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耗散结构型的开放经济系统,首先要打破封闭经济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元层次”结构的系统。它有大有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相应的劳动者个人、企业、部门、地区以及单项的经济活动就成了层次和规模不同的子系统,而国民经济系统又是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所谓经济系统就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综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我们用熵代表经济系统无序(混乱性、无规则性)的程度,信息量代表经济系统有序(秩序性、有规则性)的程度,信息量的增殖自然就是负熵。要消除系统中混乱无序的状况,使之走向有序化,必须变封闭经济系统为耗散结构型的开放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大障碍。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作者认为,找到一条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启动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的途径,是我国在基本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后能否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考察了乡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出乡镇工业发展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开始形成一个合理的技术梯度结构。这一技术梯度结构为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化提供了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启动了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3.
一、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二元结构无限劳动供给模式“二元结构”概念起源于殖民时期,如19世纪牙买加的历史书中有“两个牙买加”的说法,指一个牙买加却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是欧洲白人的牙买加,一是非洲黑人的牙买加。后来,荷兰学者波克(J·Boeke)根据荷属东印度的情况,提出社会二元结构的概念,认为那里存在着两种经济组织——西方经济组织和当地经济组织——的不同文化。发展经济学兴起以后,二元结构概念很快被结合在经济发展理论之中,建立起几种二元结构模式。它们虽细节不同…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与二元经济的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单追述了二元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线索之后,本文重点评述了早期发展经济学中有重要影响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A。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指出了其理论意义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论证了经济发展中“二元或多元结构”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结构由原始的一元农业社会向初级二元或多元经济转变、继而向高级的二元或多元经济转变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极限点上,经济结构才会超于高级的一元化。以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进化这一理论概括为基础,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目前情况下,应通过加速农业──乡镇企业──城市现代工业这种三元结构的高级化转变,来推动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西哲学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和西方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具有各自的模式。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即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两个要素、两个单元;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是“二元并存”,即世界有两个并列的、相反的本原。这两个模式的相同点是都有“二元”存在,它表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世界本体论实质是二元的,而非一元的;两个模式的不同点是,中国强调“二元”的统一,西方注重“二元”的对立。强调统一,表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整体”或“有机”(曲线)的思维方式;注重对立,则反映了西方哲学家“具体”或“机械”(直线)的思维方式。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各异的民族特性,对科学文化的奠定,风俗名教的形成和社会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变改,发展商品经济,资金是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因为没有资金,从事商品生产的经济组织就不能诞生;没有资金,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就结合不起来,生产力就不能形成。有了一定数额的资金,就才能把其它各种要素,“粘合”起来,形成实际的生产力。因此,在振兴甘肃农村经济中,如何筹集、安排、解决好资金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城乡工业化的结果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各国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不发达向发达过渡大体上都要经过工业化过程。1952年工业化起步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多美元,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85公斤,农业就业份额高达84%,比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时要高出20个百分点,工业劳动者仅占6%。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化的推进就不能不依托中央高度集权的力量,凭籍政府强硬的行政手段来操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社会》2008,28(2):77-77
关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需要从微观和象征的角度予以理解。从“象征社会”的分析视角看,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媒介信息与象征标记往往成为社会身份的分类工具与生产机制。随着城乡社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群体所承载的诸多象征标记使城乡界线由“城乡之间”移入“城市之中”,进而凸显出“城市中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常常是文化性的、隐秘的,可用“象征二元结构”概括之。“象征二元结构”意为表达不同群体社会身份的象征系统及其运作呈现出二元对立或两极趋势,它彰显了不同群体在身份、地位、声望等方面的二分化与不平等。“象征二元结构”所包含的“问题化农村”与“梦想化城市”的逻辑成为国家建构现代性形象的手段与策略,以弥合“客观现代性”与“表达现代性”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甘肃经济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徐炳文改革开放18年来,甘肃与全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扩大了。“六五”期间甘肃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低2.03个百分点;“七五”期间又高于全国1.69个百分点,整个80年代年均速度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可是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结构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成分,从而改变了由权力占有及“再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出现了原体制外的“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流动空间”。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社会资源配置关系主要有三种,即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社会关系网络。对现阶段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几个主要社会群体现有的地位状态,研究者虽各有评说,但却形成了如下三点共识:一是这些群体都存在地位不一致现象,其中的任何一个群体的地位利益均不能被充分满足。二是改革前的城乡二元等级界限开始模糊,阶层分化不再局限于城镇等级的内部。三是各阶层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1.
