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是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基本格局,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三部分。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面临着西方政治文化的侵入、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宗教渗透以及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所带来的挑战和威胁。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必须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的窗口,也是国家稳定的关键性、战略性区位之一.由于边疆民族地区边缘的地理位置、差异的宗教信仰、异同的民族文化,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愈加复杂.另外,国际利益的冲突、反华势力的渗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迥异、政治冷漠与政治激进的影响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分子的阴谋与破坏而引发各种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威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安全.因此,提升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建设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培育各民族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一体化路径,即在承认民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整合民族政治意识、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是规避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琴芳 《民族论坛》2012,(8):67-68,97
由于受经济文化基础、政治文化、民族群体政治心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存在一定差距,并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连接国家与地方的文化纽带。通过对海南临高吴氏宗族文化实践及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进行阐释,认为吴氏宗族在祖先崇拜中对博学的尊崇,族谱修订仪式中基于学识的宗族地位和身份确立,宗族教育中基于道德伦理、礼俗互动的宗族惩戒和表彰,以及冼夫人信仰文化体系下“地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突出展现的是重教兴学、崇德、行善、互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在吴氏宗族文化体系中,宗族成员的祭祀仪式和宗族制度体现出对国家的心理认同、情感维系和互助、共治观念,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从古代儒学观念嵌入下的民族交往,到冼夫人信仰体系下地方文化共同体建构,再到临高“村人”文化体系的形成,体现了中原文化和地方多元民族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的外推动力。正是在内外合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铸牢。  相似文献   

5.
A 云南民族学院创办初期,针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政治、政策培训班,在教学上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工作需要,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在经历了发展、整顿、改革、提高、再发展的实践过程后,云南民族学院明确了教学改革和发展必须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办学思路。进人21世纪,根据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认真探索、改革教学,明确学校的定位,以现代大学的理念指导教学管…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中国梦"的阐释,饱含着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为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为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这对促进广大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的形成,推进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加强国门大学团员大学生思想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国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社会观念建设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基础、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理念和提升国家文化实力的观念前提。文化自觉与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认识体现在属性、目标、功能和资源等四个方面。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拓展是指育人观念、内容观念、角色观念;而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则包括借鉴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强化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心理动因、族群意识和阶层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之一。综合分析国际干扰和地缘政治的外因搅动、半径发展制约下的内边失衡、远离国家的边地实在社会、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滋长、极端思想与宗教渗透造成的认知迷离等要素,有助于认知和把握边疆民族地区安全议题。而治理跟进则要基于"外部冲击""发展差异""治理能力""社会风险""国家认同"五个维度,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缓和外部冲击、缩小发展差异、提升治理能力、有效防控风险、强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设置本土少数民族美术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才智,也是促进青少年的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中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课程中有效设置与建设本土世界文化遗产壮族艺术瑰宝花山岩画作为教学资源,其优势体现地方学校创建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艺术素养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最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乡土)课程有效互补地完成青少年接受多元文化下民族艺术的审美认知过程和大文化观念,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的青少年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提智铸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重要阵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历史是客观全面、动态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重点加强边疆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文化发展史、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的历程与经验史教育,确保历史观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主体性,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边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指出边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在于凝聚各民族的人心,在于焕发各民族精神活力,在于提高各民族素质。边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各族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他们的力量才能建设起边疆民族地区的先进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原因,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边疆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对于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加强党和边疆民族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利用网络参与政治,并对当地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则会严重影响政治生态文明。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等,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网络政治生态建设的特殊因素,并对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地区网络政治生态环境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不出事就行。”许多人似乎都这么说。安定团结,不出事,确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顶重要的大事。可话又说回来了,何只边疆民族地区,全国哪一个地方不需要安定团结呢? 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要求“不出事就行”,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的什么生产呀,什么建设呀,什么文化呀,什么教育呀,是不是就可以干好,也可以干不好呢?是不是你那里只要不出事,就算你有“成绩”呢? 安定团结要有物质基础。经济文化建设搞不上去,人民生活不改善,实际工作中问题一  相似文献   

15.
边疆民族心理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它具有朴素性、互动性、感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心态和宗教心理对边疆社会稳定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必须关注边疆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淡化民族自我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建立民族心理的疏导机制,才能维护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与社会史的汉人宗族研究之主流,实际上一直放在“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框架内来展开的,以致形成了一种思维范式.这个范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宗族当成国家与地方社会交流的平台.传统帝国时期,国家支持宗族的存在,以维持地方社会秩序,支撑帝国的整体运转;但现代化运动却要试图革除之,因为它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视角也的确合乎中国的历史实情,因而今后需要继续加以开拓和深化.但必须意识到,它也遮蔽了作为亲属制度意义上的宗族之文化内涵.也就说,宗族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更主要是文化的、风俗的.回归文化的角度理解宗族,是今后超越“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中的宗族范式的一条可尝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当代复兴宗族变异原因的基础上 ,认为当代复兴的宗族并不是原生态宗族的复归 ,而是在消解中的复归 ;它的复归对我国农村推行以村民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 ,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控制 ,使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走向民主健康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8.
泮村灯会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时面临着一些保护传承困难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8对关系,包括:扭转"现代化偏见",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明确政府责任,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消除认知误区,认清传统民俗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超越小农观念,协调传统民俗与外来人口的关系;改革教育体系,平衡主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转变迷信观念,端正宗族信仰与教育事业的关系;调整运作机制,理清传统民俗与商业力量的关系;深挖民俗内涵,处理传承民俗样式与培育族人品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然成为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难题.边疆民族地区不仅是中国的“窗口”,而且是国家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性、战略性区位之一.与国内其他区域农村相比,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具有人口分布差别化、宗教信仰复杂化、语言文字本土化、民族文化多样化的特征,致使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更具挑战性.只有树立了共生共存的边疆农村治理理念,才能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泮村灯会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时面临着一些保护传承困难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8对关系,包括:扭转"现代化偏见",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明确政府责任,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消除认知误区,认清传统民俗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超越小农观念,协调传统民俗与外来人口的关系;改革教育体系,平衡主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转变迷信观念,端正宗族信仰与教育事业的关系;调整运作机制,理清传统民俗与商业力量的关系;深挖民俗内涵,处理传承民俗样式与培育族人品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