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坤角如何走红——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民初京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清京剧长期由清一色男伶演出,坤角则被禁止或限制登台.但至清末,京剧坤角迅速增多,并在民初盛极一时.此现象显然并非政局变化所能完全解释的,而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它既受京剧商业化潮流推动,又受观众性别审美倾向和艺术欣赏水平的支配,而社会与梨园的礼俗变迁亦为其重要语境.京剧坤角走红是近代京剧生、旦地位转换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1993年8月23日至25日,“帮会与近代上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围绕近代上海这个多功能的国际大都市,对帮会与上海近代社会、上海帮会与民国政治、旧上海帮会的历史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讨。与会者对帮会在近代上海崛起的原因、作用和性质作了全面的探讨。一种意见认为,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缩影。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是帮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上海因其优越的经济、地理等条件,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着力经营之所在,故特别适宜帮会的形成。另外,与会者就帮会形成、发展与近代上海的贩运鸦片、私盐,烟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31-135
19世纪后期,京剧进入上海以后,受到上海工商业社会的影响,面对观众趣味求变的现实,逐渐改变传统表演的固有模式,在题材思想、表演技巧和舞台道具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思想的现代性和题材的现实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时装戏。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是上海都市新文化的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变迁主导着教育的变迁是一大主流,教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商人则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社会地位很低.三者关系在近代发生剧变.近代中国内外交困,教育变革成为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变迁引发社会变迁,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由此,近代商人推动了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改革的先声,教育变迁推动了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京剧流派理论研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大的语境下,戏曲的传统治学与近现代学术研究,包括近代市民文化参与的多元化的学术风貌,成为20世纪初京剧流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三者并存而行并且一起构成流派理论研究向多视角、多层面的展开和延伸,从而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个性和价值,构建了20世纪京剧流派研究多元话语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论上海租界与租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的租界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先导性的文化范式,是依托租界生发出来的一种以混合中西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移民文化,具有鲜明的殖民性、混合性、近代性、自治性,成为上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是近代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代上海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外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塞法迪房地产商人,他们对近代上海房地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近代上海房地产近一个世纪的活动,使他们参与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近代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慈善组织,它是构成民国上海城市慈善网络的重要一环.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在其形式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局限,并制定了较为细致的操作程序与财务监督机制,形成了自身的基本运作模式.就其特点而言,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不仅体现了佛教信仰的内在需求,也呈现出近代中国佛教由内向外的社会联接冲动.就其意义而言,它不仅在社会学层面上表征了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特征,也对当代的都市居士佛教慈善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代中国先后存在的二十多个外国租界中 ,上海租界设立最早 ,面积最大 ,历时最久。租界的存在 ,为西方文化比较系统地、迅速地、少受约束地输入上海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代上海因中国文化传统的边缘性特点和近代性因素 ,弱化了对西方文化的排拒力。同时上海社会移民人口特点 ,传统士绅角色缺位 ,使得近代上海文化呈无霸权状态 ,有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代上海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是中西不同文化共存、交流、融合的状态 ,是上海被称为文化熔炉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王韬与十九世纪中叶的上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大量涌入上海滩,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的前沿阵地。上海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孕育培养了大批近代先进思想家和科技精英,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的杰出代表王韬就...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终其一生对革命宣传极为重视.大众传媒引入中国后,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的舆论中心.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后长期生活于上海,对上海这个媒体平台,自然多加利用.本文以上海为切入点,探析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与上海传媒的关系,希冀全景展现孙中山的舆论思想和宣传实践.  相似文献   

12.
风云际会的近代上海戏剧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凡 《社会科学》2000,(2):62-64
辛亥前后的上海这座历史大舞台,给上海戏剧文化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从而为上海文化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自徽班进京到京剧在北京形成,其在清代后期向全国的大发展和在艺术上的大变革,首先是在上海兴起的。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与社会变革同步的戏剧改良运动(京剧改良运动)首先在上海发轫。从清庚子年(1900年)开始到1905年前后,以汪笑侬、潘月樵、夏氏兄弟为代表的一批京剧艺人,投身京剧改良运动,上演了大量进步剧目,并对京剧在艺术上进行了改革。京剧改革家汪笑侬清末曾任河南太康知县,投身京剧演老生,学京剧“三鼎甲”之一的汪…  相似文献   

13.
