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幸存者回忆录》构建了一个混乱而有序的末日世界,这个悖论世界的空间体系由空间的对立、变动及文本的空间化三种形式建构,反映出莱辛对空间差异、转换及矛盾关系的思考。小说中的我同时观察墙两侧空间中的艾米莉,见证其进行自我构建的艰难历程,在此过程中空间的等级化以及地理空间的转换表征了失衡的权力、性别关系,而文本的空间化形式则是莱辛流散身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幸存者回忆录》是一个记述人性灾难的文本。通过现实与潜意识的不同视角,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主题: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与动物共同拥有的”本能水平上的自我,社会机器对它的窒息将会导致人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主义为题材,并体现了20世纪重要的政治运动和学术思想。《幸存者回忆录》通过刻画小说女主人公内心活动与心理体验找寻女性被湮没、被压抑的自我。本文应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进行了解读:主人公自我形象在艾米莉的成长中成型,在男性他者目光中生存,随着艾米莉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逐渐走出他者的镜像,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雷蒙·威廉斯小说“威尔士三部曲” “威尔士三部曲”包括《边村》(1960年)、《第二代》(1964年)和《为马诺德而战》(1979年)。 中的最后一部《为马诺德而战》,以英国政府的一个新城规划项目为背景,以主要人物马修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作为叙述主线,从家庭/血缘共同体、区域/地缘共同体和民族/精神共同体三个层面真实地再现了威尔士人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全面地呈现了威尔士乡村共同体所处的困境,反映了作者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这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威廉斯、进一步理解其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他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抱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的小说《奇幻山谷》聚焦于欧亚裔混血女孩薇奥莱的生存困境与自我成长经历。本文以伦理身份理论为基础,探析文本中人物薇奥莱的伦理身份构建,从而分析社会边缘群体为摆脱伦理身份困境、积极重构自我认同与族裔共同体等所做出的努力。谭恩美以宏观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的冲突和对立,将实现家园和谐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在文学创作中积极建构伦理共同体来消弭种族、性别、阶级间的不平等,展现其对人类发展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关怀与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存在的真正媒介,一切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形式都是语言共同体的形式.黑人的伦理构建应以语言共同体为核心,从黑人自身、黑人与黑人之间的互助及白人对黑人构建共同体的帮助与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黑人要成为独立自主的自由人必须通过身体语言的建立来认识自身的个人价值;在争取解放的过程中,需建立语言共同体,将个人的价值标准与黑人社区的集体价值标准统一起来,即黑人之间需要互爱,相互帮助和支持;白人的语言统治刺激了黑人语言共同体的形成,白人的帮助与支持在黑人伦理构建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巴布尔回忆录》是学术价值较高,值得深入研究的第一手文献史料。作者在编纂此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自己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等进步思想。与此同时,因当时社会现实之影响,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定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作家巴塔萨尔·格拉西安在《漫评人生》中构建了一个他理想中的“精神共同体”。他首先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论证了个体有共同的命运,继而从人类个体要成为完人、群体要共同对抗邪恶、追求永恒提出群体有共同的追求,最后再倡导为维持精神共同体的稳定,同一国家内的所有民众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之间都应当遵循共同的原则。国家内的原则由倡导美德的教会、一心为民的主权者以及起社会表率作用的民众共同制定,而国家间则应当遵循和平共处、公平公正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尽管这套从个体、群体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构建的“精神共同体”思想并不完美,但对今天事实上越来越共同体化的人类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犹太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大多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现了战争期间巴黎被德军占领时期的历史。作者在其处女作《星形广场》中塑造了一个患有"神经官能症"的犹太幸存者,通过其看似癫狂的行为展示了反犹主义大屠杀带给幸存者的记忆创伤,描述了后大屠杀时代幸存者的生存意识:焦虑与困顿。作为大屠杀幸存者二代的法国犹太作家,莫迪亚诺对战后犹太人的创伤记忆是有着深入思考的,并试图在更普遍的意义上为他们寻找生存空间;他的作品既表达了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同情,也传递了对犹太民族狭隘性的批判,从而触发读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保罗·奥斯特在《眩晕先生》中以文学想象的方式构建了相互信任、相互融合、彼此支持、友爱共存的多民族共同体,这对当今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问题和现实矛盾具有启示作用和批判意义。奥斯特通过书写白人、犹太人、印第安人和黑人四个不同种族人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生成少数以及生成族群的过程,以此来表达对少数政治权力的关注和对构建多民族共同体的美好期冀。  相似文献   

14.
15.
顾维钧是民国政府时期著名的外交家,1949-1950年间任国民党残存政权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回忆录》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国民党在美国的外交折冲:国民党残存政权种种争取美国保护的外交努力,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国民党及其残存政权的失望、绝望及对其被保护要求的拒绝和对新生的中国政府展开沟通的探索等,表明自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一年多时间,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新中国建国之初能否迅速武力解放台湾,当然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开国领袖的决策,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这一武力解放台湾之最佳时机之窗的关闭,台湾问题的解决则成为我们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并延迟至现在,则是令全体中国人扼腕叹息的事。我们期待着台湾问题早日解决,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作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精神现象学》到底"现象"了什么?它不仅建构了一个宏大的思辨哲学体系,演绎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辩证法,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文明观即"伦理文明观"。黑格尔哲学具有浓郁的伦理学气质,只是被其思辨哲学的巨大魅惑力所遮蔽,"伦理文明观"是其未被发现和揭示的"第三秘密"。"两个凡是"的信念、"精神——伦理道德——文明史"同一的精神现象学方法、"哲学的历史"的文明史把握方式,是《精神现象学》尤其是"精神"部分的三大形而上学基础。"伦理与‘真实’的文明——教化与异化的文明——道德与‘自身确定’的文明",是伦理道德与文明史同一的三种形态及其辩证运动。家庭与民族两大伦理实体、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两大伦理势力、男人与女人两大伦理原素、伦理行为,是伦理世界的四个结构性元素,它们的相互过渡,构成伦理世界的现象学图景,与它相对应的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善与恶、公共权力与财富两种伦理存在、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两大伦理意识,是教化世界的三大结构及其现象学图景,"教化——启蒙——绝对自由与恐怖",演绎由中世纪、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的文明史进程。"道德世界观"标志道德世界的生成,道德与自然关系的自觉,"只有义务具有本质性"的道德坚守,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之间"被预设的和谐",是道德世界的现象学图景。伦理文明观是"哲学的历史"或"精神的历史"的文明观,是伦理道德与文明史的道成肉身,它以"精神"为理念,以伦理道德为概念或灵魂,以文明史为定在或肉身。在黑格尔看来,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就是文明史进程中辩证演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伦理文明观"的精髓是"以伦理看待文明",它对超越现代性西方文明的霸权文明观或所谓"文明的冲突"具有重要资源意义。但是,《精神现象学》的伦理文明观"现象"的只是欧洲文明史,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邂逅伦理型文化的中国传统,便显示出理论的灰色和解释力的局促,必须在文明对话中重新反思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现代价值,发现"以伦理看待世界"的中国文明观的文明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淞沪血战回忆录》记叙了作者和十九路军一五六旅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日寇在上海的残暴和凶恶,触及了参战各个部队和战事的各个方面,再现了这场战事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中国军民携手抗战的历史画面。其行文通俗,语言简洁,接近于说话,有口语文体特点,读来朴实、真切、感人,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描写抗战、叙记国难的白话纪实文学。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