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结构上看包括解释层面、信仰层面、策略层面等方面的内容。高校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总体发展态势是安全的,但宗教的互联网渗透也使得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敌对宗教势力、宗教网络舆情、宗教文化产品、网络宗教传播、教职人员对话和线上线下互动等方面的威胁,需要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和抵御宗教网络渗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云南省特有民族之一的傣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在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论和小乘佛教众生平等观念的影响下,这种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改进、规范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与思想文化,使得龙山林和众多古树名木得以保存至今。该意识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其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并对今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专用词语由于泛化使用而衍生新的词义,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专用词语词义泛化更为明显突出.专用词语泛化的内在机制是人们思维的隐喻性.泛化的程度有差异,隐喻性程度也不一样,临时泛化的很明显,完全泛化的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4.
5.
宗教文化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义之一。作为全国宗教和谐的典型代表省份之一,云南宗教文化融合的本土民族化、民俗化与世俗化,诠释着多元宗教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云南民歌对我国钢琴创作影响的目的在于找到东西方音乐之间艺术的共通点,从而使民歌与钢琴创作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本文介绍了云南民歌改编为钢琴曲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改编技法的效果以及民歌丰富钢琴表现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程早霞  刘振营 《中国藏学》2023,(3):128-137+216-217
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是党领导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的一个缩影,解放战争时期是云南涉藏地区党建工作的开创期,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力克时艰,逐步创建起较为完整的组织构架,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云南涉藏地区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调动组织力量,通过发动武装斗争、开展统战工作以及组织政权建设等方式为实现云南涉藏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基本特点:自上而下,秘密开展组织建设;党为中心,实行党政军一体化;兼容并蓄,吸收民族人员入党。解放战争时期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极大增强了党领导当地干部群众的力量,有效促进了云南涉藏地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既明确“知之”又坚定“信之”,为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怒俅殖边:近代云南一次意义深远的边疆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黎 《民族研究》2002,(5):91-95
民国初期 ,云南地方政府在滇西北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设治经营 ,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对怒江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进步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怒俅殖边”这一历史进程 ,认为它使怒江地区的民族关系得到明显的调整与改善 ;使怒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遏制了英国侵略势头 ,对巩固滇西北边防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40年代,边疆研究学者在抗战大背景下进行西部宗教调查和研究。在此情景下,李安宅不仅深入调查宗教,而且以宗教适应论、宗教体用论、族教分离论和宗教运用论等全面阐述其宗教理论,且直接将宗教论述所体现的文化理论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放在其论述的重要位置。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解区域文化协作、中华文化秩序、国家文化整合和国民意识培育中有重要的价值,因而跟中华民族国家建设息息相关。他的宗教论述贯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的中华复合文化观。这种文化观表达的是用国家文化建设来营造超越血缘、宗教和群体的整体秩序,重塑具有个性、适应社会和国家需求的健全国民,陶铸全国的理想。如此,李安宅宗教论述的价值不仅在宗教和边疆研究有重要的贡献,更在边疆文化与国家建设方面有独特的思考。此外,基于宗教论述所拓展的区域文化和国家建设研究中对宗教中国化具体路径、中华文化特性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方面仍然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党员干部群体是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培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密切关注并努力解决,大学生党员和干部群体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是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代性三元分裂着眼,分析现代国家同文同种论并与之商榷,指出多样化符号意识形态之间"美美与共"的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孟唯一 《民族论坛》2013,(2):98-101
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等经济因素往往被视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首要因素,然而,拉萨在2012中国省会城市幸福感排名中位列第一,不得不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拉萨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其次,拉萨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着极其浓厚的宗教氛围。本文将以藏传佛教提升拉萨市民幸福感为例,探讨宗教信仰对公民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挖掘宗教信仰在解决当代人们心理问题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幸福心态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以道德至上的理念为依据,表现为善的幸福心态、慈的幸福心态、公正的幸福心态。宗教信仰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幸福心态的价值取向。西北少数民族就是通过宗教信仰形成的幸福心态,体验和感受日常交往的快乐和满足。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过程只有西北少数民族这样的拥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才能获取。  相似文献   

14.
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等经济因素往往被视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首要因素,然而,拉萨在2012中国省会城市幸福感排名中位列第一,不得不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拉萨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其次,拉萨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着极其浓厚的宗教氛围。本文将以藏传佛教提升拉萨市民幸福感为例,探讨宗教信仰对公民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挖掘宗教信仰在解决当代人们心理问题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冬丽 《民族论坛》2011,(7X):89-92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信仰问题。这主要基于民族地区多有浓郁的宗教信仰氛围与悠久的信仰历史,而现阶段民族地区农村的宗教活动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吸收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调动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艺术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人性需要而创造的,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在人类文化史上,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宗教对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反过来,艺术的想象也激发和升华宗教的想象,宗教艺术的创造更加深和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宗教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开宗明义地宣称:仪式和象征并非纯粹由情绪构成,它们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前两者是不可证伪的,难以推论的,则后者是可以争议、批评和证伪的。格尔兹、特纳、布洛克与拉帕波特等人分析仪式时所犯的严重错误就在于忽视了这一点,从而他们过分强调人类经验中的情绪部分和通过仪式操纵人们情绪的随意程度,低估了人类的智力。因此,在方法论上应该把宗教象征作为一个二维运动来讨论,注意意识形态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情绪和理性互为表里的关系和互相影响。带着这个理论框架,作者以1978年伊朗人民推翻国王的运动为背景。但她不是分析这场革命,而是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宗教象征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作者还原了宗教象征的二元结构。认为宗教象征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叠加的两部分,逻辑上可以剥离。据此观察经济政治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推动意识形态影响去仪式符号,以及仪式对意识形态的维护,最终说明仪式能够对社会变迁和政治变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调查,简述了中越边界金平跨界民族地区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而对现阶段金平跨界民族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和解释,并从跨界民族工作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实现边疆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