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辩证逻辑是在哲学的怀抱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抱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的奠基人。 马克思早期曾是黑格尔左派,所以,对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是非常熟悉的。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是辩证法思想。他在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谈到黑格尔时说:“黑格尔没有需要提出任务。他只有辩证法。蒲鲁东先生从黑格尔的辩证法那里只学得了术语。而蒲鲁东先生自己的辩证运动只不过是机械地划分出好、坏两面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6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延续了黑格尔的方法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哲学科学百科全书>、<宗教哲学>等著作为马克思提供了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视野与方法,或者说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首要关注的是哲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但他同样重视人类进化的物质条件.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他肯定物质因素有助于决定哲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延续了黑格尔的方法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哲学科学百科全书>、<宗教哲学>等著作为马克思提供了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视野与方法,或者说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首要关注的是哲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但他同样重视人类进化的物质条件.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他肯定物质因素有助于决定哲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市民社会”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中的重要范 畴。马克思是怎样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唯物史观的?本文拟就 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解释不同,笔者认为,在1843年前后,马克思经由了一个"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转变过程.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说得益于他借助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完成了这一转变.黑格尔与斯密之间具有继承关系,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以国民经济学为背景的经济学范畴,<法哲学>就相当于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马克思之所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比黑格尔还黑格尔地坚持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分,是因为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经济规定.马克思放弃黑格尔的国家哲学转而去研究国民经济学的真正契机是市民社会概念,坚持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的立场对于马克思完成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转变以及走向创立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局限在于,当时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认识在总体上还笼罩于黑格尔的国家观之下,还没能摆脱黑格尔左派的国家批判和宗教批判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6.
<正> 1.“本体论”曾被我们认为是马克思以前所谓旧哲学的一个范畴。黑格尔哲学就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本体论体系。马克思自称为黑格尔的学生,可是,他没有简单地摹仿黑格尔再建造出一套唯物辩证法的本体论体系,当然更没有象黑格尔那样写出全面阐述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逻辑学专著。后来,列宁也是如此,他留下了伟大的《哲学笔记》,却同样没有来得及写出一部哲学全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青年时代起就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历史问题。当他用黑格尔哲学来解释社会中一些现实问题时,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矛盾及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软弱无力,因而产生了“苦恼的疑问”,并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在这个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对马克思摆脱黑格尔哲学的羁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的水平上。马克思当时致力于探求能够科学地解释社会,并且能够反过来改造社会的哲学。唯心主义哲学不可能是这样的哲学,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也称不上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的关系,通常认为费尔巴哈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的桥梁,甚至说没有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应该说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批判基督教,以感性唯物论改造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是有启发。青年黑格尔学派许多成员都试图改造黑格尔哲学,惟有马克思将黑格尔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倒立的关系纠正过来。马克思以普罗米修斯的自白为哲学宣言,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世界提升为自然本质力量的实现——劳动创造世界;并以实践连接思维和存在,实现了超越黑格尔的哲学革命。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论以及青年黑格尔学派各种歪曲黑格尔哲学的思想展开批判,在论战中开辟实践哲学道路。问题在于达到形而上学巅峰的黑格尔哲学是否包含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所需的思想元素?马克思是否与黑格尔决裂转向费尔巴哈?没有费尔巴哈是否就没有马克思哲学?通过比较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文本,实践唯物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基础及路径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
王心刚 《北方论丛》2017,(6):102-105
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的口号,因此,西方学术界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马克思的理论是没有哲学的.对此,沃尔夫冈·豪格认为,马克思是有哲学的.首先,马克思哲学不是“机构哲学”或学院派哲学;其次,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即西方形而上学;最后,马克思哲学是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和他自己早期哲学的哲学,即“扬弃了哲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10.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逻辑的批判虽然是正确的,但由于此时的马克思还无法从经济学—哲学的关联出发来理解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还无法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意蕴及其理论意图.只有到了后期的资本逻辑批判中,马克思才真正地超越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生产力的不发达状态相适应的阶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也将崩溃和终结,国家、法律、以货币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宗教、哲学无一例外地将到达其大限之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哲学终结、消灭哲学的命题。那么,马克思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的呢?这个论证结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在马克思的学说(尤其是意识形态理论)中探寻该命题的论证结构,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马克思所谓的哲学终结,指的是思辨形而上学(尤其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典型的德国古典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方法是反映现代实践格局的思维方法 ,本文认为 :黑格尔是第一个用现象学方法建构其哲学体系的人。在现象学视域内 ,我们发现 ,黑格尔哲学不仅仅是传统所理解的思辩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以其特有的现象学方法 ,确立了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基础地位 ,并对现实世界和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作了抽象然而真实的表达。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并继承了这一“合理内核”,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本文力图通过对黑格尔建构实践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现象学方法的讨论 ,凸显黑格尔的现代性 ,以求对正确理解黑格尔哲学文本及其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并对从现象学视域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在黑格尔被当作“死狗”打倒和唾弃时,不止一次地声明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恩格斯说过:“没有德国哲学,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他还满怀深情地说,虽然我们早已不是黑格尔派了,但是对于这位老人,我们依然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健康发展的一种精神和思维的营养源。只有正确地对待黑格尔,正确地从中吸取理性思辨的有益养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排斥或错误地吸取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就会遭到挫折。黑格尔哲学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后一章里,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1831年黑格尔逝世后,他的哲学在德国仍然有着巨大影响并占统治地位,这种情况继续了十多年。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出版,进一步加深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推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恩格斯称赞《耶稣传》是第一部超出了正统黑格尔学说的著作。但是,青年黑格尔派无力批判克服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虽然高人一筹,甚至还受到青年马克思的过份称赞,说他从根本上推翻了黑格尔辩证法,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  相似文献   

