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市西城区的"老字号"企业为例,梳理"老字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指出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社会责任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路径,并非西方的追随者,但两者都以规范自身为起点,并扩展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老字号"企业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分析了企业特征、市场状况、经营状况和社会资本对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一线城市的"老字号"经营状况较好,与外企竞争的"老字号"创新能力较强;"老字号"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老字号"重关系、轻技术和自我满足、缺乏创新的倾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我国商业文明发展的重要代表,老字号企业却面临着严峻的创新挑战.本文基于老字号创新相关文献资料,对老字号品牌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创新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总体而言,老字号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其原因涉及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但也有少数老字号企业积极实施创新探索,开拓了发展新局面,为老字号企业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59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为调查对象,从分类研究入手,采用问卷和走访调查,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餐饮、食品加工、茶业、医药、百货/商业零售、服务和文化休闲类等不同行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品牌维护和建设是当前影响餐饮和食品加工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产品和文化创新是茶业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关键;而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是医药行业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商业零售业和服务文化休闲行业来讲,紧跟消费需求和经营服务理念的提升分别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京"盛锡福"皮帽制作为个案讨论老字号的技艺传承问题。今天老字号的手工技艺被认为代表着传统,正是因为新的技术形态(机械工业)的出现。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史看,手工技艺与机械技术经历了长期碰撞、互动、融合的过程,但手工技艺有的工序始终是机械技术无法进入的最后防线,这就成为老字号存在的意义。本文从老字号自身历史说起,再谈到当下的技艺传承,最后论及技术宇宙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选取了韩国和中国两个国家古代皇宫周边的几家老字号餐饮店为实例,比较分析了首尔与北京的餐饮老字号的异同;并从文化遗产、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角度,指出老字号、老商街作为文化遗产,既是城市历史的根脉,也是城市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灵魂。老字号、老商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城市重要的资产。因此,保护老字号、老商街这类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和持久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依次分析了城市竞争力、老商街、老字号等,换一个角度来看老字号、老商街在整个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老字号和老商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老字号、老商街及其商业传统,在城市发展和国家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资源配置的角色。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注意保护和开发一些老商街及街上的老字号,并将其作为激活城市商业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伞式社会”理论是张继焦教授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下所提出的新概念,也是企业人类学的一次重大突破.运用“伞式社会”理论研究老字号企业,是企业研究的一次新突破,本文选取百年老字号王老吉为研究样本,探究其历史发展与企业现状,以“伞式社会”分析老字号王老吉的成功之道,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商业老字号的研究,需要建立"拟移民""移民"和"市民"三个概念并加以使用。老字号具有城乡二元社会发展的背景,需要吸纳农村移民,而农村亲友相携进城经商是调节城乡经济不平衡性的杠杆,但它不能直接转化为城市商业组织的机会成本。"拟移民"在原地农村环境中构筑了自己的微观变迁元素,这种元素能引导原地农民实现新的生存变迁,为此他们只能短暂地在城乡之间流动,最后还是回到农村务农。"移民"较长时间在城市环境中生活,经过城市商号孵化器的哺育,构筑城市文化的边界,包括共享、福利、机会和行业教育知识市场化等,携带其外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城乡环境变迁的问题,创造个人新价值。"市民"要在城市形成的有刺激的思想活力,能够创新,能融入城市商业文化,也被城市商业文化所影响,最后建成城市中小商号。对这种城市商业老字号,不能只用文献法去解读它,还要用口述史的方法去体会它,将之视为口述化的社会活动,这样研究者才能通过对商业老字号的研究,分析农民城市化的多元途径和复杂经历,认识商业老字号的特征与历史地位。北京商业老字号成文厚正是这种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10.
