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对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立法工作亦起步较晚,这一方面使我国能够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立法,另一方面也使我国惯性地囿于现存立法经验,顺大流而行,且20世纪90年代初中美之间频繁地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有关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立法不得不受此影响,最终我国选择著作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为此学术界展开了长期热烈的讨论,其焦点问题还是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究竟是应当启动著作权法还是专利法。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问题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2.
试析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存在的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途径各有利弊。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途径应当和计算机软件的法律本质相适应。为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一些国家都曾对计算机软件保护进行过单独立法的尝试。应该说单独立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符合软件本身的特点,是未来立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软件转让合同的标的是计算机软件。科学地分析计算机软件的内涵与外延,是计算机软件转让研究的基础,对于软件转让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技术、软件的法律保护、软件的技术转让三个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计算机软件的内涵与外延,按照技术转让的要求,依据我国国家标准,提出了关于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导出了软件转让标的构成的四种方式,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利弊得失,最后指出了软件转让与Know-How转让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主要由版权法予以保护 ,但由于软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软件法律保护形式的多样性。比较分析了计算机程序版权保护与专利保护的不同特点 ,指出专利法能够对计算机软件给予全面、有效的保护 ,我国专利法应对计算机软件申请专利方面扩大保护范围以适应知识产权法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计算机软件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本文讨论了计算机软件教学的特点、目的、意义以及和硬件教学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提出了软件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软件开发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试析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软件在各国一般都采用著作权法予以保护 ,但由于著作权法不保护软件的内涵 ,因此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发布了有关软件专利保护的审查基准 ,规定了计算机软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保护。尽管计算机软件专利权保护也存在着不少缺陷 ,但对计算机软件实施专利权保护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也被提上日程.我国先后修订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配套法规,体现了我国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但我国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少局限,因此,必须寻求对软件法律保护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特点,比较了著作权法与专利法对于计算机软件保护在获取权利方式、保护范围、保护力度、保护期限及侵权后果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从国内外专利法保护的现状入手,对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以及保护范围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认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中国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计算机软件管理的现状,文章探讨了企业计算机软件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及集中管理所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计算机软件专利的内涵,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的客体、属性、与不授予专利对象的辨析。从《专利审查指南》入手,对中国相关制度进行检视,得出结论为从名称上看,《专利审查指南》仍然避免了使用"计算机软件专利"这样的称谓;未能明确地定义专利法意义下的计算机软件;对于计算机软件专利的态度,该指南的规定是矛盾的;指南对于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计算机软件的三条标准未能将"算法"排除在外。对中国计算机软件专利制度进行思考,提出应从法律的层面肯定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客体地位,设立并完善计算机软件专利制度有益于我国软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应合理地平衡各方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计算机软件及其法律特征、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 ,指出在法律意义上应将计算机软件界定为计算机程序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特殊性应予其综合法律保护 ,最后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由于立法宗旨的不同以及对消费者保护的政策等具体国情的差异,各个国家对产品责任法中产品范围的规定各不相同,其中对包括软件在内的信息产品是否可以适用产品责任法分歧较大,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尚无明确规定。缺陷软件致害后以违约或一般侵权提起诉讼难以充分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软件完全具备产品属性,将其纳入产品责任法进行规范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当前应扩大产品责任法适用范围,使套装软件生产者承担严格产品责任。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犯罪概念的界定 ,指出作为数字化犯罪的计算机犯罪并非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而是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 ,可将其界定为“利用计算机技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或正常运行、构成犯罪的行为”。分析了我国反计算机犯罪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并就我国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计算机软件的法律特征,阐释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刑法保护与行政法保护,并提出计算机软件权利保护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发展与法律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发展着新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法律上层建筑对计算机发展带来的积极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对其消极方面发挥抵制和防范作用。规范计算机发展应有三项原则:保护知识产权与保护竞争的统一、计算机技术管理与法律规范的统一、计算机立法的滞后性与超前性的统一。计算机发展在诸如辅助立法、辅助侦察、辅助判决等法律技术领域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财务软件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及及时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的缺陷,运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提出在现有的财务软件平台上,建立财务专用信息网站和网络监控及查询系统,有效实现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表现出司法实践过度规制爬取公开数据行为的现象。司法实践以技术判断为主导,扩张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在立法规定以数据控制者的技术授权为依据认定爬取行为形式违法性的情况下,以数据的技术属性取代法律属性判断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从而扩大本罪的适用范围。从法秩序统一原理和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观来看,技术判断主导下的罪名扩张适用,不应成为刑法规制数据爬取行为的立场。相反,规制数据爬取行为应当坚守刑法谦抑性精神,将刑法规制手段的行使,限定在保护刑法已类型化规定的重要数据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范围内。其中,对于爬取刑法已类型化保护的公开作品数据行为,基于个案全部事实应受刑罚处罚的,应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对于爬取刑法未类型化规定的其他公开数据行为,不能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但在爬取公开数据行为扰乱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且应受刑罚处罚时,可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18.
我国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责任问题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责任问题是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著作权领域带来的一个挑战。对这一问题,不同利益集团为了各自利益针锋相对,学界也是见仁见智。文章结合我国200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利益平衡为视角,就版权人的利益,软件合理使用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考察,进而对条件相关新的修改内容作出现状评析。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为现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传输的平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网络犯罪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环境。然而我国刑法学界对计算机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新刑法中也规定了计算机犯罪的条款,但是由于刑法规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完善网络犯罪立法成为当下刑事立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党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在加强传统法律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引入法律服务领域,创造性的实现我国法律服务的现代化.为此,需要大力推进法律应用软件和法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实现"法律服务进万家"和提高法院办案的公正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