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革命实践早已判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不久又着手组织、发动、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初,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都发生了的抗税罢租的农民运动。彭湃领导的广东农民运动尤为突出,不仅成立了乡、区农民协会,海丰县还成立了县农民协会。其它一些地区的农民也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这些农民“揭竿而起,挺身而斗,痛快淋漓地把他们潜在的革命性倾泄出来。他们不仅是敢于反抗,并且进一步而有农  相似文献   

2.
1924年4月至11月,彭湃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在任期间,他充分行使秘书职责,为农民运动发展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积极支持农民协会的建立,为农民运动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组织领导广东农民自卫军,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坚强后盾。彭湃在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期间的工作与贡献,推动了广东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发展,在中国革命史和农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农民运动是在党成立不久就开始了的。从1921年秋浙江萧山县成立农民协会开始,到1927年蒋汪叛变革命,我国农民运动从发生、发展、形成高潮到陷入低谷,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篇章。从新闻宣传的角度去研究这段历史,我们注意到:1926年之前,在农民运动已经发展到了相当规模的情况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维系三年之久的农民协会在农村政权稳定与国民经济恢复的情况下悄然隐退。随着改革开放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农民协会再次兴起,成为代表农民的群团组织。农民协会在隐退与兴起的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大政方针密切相关、维护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代表农民根本利益的农民协会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能发挥各主体协同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的全国农民协会成立五十周年。一九二七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大革命蓬勃兴起。毛主席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中,亲自领导全国农民运动,三月五日,发表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纲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月七日,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作为农民革命的大本营;三月底,又建立了农民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全国农民协会。  相似文献   

6.
单小红 《源流》2015,(3):21-23
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始兴革命进步分子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被誉为"始兴革命先驱"的张光第于1922年春参加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8月,张光第、李大光、钟远徽等70多人在县城成立了革命组织"新兴社",出版进步刊物《始兴青年》,开办"宣传所",宣传反帝  相似文献   

7.
1924年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趁广东革命的大好形努,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提到“农民问题,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革命,尤其是在东方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占一个重要的地位。”1925年春,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湖南,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斗争。后又在广州发表了农民问题的文章,参加农民运动领导,并负责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向学员灌输革命思想,传授农民运动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  相似文献   

8.
何岸 《源流》2012,(19):27-30
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0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农会——海丰县赤山农会,领导农民开展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1923年1月,海丰总农会正式成立,会员有10万人之多。海丰农民运动的声威,很快远播到东江地区和全省农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运风暴席卷了广东。此后,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相继成立农会。1923年7月,广东省农会成立,形成了以海陆丰为中心的广东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9.
远在1926年8月北伐进军入武汉前,国民党黄岡县党部、中共黄岡县委会、县农协筹委会就已经秘密成立于陈家楼。9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进入黄岡,县部党与农民协筹委会公开并移黄州办公。9至12月,黄岡县迴龙山等十三个区党部及但店、新洲等十六个区农协成立,到27年2月共拥有农会会员24万。27年3月初,湖北省召开第一次省农民代表大会,作出铲除封建势力、建设农民协会自身的联合阵线等决议,直接推动了全省农运。黄岡农民在各级农协领导下,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革命的暴风骤雨来临了)。  相似文献   

10.
李维屏,中共优秀党员,曾任中共蒲城县委书记、渭南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陕西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等职。大革命时期,他在谓南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使渭南成为当时陕西省农民运动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县城之一。他和有关同志一起领导了“宜化事件”。  相似文献   

11.
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均第一次提出了重视农民运动的正式议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两党在广州建立了中央农民部、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等领导农民运动的机关,召开了广东全省农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一系列农民运动政策,由此促进了广州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广州的农民运动很多方面在全国具有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相似文献   

13.
何岸 《源流》2012,(10):27-30
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0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农会——海丰县赤山农会,领导农民开展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1923年1月,海丰总农会正式成立,会员有10万人之多。海丰农民运动的声威,很快远播到东江地区和全省农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运风暴席卷了广东。此后,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相继成立农会...  相似文献   

14.
北伐战争时期的湖北,是全国革命的中心,农民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试予探讨,请同志们批评指教。一、组织发展的特点——从组织农民协会到建立乡村自治机关北伐战争前期,湖北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开始组织农民协会。一九二四年底,党派陈鹤林等同志在黄梅县多云镇的蒋家咀组织了农民研究会。一九二五年初,农民研究会改为农民进德会,这是湖北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到一九二五年底,汉川、黄冈、黄安、黄梅、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的农会出现于清末,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它都是一个研究农学、讲求农务的新式职业团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一起致力于农民运动,共同组织农民协会.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农民政策上发生了大的转向.在完全推倒过去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在新的农民政策下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农会系统,其农会工作的目标与路向被确立为通过组织农民对农民进行控制,并在政府及党部的指导下发挥一定现代社会组织的作用,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这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民协会当成是一种革命政权组织的发展模式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1921年下半年,在共产党员沈定一等人的领导和发动下,浙江省萧山县的衙前村农民组织起衙前农民协会,发表了宣言和章程,短短的几个月,萧绍地区有82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有十余万贫苦农民投入了这场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农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杨靖宇将军走向革命不是他偶然的选择,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非凡的爱国思想。本文重点描述的是将军在青年时期的革命举动。1927年,河南党支部为配合北伐军的入豫作战,分派杨靖宇和其他同志领导确山农民暴动。杨靖宇等人通过争取和团结地方枪会组织;广泛开展农民运动;组建确山农民协会和农协自卫军,成功发动了确山农民暴动。这次暴动,首次解放了确山县城,并成立了革命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临时治安委员会的成立,为确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也鼓舞了确山农民的革命意志。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党内较早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大革命时期为了适应农民运动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民运动人才,以国民党农民部名义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先后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主办第六届农讲所,并担任所长。毛泽东为第六届农讲所设置了理论学习、军事训练、调查研究、外出实习等课程项目,不仅帮助学生们掌握了先进的革命理论知识,还锻炼了革命实践能力。从农讲所毕业的学生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农村宣传和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有力促进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一些党史或革命史著作都提到一九二六年召开过全国农民代表大会,但是,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以及近几年来新编的党史、革命史讲义中,就再没有提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召开过全国农民代表大会这件事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党从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彭湃同志负责举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广东的和其他一些省份的农民运动骨干,推动了全国农运的发展。五卅运动后,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农民斗争和民族斗争开始结合,使农民运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又再度迅速兴起。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着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农民协会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