褚晓琦 《社会科学》2007,(10):147-153
由俄侨连比奇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柴拉报》,是远东地区唯一较长时间出早晚两版的俄文报纸,报社从业人员是上海俄侨,读者大多也属于这一群体,它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直接与俄国侨民在中国的历史相关联,在上海俄侨中的影响深远。这份报纸对于了解近代上海外侨社会、了解近代上海文化,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外通商是清末上海崛起的基点与动力,是上海发展的方向与轴线。它使商人成为上海的主角,近代商业意识与文化成为这个特定社会的精神主宰:赢利至上与金钱万能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得到社会的鼓励,生活方式与消费心理日益远离传统农业社会的崇俭观念模式,为商人与市民所偏爱的通俗文化逐步兴起而成为一种新潮。对外通商还造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向上海移民的动向,使上海成为一个移民的社会,这种五方杂居、客籍多于土著的移民社会特征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上海既是本国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文化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安并存,人们的心态不断游移变异,思维空间日益扩大,商业竞争氖围日趋强化,会馆文化与帮会文化逐渐发达,移民对本体文化开始了重新认同。对外通商带来的社会心态变异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近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湖北地处中国内陆中心,从近代到现代一直是中国社会大演变的一个重要舞台,武汉几乎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向中国腹地扩张渗透的中心城市。无论是东南沿海列强入侵的炮声,还是上海大都市洋场社会的西方文化风气,对地理位置与文化传统相对开放的长江中下游湖北地区的影响都是十分突出的。在本世纪初曾有人预言:湖北将是新世纪“竞争最剧最烈之场,将为文明最盛最著之地。”①湖北在20世纪初叶就成为仅次于上海的重要工商业基地,在现代一直是内陆经济的中心。继近代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后,20年代又成为大革命的心脏地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在开埠以后 ,经过约半个世纪 ,逐渐成为中国新型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新文化的中心。这与上海作为近代国际大都市的兴起 ,当然有着直接关系。但是 ,并非所有国际大都市都能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这是因为新文化的发轫以及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 ,除去必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外 ,还有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作用。上海近代中国新文化中心地位的建立 ,同上海成为中外各种边缘文化的积聚之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外各种边缘文化互相作用 ,将上海推向创立一种新型的文化 ;而边缘文化积聚的中断 ,则立即使上海失去新文化中心的地位。透过上海这段历史 ,可以对文化体中核心文化、主干文化、边缘文化的不同特点 ,以及异质文化交集时产生的不同效应 ,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是近代小说书写的不尽源泉.陆士谔的上海书写与想象因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广度,揭露都市阴暗的犀利以及憧憬理想城邦的热烈而具有一定代表性.陆氏小说对城市化进程中东西方异质文明的冲突、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磨擦及城市恶之花的蔓延作了尽力摹写甚至夸张处理,充分折射出近代文人对上海都市文化的"非本土化"、非理想化所共有的屈辱与焦虑,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和乡村文明如影随形的依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 12 月 19—21 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等单位主办。中国以及美、日、韩等国的学者 80 余人与会,围绕转型期的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秘密会党、秘密教门等问题进行讨论。一、关于社会转型与秘密结社华强、华伟(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认为,近代社会以来,参加秘密结社人数众多、名目繁杂,是因为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生一系列巨变转型之故。秘密结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对社会的负…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是民俗形成和变异的动力.在世界都市化的浪潮中,近代上海孕育出与传统民俗迥异的都市民俗,呈现出中西交汇、南北兼容、新旧杂陈的多元面相,这些面相的出现是现代性冲击和传统性回应二者相互纠缠的结果,这必将对今后上海民俗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上海是中国之经济中心,近代中国之职业会计师最先即由此兴起。这一新兴行业的产生有极其深厚的市场及制度背景。在从业者稍有扩大之后,上海的会计师联合成立了会计师公会。上海会计师公会对于会计师社会地位之提高、职场之拓展、兼职问题之解决、行业监管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上海会计师公会为首的各地会计师公会既是会计师群体发展的组织象征,也是近代会计及会计师制度建立的重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