建号于1925年的“义顺”商号发展历程表明,老字号企业商道形成的过程也是老字号集体记忆内容的建构过程.老字号企业的集体记忆,既在社会环境中创造集体认同感,连接过去获得老字号商道的传承,又在群体的框架中去创新,重新建构老字号商道的时代性.老字号的商道传承,可以用集体记忆的时间机制实现商道的代际传递,用集体记忆的空间机制实现商道影响力的扩大,用集体记忆的升华机制实现商道从言行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的转化,用集体记忆的强化机制不断重复商道,使得商道在实践中稳定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字号”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本文基于南京市百年“老字号”绿柳居的实地调查,发现南京“老字号”绿柳居主要通过品牌延伸和技术创新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具体在品牌延伸方面:第一“素食”到“清真”的全新餐饮定位,消费者大众、中档、高档三个层次的针对性服务;第二,增加产品种类,拓宽行业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第一,重新设计企业形象,用新颖途径宣传企业产品;第二,组织管理结构科学化,生产工艺现代化.两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南京“老字号”绿柳居成为国内发展较好乃至亚洲最大的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南京绿柳居现代转型的成功,也显示了企业人力、资本、组织、技术等要素在现代企业发展中重要性,并且老字号企业在使用现代转型工具的同时,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已经陷入到了深度的范式危机之中,急需尽快走出村落,直面中国巨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最近几年,为了推进人类学民族学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我们以老字号这个链接传统与现代的经济社会主体为抓手,以企业人类学为学科基础,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逐步地摆脱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桎梏,出现了四种最新发展趋势:一是将老字号个案置于相关行业之中进行分析;二是将老字号研究置于某条老商街甚至整个城市之中进行考量;三是将老字号置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之中来考察;四是依托第四次革命,推进学科建设的现代化.这些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意味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必将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正在迈向复杂的城市社会和现代组织,已经迈上了学科现代化建设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从“经济的社会建构”角度,去分析老字号工商业在组织类型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综合广州老字号协会网站上“老字号故事”专栏介绍的老字号和新闻媒体中报道过的一些广州本地老字号,可以把它们按照依附的组织结构,大致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依赖传统家庭或者家族组织建立起来的老字号;第二种是按照国有或者集体企业形式重组而成的老字号;第三种是改革开放之后以个体私营企业形式运营的老字号.本文将对这三种类型老字号的主要特征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字号企业课题组对外正式公布其调研成果《老字号蓝皮书——中国老字号企业发展报告No.1(2011)》。据课题组主持人张继焦介绍,本次调查共涉及12个省和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州、辽宁、福建、云南、吉林、河北和四川),被调查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自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服装鞋帽、文化用品、日化用品、酒店旅游、美容美发、工艺品、金银珠宝、五  相似文献   

15.
中华老字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文化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华老字号品牌依旧保持着其展现出来的特点和影响力。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视觉文化的含义和对中华老字号品牌进行视觉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究基于视觉文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老字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文化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华老字号品牌依旧保持着其展现出来的特点和影响力。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视觉文化的含义和对中华老字号品牌进行视觉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究基于视觉文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类学家Graeber提出学者通常运用社会学(或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方法来理解价值,其中第二种方法所理解的市场价值常与另外两种产生矛盾.本文以老字号为对象,分别从方法论和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老字号价值体系建构的机制.荣誉称号、传统、科技、地理空间和文化是老字号塑造其价值的重要途径,可以同时塑造不同维度的价值,构成了老字号的价值体系.使用社会学(或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三种方法来理解老字号的价值体系可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8.
老字号品牌不仅是一个地区商贸的见证者,还是人文历史的传承载体。从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入手来探讨研究老字号品牌的价值和管理问题,特别是对餐饮这一与人类活动和社群文化紧密相关的行业老字号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选取五家汕头老字号餐饮品牌店,采用民族志中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形式获取原始资料。然后依据修正后的大卫?艾克(David Aaker)战略品牌流程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得出汕头老字号餐饮品牌店的四大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首尔和北京在城市老街的复兴过程中,都注意挖掘餐饮老字号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在保护与振兴餐饮老字号方面,首尔和北京的有关政策和做法,值得国内其他城市有关部门和餐饮老字号行业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华人企业一般上都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命运,但一些中国和东南亚的华人老字号企业却能打破这宿命.马来西亚的中药店老字号.“余仁生”自1879年创业以来现令已进入第四代经营.其创办人,余广于1876年下南洋谋生时随身携带了一批中草药和世代累积的中药知识,没想到这竟成“余仁生”的创业基础.他当时在霹雳州务边的小镇上开设了一家药材店,想凭着自己的中药知识解救被鸦片荼毒的华人矿工.药店取名“仁生”,意喻为“仁泽众生”,由于店主济世为怀因此“仁生”很快便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其子余东璇为了缅怀父亲,毅然在店名前加上自己的家族姓氏,改为“余仁生”.“余仁生”在余东璇领导下迅速打出名堂,其业务除了扩展至马来西亚各地,亦进驻新加坡和香港市场.八十年代后期马来西亚的中药行业风光不再,成为夕阳工业.其第四代接班人有感中药行业必须转型方能走出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所以“余仁生”于1989年开启了传统中药店转型至现代保健自营连锁店的大计划.其转型计划成功让“余仁生”获得新的生命和持续发展,并在新加坡和香港两地上市.这老字号的成功可说是其经营者善于利用传统中药品做新市场的生意,把产品焦点放在生活化和方便化,如其保健礼蓝可用作送礼,让更多顾客能接受其产品.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人传统中药店之老字号在激烈市场竞争的过程如何转型和变革以迎合现代人的需求,使其企业达到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