为为民法所保护的权利。但由于作为环境权的客体的环境资源及生态功能具有整体性或不可分割的特征,使公民环境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体现为个人的利益的私权,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亦即人们通常说的"社会性私权",是体现公共利益的特殊的私权。  相似文献   

4.
人格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这是人格权研究中一个基础但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从本质上说,人格权系一种自然权利,但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面临着诸多质疑与批评.为此,文中试图以‘低限人权"为思路和方法去论说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并以"人道原则"为基础去探寻人格权作为自然权利的理据.  相似文献   

5.
<正> 1945年联合同的建立揭开了世界人权发展史新的一页.这是因为二次大战中法西斯势力肆意践踏人权和凌辱弱小民族的滔天罪行震惊了国际社会.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践踏人权的行为是对整个人类的侵害;国际社会有责任确立人权的普遍原则,建立人权的国际保障机制.联合国自建立起逐渐确立起一系列有关人权的原则和一整套  相似文献   

6.
尽管各国采用的违宪审查制的类型不同,但建立违宪审查制的理论基础是共通的.将宪法的最高法规性作为违宪审查的理论依据是实施违宪审查制国家的共同认识;保障基本人权是宪法最高法规性的基础价值所在,也是近代宪政的真正目的所在;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国民基本人权,从而达到一种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是宪政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违宪审查制赖以存在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司法权在民主法治国家,是维护法律实施和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立法权或者行政权侵害基本人权时,作为基本人权的救济手段的司法权往往担负着"宪法守护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欧共体建交35年以来,双边关系在总体上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过短暂的波折和反复,其中人权因素始终对中欧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里斯本条约>将人权目标"主流化"到所有对外关系领域,确定在第三国推进尊重人权是其对外活动的总目标,这势必会触及中欧人权分歧.当前中欧关系在附加"人权条款"、中欧人权对话及欧盟对华人权政策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冠 《学术交流》2008,(2):61-63
涉外收养是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儿童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与成人同等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机器的运转不是为了突出公法权力权威,而是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儿童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公益性的要求."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就是让儿童在一个拥有快乐、爱心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地成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国法官的自由裁量,但其在立法上渗透了保护儿童的精神.法律不仅仅只是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体现并实现人性的关怀,是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的民主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是作为宪法中的人权保障原则确立的。它的确立要求从民主的角度予以阐释。这不仅因为该规范本身就蕴涵着民主要求,而且该规范落实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人民依据宪法通过民主的方式组织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过程。不仅如此,该规范同时意味着人权获得保障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民主获得促进的过程。同时,作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机制,违宪审查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民主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法律视角看待“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支撑,然而日益扩展的市场却不能有效实现人权,尤其是经济自由、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予以必要矫正.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其明确界定市场环境内相互冲突的人权界限,以及国家为尊重、保护和履行人权义务时可以运用的工具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
人权的四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也就构成和人类自身伴生,不断为人类反思和探寻的永恒问题.人权即是自然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四者的有机统一.自然人权,是指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根据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欲望、理念,是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表现;社会人权,即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应当和实际所享有的权利,受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定;法定人权,即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确认和规定的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实有人权,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也就是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吴赟 《社科纵横》2006,(11):167-168
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旧版《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与人权和法律相抵触的条款进行了撤销或者修改。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学生管理的条款,不仅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了体现了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做好这项研究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因为,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完善和健全这些制度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分不开.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就是要创造一种使"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就是说,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中,我们绝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即这些法律制度必须是以人为本得到具体落实的重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和归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具体应包括十个方面: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是发展的中心主体;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崇尚和彰显人性;坚持人的独立自主;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权利优位于义务;权利优位于权力;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现"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主流化在中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的人权主流化也还面临着在立法和决策中细化和深化人权内容、探索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建设新的人权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等问题.在推动人权主流化的过程中,政府将承担主导性的责任,法治进程将产生关键性影响,社会文化领城的进步还有待长期不懈的努力.人权主流化可以提供新的工作维度和视角,但并不排斥跨学科、多视角地考察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人权"(也称"团结权"或者"集体权")是70年代西欧政治和法律通用的一个概念.认为"第一代人权"出现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特点是主张公民自由和个人政治权利;"第二代人权"出现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当时开始承认个人的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第三代人权"据说是出现在民族解放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时期,当时产生了集体权利的要求,它包括亚非拉等国的民族权利.那么,"第三代人权"的说法是否恰当呢?引用"第三代人权"这一术语首先在历史和法律上是站不  相似文献   

16.
我们把中国的人权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前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与后30年。从排斥到接受是前30年国家人权发展演变的基本样态。改革开放的30年,"人权"在价值上优位于"专政",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当下30年的人权发展的现实场景。2009年之后的"后30年"是中国特色的人权体系逐步形成的时期,是我国人权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前后三个30年的整体分析,我们发现,在不自觉间,我国已经走上了人权建设的百年之路,人权事业成为国家百年大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罪刑法定虽然在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表现,但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诉求是一致的.国际刑法也以人权保障为已任,因而必然要求罪刑法定.但是,二战之后的国际军事法庭针对战犯的审判中,罪刑法定主义中的禁止事后法原则对审判的合法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此后的国际刑法时该原则都予以了明确的规定,但作为国际刑法重要渊源的国际习惯的适用可能会与禁止事后法原则存在冲突.此外,两大法系就罪刑法定主义中的明确性的要求在国际刑法中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实现.罪刑法定主义不仅是法谚,更是一种人权保障的观念.在侵犯人类基本人权的最严重的犯罪面前,国际刑法不应该排除"自然法"作为其效力根据,从而使其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要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蒋海松 《学术交流》2015,(3):99-104
"人权司法保障"这一重要命题首次进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权保障的战略突破和顶层设计。从静态的人权立法确认进展到动态的人权司法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落实这一战略规划,需要推进司法改革,确保诉权落实,探索司法实施宪法的有效机制,做好制度配套及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权的基因,但缺乏客观有效的制度保障。对此,既不能堕入法律东方主义者的偏见,更不能重陷文化保守主义的迷恋。高扬人的自由精神并客观保障其外化的权利是社会转型的关键,也是创新、提振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视角下身份认同对美国当代国际法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认同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美国将身份认同因素渗透到国际法实践的诸多领域,企图建构符合其认同模式的国际法律秩序。从价值取向来看,美国坚持其独特的人权认同标准高于他者的主权,这与国际法的主权平等原则背道而驰。从实体国际法规范的具体实践来看,美国奉行例外主义,采用双重标准,这有损于国际法的有效性。为此,各国只有以全人类的幸福权利作为终极价值目标,并积极建构超越不同身份认同模式的国际法规范,才能促进国际法的遵守,并实现真正的主权平等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0.
刘朱红 《探求》2005,(Z1):47-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以人为本"写入全会文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价值导向,其目的在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