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对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思考的结晶 ,是对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探索。主人公萧涧秋的人道主义和牺牲主义是作者的写照和象征 ,在这个人物身上 ,寄托了作者过多的个人情感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 ;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 ,亦非萧涧秋的爱情对象  相似文献   

3.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信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地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另一位闻名世界的英国杰出的文学家。长篇小说《双城记》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故事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严厉批判了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更展现了博爱宽宏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介绍狄更斯生平以及《双城记》,以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浅析该小说中体现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南方流派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实验性的作家,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做过多种尝试,他的早期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这部作品的创作思想显示福克纳在上世纪30年代从人道主义向自然主义迈进。  相似文献   

6.
《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惩恶扬善,大快人心,基督山伯爵唐代斯的复仇过程同时揭开了人性和社会的阴暗面,他的个人复仇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的复仇,这使其复仇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价值。基督山伯爵最终在复仇中选择的宽恕,这也是对自身人性的救恕,贯穿全篇的人道主义思想让读者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情。  相似文献   

7.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的角度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邪恶。以这一小说为蓝本,从人道主义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辩证地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引发了读者永久的共鸣与震撼:其一,文本故事本身内在的张力给读者内心层面营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二,主人公萧涧秋那份理想失落却又再度顽强追寻的脚步声激发了读者的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非洲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以文人的身份和视角观察、审视和思考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实情境和历史命运。其代表作《瓦解》更是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热切关注。《瓦解》通过主人公奥贡喀沃的人生历程,集中展现了阿契贝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的批判意识,着力透露出他对非洲出路乃至世界前途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某些人道主义干涉同现行国际法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法看人道主义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某些人道主义干涉同现行国际法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受"五四"精神哺育的知识分子,柔石的作品从自悯、悯人情怀到拯救意识的凸显,再到革命的呼号,清晰地折射出了知识青年由人道主义转向"左翼"立场的心路历程.这种转换是世界革命文学的影响、革命青年的激进理想,以及理性效用的追求使人道立场让位于革命话语的自然转换.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不仅表达了对白人种族主义强烈的抗议,也在思考解决种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分析白人人道主义者道尔顿一家和共产党员麦克斯这些人物形象,探讨了赖特在尝试着探索一条通往黑白融合的道路时所遇到的挫折以及愿望无法实现时他内心的失望。  相似文献   

14.
具体论述了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所表现出的对人道主义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双重困惑,并分析这种双重困惑如何使悲剧的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莎士比亚的双重困惑与悲剧主题相互印证、相辅相成,使《李尔王》成为一部具有永久魅力的经典悲剧。  相似文献   

15.
具体论述了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所表现出的对人道主义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双重困惑,并分析这种双重困惑如何使悲剧的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莎士比亚的双重困惑与悲剧主题相互印证、相辅相成,使《李尔王》成为一部具有永久魅力的经典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在鲁迅的早期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二者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支持中国抗战的长篇小说,《龙子》不仅是对日军暴行的揭露,也是对一切暴力的反思。《龙子》自觉透视战争背景下民族意识的觉醒与高涨,冷静地揭示民族主义扭曲发展对人性的伤害,并从人道主义的高度思考民族主义的走向。这种观照战争的视角充分显示了赛珍珠独到的眼光和见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从人道主义精神及儒家的生死价值观的角度,讨论“安乐死”所涉及的伦理问题,首先对“安乐死”的定义、词汇作一陈述,其次讨论“安乐死”牵涉的人道主义问题,最后引用儒家的经典,证明“安乐死”是符合儒家生死价值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狄更斯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狄更斯个人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对《双城记》写作思想的影响;分析了以德伐日太太为代表的激进革命分子身上所体现的仇恨、非理性和缺乏政治远见等激进派的特征;将马奈特医生对贵族子弟的宽恕与前期所受虐待以及将德伐日太太的失败与卡屯、普斯若小姐成功营救达奈和露西母女进行对比,得出狄更斯在对人物命运设置时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爱战胜恨";从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分析了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的政策,其实质在于妄图使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合法化,是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它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的思维指导其行动,鼓吹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比维护国家主权重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对国际法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因而冲击着当今国际法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