印度教社会是由许多种姓集团构成的。每个种姓集团都自成一个封闭的世界,并都声称在种姓序列中有更高的地位。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种姓社会中各集团间的对立更显著。我们可以从种姓隔离、地位之争和种姓冲突三个层次来认识这种对立。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的必经阶段.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快速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充分认识到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增长导向导致二元结构出现了削弱--强化的多次反复.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必须破除二元经济结构,为此要建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阻滞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突出二元经济结构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正视的课题。文章阐释了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论证了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不利影响 ,旨在说明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刘洋  李海红 《学术交流》2015,(2):106-110
中央实施对藏援助政策以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自我发展能力仍然相对不足,这直接关系到西藏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关系到西藏能否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西藏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作用依然存在、产业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本土人才队伍构建尚需加强、双重二元化结构影响发展的均衡性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相关部门应着手探索有西藏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在干部援藏基础上加强西藏本土化人才队伍的构建与维持,并且通过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来解决西藏的双重二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庄金玉 《社科纵横》2005,20(5):230-230
本文以《甘肃经济日报》为个案,从“办报理念”、“报纸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类报纸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6.
家庭结构视角下的“半工半耕”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家庭结构视角看“半工半耕”可以发现,农户选择“半工半耕”的生计方式,既是受到经济形势、城乡二元体制、社会流动等国家宏观结构和制度的影响,更是基于既定家庭结构下的理性选择;且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半工半耕”的生计结构因实现了家庭结构再生产而得以长期存在,是嵌入当下农村家庭结构的一种家庭生计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可以类型化为一元模式 ,即传统政治价值与现代政治价值之间是连续的 ,是由传统政治价值“自然”演变而来的 ,并非是外来的。与此相反 ,后发展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呈现为二元形态 ,即本国的传统政治价值与从西方传播而来的民主政治价值形成二元格局。合法性本身具有规范和经验的二元性 ,合法性的二元性有可能导致政治理念与实际政治过程的脱节甚至背离。这种状况将规定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内容及其发展逻辑。后发展国家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中启动和推进政治发展进程的。后发展国家的国际环境可以类型化为“先进—落后”二元结构环境 ,而国内环境则可以类型化为“强国家—弱社会”二元结构环境。合法性的二元化与发展环境遥相呼应 ,进一步规定政治发展的内容和逻辑。本文在合法性、发展环境、政治发展的框架内 ,讨论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帆 《学习与探索》2007,(6):123-130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指数和二元对比系数等指标进行测度,可以将1952年以来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划分为1952—1970年、1970—1984年、1984—1993年、1993—1997年、1997—2001年、2001—2004年共六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化存在多次反复波动和迂回,其特点主要有纵向上的演进性,横向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三个方面。特别是,这种转化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跨越拐点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相对迟缓性,以致在资源配置、农业发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应制定更有效的公共政策,以降低交易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从而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获取经济继续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郝雨  王艳玲 《社会》2002,(9):44-46
结构与秩序 ,这两个概念与网络道德有什么理论或逻辑关联呢 ?我们先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分别考察它们的原本含义 ,并由此展开理论上的解析。按照《汉语大辞典》的解释 ,所谓“结构”大致包括这样四种含义 :一是“连结构架 ,以成屋舍” ;二是“建筑物构造的式样” ;三是“指诗文书画等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四是“勾结”。实际上 ,在文化学意义上 ,“结构”的涵义远非这么狭窄和简单。如庞朴(1998)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即“物的层次”(脱离人的意识的物的东西 )、“心物结合层次”(包含在物当中的人的观念和意识 )和“心的层次”(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