15.
饶琳 《学术研究》2023,(11):17-23
马克思与黑格尔都认为伊壁鸠鲁及其同时代哲学代表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的自我意识和自由精神。但是在对伊壁鸠鲁哲学的具体观点上,二者却走向了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立场。黑格尔认为伊壁鸠鲁哲学只停留在感觉认识的层面,是肤浅和琐屑的,他的自我意识观点表现出哲学对现实的逃避;而马克思却认为伊壁鸠鲁哲学达到了概念的高度,其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代表了对总体哲学必然规定性的斗争,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抗。这种差别源自二者在哲学史的阐述中采用了不同的哲学底本,黑格尔的观点源自他的精神现象学,而马克思采用的是黑格尔逻辑学的论证方式。正是哲学上不同的角度形成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观点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黑格尔已经"完成"了哲学,因此任何实质上的新思想都必须超出哲学的基地。然而,鲍威尔在进行批判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时代处境,他对哲学的非批判态度也使马克思一度陷入了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同现实的批判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哲学。在他的影响下,马克思最终认识到了哲学的虚幻性,并将超出哲学这一使命落实在了现实的变革之中。可见,改造现实世界的批判活动是马克思一贯的事业,他的哲学观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前后对立的断裂。  相似文献   

17.
实体学说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马恩全集》第2卷第75页)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真谛。黑格尔的实体学说,充分体现了他的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辩证法 ,在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上 ,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 ,这是学界所公认的。问题在于 ,承认马克思辩证法的这个直接理论来源 ,要求我们从怎样的辩证法理论出发去反思和发展辩证法 ?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真实意义。一、“思想体系的时代”的哲学理论  在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解中 ,最大的问题是离开黑格尔哲学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把它说成某种神秘莫测或难以理喻的东西。黑格尔自己曾经说过 ,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这个关于哲学的基本论断 ,既符合黑格尔哲学本身 ,也应当是研究黑格尔哲…  相似文献   

19.
从辩证法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 ,马克思在吸纳黑格尔辩证法精髓的同时实现了对其的改造。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最大的否定之处在于辩证法的前提预设与理论基础上 ,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内在的否定性的不彻底性 ,揭示了辩证法内在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把握住了辩证法活生生的力量之源即实践 ,彻底扭转了以往哲学研究抽象的思想世界的做法 ,使哲学注目于活生生的人的感性世界 ,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发现并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实现了哲学变革.但德国古典哲学留给我们的遗产并不只是黑格尔一个人的思想.正如海涅所说,自康德把哲学引入德国之后,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而马克思之所以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者和批判者,不仅仅在于他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还在于他真正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破解了康德自在之物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