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季慷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35-136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花瑶挑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奇特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称绝于世。花瑶挑花精美奇特的背后隐藏着活态型、矛盾型、取向型、时态型等相互渗透的多维构思方式。多维构思方式规定着挑花的行为特征与文化特质,是挑花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和基本框架,使之呈现对称美、韵律美、和谐美和活态美等艺术魅力;支配挑花艺术地再现花瑶人多层面的习俗行为和伦理追求;是花瑶挑花的核心与灵魂,是保护和创意开发花瑶挑花的关键与要害。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4,(8):67-67
8月13日,由溆浦县人民政府与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山背花瑶梯田景区项目启动。省旅游局局长张值恒、怀化市副市长杨开风等出席启动仪式。据了解,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的LU背花瑶梯田景区,将分3期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7月,以米莉、黄勇军为主要作者的花瑶文化研究丛书三种——《花瑶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国家、传统与性别——现代化进程中花瑶民族的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瑶山上的中国——花瑶民族的生存境遇考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成果距离湖南省隆回县2004年立项的"花瑶文化研究"项目结题,已整整过去了九年。作者之一的黄勇军家族曾在花瑶聚居地长期生活,具备良好的地域优势。因此,丛书三种抓住了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     
《民族论坛》2014,(9):66-66
《花瑶》 9月27日上午,隆回首部电影《花瑶》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仪式。它以隆回少数民族花瑶为创作背景,讲述了祖孙两代两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全景展现了隆回花瑶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再现了花瑶同胞在农桑、婚俗、服饰、神祀等独特的民俗风情,揭开了花瑶民俗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在邵阳隆回县西北端的虎形山,居住着我国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全乡13150人中,花瑶同胞5194人。其中尤以崇木凼村最为集中,全村833人,花瑶633人,堪称中国花瑶第一村。  相似文献   

8.
老后 《民族论坛》2001,(6):24-25
每逢春节前后,湘西南隆回县小沙江一带高寒山区,便冰雪皑皑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花瑶山民,就爱选择这般圣洁的日子男婚女嫁,以合百年之好。  因为一直少与外界往来,花瑶依然承袭着他们先祖最古朴、奇特的婚嫁习俗。可这峭寒的季节、艰险的山道,每每又让猎奇的游客却步。“花瑶婚俗”这个谜便永远藏在了神奇的山寨里。笔者痴迷民俗摄影多年,曾连续四个春节浪迹于花瑶山寨,便有机会目睹他们奇异、独特、圣洁而疯狂的婚礼,现将我之所见所闻采撷成稿,以飨山外朋友。  媒公提亲  妹子要嫁人了,哪怕家里再穷,寨子里的人们都会…  相似文献   

9.
“讨僚皈”,意为永志不忘,是雪峰山花瑶人民反抗清王朝民族压迫的历史见证。后来,花瑶人民翻身解放,为纪念祖先,宣扬今日花瑶的幸福生活,他们将“讨僚皈”作为一个节日,定于每年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隆回县小沙江木函坳上举行,活动包括打泥巴、顿屁股、篝火晚会、婚俗表演、挑花比赛、山歌对唱等等。怎一个“乐”字了得——2003雪峰山花瑶“讨僚皈”掠影@刘海滨 @奉锡联  相似文献   

10.
工作动态     
《民族论坛》2009,(6):64-64
<正>5月24日至25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来到邵阳市隆回县,考察了荷香桥老街、魏源故居、花瑶古寨、滩头年画等已被批准或  相似文献   

11.
怀化地处雪峰、武陵两大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延伸至此”,也是汉、侗、苗、瑶、土家等51个民族长期聚居的地方,这里孕育而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织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现实载体,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还展示了当时的民族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存技能等情况。怀化地区非遗织锦艺术包含侗锦织造、花瑶挑花和苗族织锦,其已经减弱了原本的实用性作用,重在研究织锦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非遗织锦艺术的历史生态背景出发,以民族图案为基础提炼艺术符号,尝试建立新的符号组合方式,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并综合运用,以期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怀化地处雪峰、武陵两大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延伸至此",也是汉、侗、苗、瑶、土家等51个民族长期聚居的地方,这里孕育而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织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现实载体,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还展示了当时的民族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存技能等情况。怀化地区非遗织锦艺术包含侗锦织造、花瑶挑花和苗族织锦,其已经减弱了原本的实用性作用,重在研究织锦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非遗织锦艺术的历史生态背景出发,以民族图案为基础提炼艺术符号,尝试建立新的符号组合方式,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并综合运用,以期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民族地区大多风光秀美,文化厚重,风情浓郁。对GDP拉动作用较大,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旅游,往往成为湖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与之相应的,民族地区的旅游演艺,近年来也开始多了起来。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采访时,我有幸参加花瑶同胞为自驾游的客人们组织的篝火晚会。晚会的高潮,是瑶族姑娘们的"顿屁股",这种来源于虎形山瑶族婚俗中极其奇特的喜庆活动形式非常简单:就是男人们围坐在一长条凳上,姑  相似文献   

