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一座丰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在一些重要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离经叛道”,却与西方现代派血脉相通。他反映了那么多现实,却又偏执于表现主观精神,渲泄病态心理和神秘的宗教意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现代派史前内容,应该从他所处的矛盾交错的时代、特殊的个人境遇和精神气质中去寻找造因。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的关系,揭示了一种复杂的精神和文化现象;其创作艺术的现代性与开放性,对研究现代派文学的艺术渊源和现当代西方文学的演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了俄罗斯文化中既有的宗教人本主义观念,并遵循这一理念解析人的奥秘,因此其创作的基本原则是肯定人的神性,并通过对“自由”概念的解读说明人的形而上存在状态,并试图提出一个最终解决现世之恶的拯救方案。  相似文献   

3.
索尔·贝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极为推崇,不仅早年创作直接模仿陀氏小说,在形成"贝娄风格"后,也多方面借鉴陀氏的写作经验.贝娄在受害小人物身上灌注神性,对生存怀有道德焦虑,以及努力揭示人物矛盾心理等都与陀氏的影响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壮丽的长篇小说”,而其中的“宗教大法官”一章涵盖了作家最主要的创作思想和宗教意识,是他所有作品的内涵升华。因此,弄清“宗教大法官”的象征意义所在,就成为解读作家本人宗教思想矛盾的捷径。通过分析主人公伊万的精神信仰或许能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封笔之作中留给我们的问题与答案。  相似文献   

5.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一类精神现象颇引人注目,那就是精神自渎。精神自渎本身就是悖谬的结合体,即是在精神的自我亵渎中体验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快感。精神自渎者们孤注一掷的“任性”包含着深刻的“罪”与“罚”,他们正是在低贱与高尚的辩证法中实现了“人身上的人”,在质询中走向皈依。这一过程对现代人的自由追求和信仰确立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存在着具有象征意义和某种精神折射作用的边缘化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在形象构成上往往性格的成分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带有形象性,但大多是思想意识的载体。在叙事情景中,这些儿童往往不具有一般儿童形象的心理纬度,或者即使有心理纬度,也是单一的、恒定的。他们在文本叙事中的存在主要是对叙事起着点缀、装饰的作用,并常常指向小说的某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主要由两组对立的故事元素构成:强者和弱者,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由它们构成的小说结构具有表里不一的特点,即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在形式上却呈现闭合性的状态。这种结构模式的建构是由陀氏的宗教意识和困惑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研究小说叙事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文本。在欧洲小说发展的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艺术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传统写实小说发展向现代发展和嬗变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欧洲传统写实小说叙事的联系与张力,及这种创新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研究小说叙事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文本。在欧洲小说发展的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艺术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传统写实小说发展向现代发展和嬗变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欧洲传统写实小说叙事的联系与张力,及这种创新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他生活在俄国 19世纪中后期 ,那是个激情动荡的年代。时代的特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有某种默契。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更善于表现生活在这种时代里的人们的精神分裂和迷惘 ,揭示他们悖谬性的生存状态。这种默契还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众多的恶人形象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主要的人物形象群,而以往的评论多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形象,这多少造成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误读。文章试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恶人形象分为"罪人"和"恶人"两种,并揭示它们所蕴涵的宗教寓意,从而为正确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而为中国所接受的。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示出三副不同的面孔:民国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为人生”的进步作家,受到左翼文艺界的欢迎。50年代之后,陀氏被革命洪流淹没,成为艺术上有可取之处,但思想反动的“两面人”。90年代以来,陀氏作为一座灿烂的文学丰碑,不断刺激中国读者的审美想象,并成为中国学者心目中的“先知”。  相似文献   

13.
对毛泽东为什么抛弃自由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成毛泽东思想上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巨大的战争漩涡中,暴力活动遍布全国,讨论政治成为一种奢侈行为并受到特别镇压;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处于高潮阶段,民族救亡的呐喊超过了"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的呼声;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集中的经济计划和共产党组织等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受到中国帝王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当时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之问"表达了钱老对我国教育的厚望、重托与忧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发问,发人深省,催人思索。这需要从我国大学教育的精神、理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去反思。只有按照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自主办学、自由创造,营造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重塑大学的人文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才可能出现杰出人才涌流的兴盛局面。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在商业广告创意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首先,要以市场调查为基础,确保人文关怀更到位;其次,要以不同的角度为视点,确保人文关怀更精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文学最根本的变化,便是人的观念的不断发展。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形式,丰富了百年中国的人的文学。“五四”时期,他高扬个人主义的旗帜,追求人的自由和自尊,这是与外来文化的刺激分不开的。抗战时期其人学意识则分化为两股潮流,即人性人道意识和民族意识。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退化,其主要原因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否定。  相似文献   

17.
蘩漪不是一位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格自由的新女性 ,她只是一个陷入情欲之网不能自拔的女性形象。在《雷雨》中 ,曹禺借蘩漪的形象 ,探讨了人的悲剧与人的原始欲望的关系 ,显示出他对于宇宙间神秘力量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宗教信仰自由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法律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行使方式和基本要求与国际人权公约基本一致。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以法律的形式从不同层次和角度为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为了加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宗教立法,建立完备的宗教法律体系,使我国宗教立法适应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宗教信仰自由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个人思想信仰绝对自由,二是表现在实践层面上的宗教活动相对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正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