14.
苗歌,侗族大歌,花瑶呜哇山歌,土家山歌,瑶族民歌……这些异彩纷呈的湖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由各民族同胞一代代薪火相传、口耳相授,对于外来者的我们来说,它们是一道道博大而优美的艺术景观;但对于少数民族自己来说,却是生活和生命的方式……当苗族姑娘吴仙妹、杨金美他们用苗族特有的“平腔”、“高腔”哼起亘古相传的歌谣时,当花瑶老人奉锡料用粗犷高亢且极富穿透力的嗓音吼起呜哇山歌时,当侗族少女用他们纯洁得如雪山圣湖的音色唱起清新和谐的侗族大歌时,当土家歌王田茂忠老人用他那来自时光深处的雄浑意志唱着土家歌谣渐行渐远时……你会发觉,这些民歌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后人阅读民族历史文化的民间读本,当他们或酣畅淋漓,或婉转悠扬的歌声响起,我们能听到歌者和我们自己身上,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律动,一种经历过时光和岁月的无情淘洗,却永远鲜活闪亮着民族的灵性和神性,她每一次的吟唱,都让我们的心灵不由自主的颤抖。  相似文献   

15.
<正>"瑶家山寨哟,扎戏台呀哟……"4月3日,受湖南经视邀请,邵阳隆回花瑶山寨人首度走进经视节目录播大厅,参加《越策越开心》7周年特别节目"桃花开朵朵、越策走透透"的录制,在灯光和舞台的衬托下,花瑶姑娘小伙显得格外入眼。在著名节目主  相似文献   

16.
崇木凼村位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全村共有833人,其中80%是花瑶。这里离隆回县城99公里,平均海拔1400多米,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贫困在这里扎下了根。自2003年起,邵阳市国土资源局担负起崇木凼村建整扶贫工作,两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许多令人可喜的大变化。志气高涨崇木凼村的贫穷,固然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更重要的是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该村已开展扶贫20年,许多村民把扶贫理解为救济,“等、靠、要”思想使这里毫无生气,贫困依旧。为了帮助该村的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扶贫工作从扶志开始。建立一个坚…  相似文献   

17.
罗建军 《中国民族》2012,(10):52-55
2008年5月的一天,我国著名摄影家、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唐大柏站在湖南溆浦县山背村的一个山头,俯瞰着层层叠叠、盘旋而上的梯田,满怀激情地预言道:"花瑶梯田,既是花瑶民族的聚居地,又是天下一绝的梯田风光。可以想象,以山背为龙头的溆浦花瑶梯田,完全有可能成为继张家界之后,湖南省的又一处享誉世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也将是溆浦县走向世界的崭新起点。"  相似文献   

18.
马铁鹰 《民族论坛》2004,(10):18-19
花瑶是瑶族的一支,以其五彩斑斓的服饰而得名,主要散居于隆回县西北部小沙江地区,现约7000人。该地区崇山峻岭,地处偏僻,山涧纵横,溪峒密布;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故花瑶山歌唱道:"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对面喊得应,走路半天多;要想得生活,全靠自己做!"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花瑶姑娘,以其聪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刘海滨 《民族论坛》2003,(11):11-13
著名工艺美术家刘恪山先生说:“虎形山(在隆回县)的瑶族挑花拙中藏巧,立意新颖,以形传神,具有一种憨厚、坚实的乡土之美,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想像、诱以幽远的境界、无穷的韵味,真乃中华一绝也。”雪峰山花瑶服饰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它既表现了花瑶的民族特征,又是雪峰山花瑶民族历史的缩影。怎一个“鲜”字了得——雪峰山花瑶服饰博览@刘海滨  相似文献   

20.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共二百多万人口,其中,广西占百分之六十一之多,自古就有“五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历史上瑶族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人们根据其服饰、习俗等特征将其分为顶板瑶、盘古瑶、过山瑶、红瑶、花瑶、白裤瑶等30多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杂居交往中,多数瑶族还兼通汉语、苗语、壮语、侗语等。他们多在海拔一千至二千多米的边远山区劈山筑寨,开土造田,过着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的与世隔绝般的自给生活,有着极强的生命创造力。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