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西亚作家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寓言.小说的主人公苏其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富家子弟,小说中的三位与他交往的女子可怡、春喜(春天)、白衣女子分别象征了庸俗的现实中国台湾、怀念中的马来西亚、潜在的恋人中国内地,讲述了一个民族国家寓言.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台湾的失望、对马来西亚的思念和对中国内地的追寻.作品呈现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中国性的杂糅和混血.  相似文献   

2.
李永平是早期马来西亚华文作家中独具风格的一位,他的写作指向个体、民族和国家,也指向了语言审美世界的终极.中国原乡、中国母亲、中国文字形成了他的文学世界里三位一体的主题,三者之间的互为代换指涉,既坐实了李永平的文学意识形态,也生出无限空虚怅惘.李永平在其作品中寻找自我认同的同时,也是借"再造语言"来再造中国文化的幻象.在一片后殖民、后现代的论述风潮中,李永平的"文字花园"无异于一场文化身份焦虑症的语言大发作,但地理的分割和政治的分野也终究令他的中国身份陷入乱真而疑真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3.
从马来西亚到台湾定居或学习的马华作家,大部分能写、能评、能编,并以蕉风椰雨的异国情调成功地介入了台湾文坛。到了1990年代,旅台马华作家开始在台湾文坛大放异彩,以自己的"台湾经验"审视马华文学,在马华文坛掀起阵阵波浪。其中从婆罗洲走来的李永平,不断在"中国化"朝圣的道路上前进。他创作的中国原乡、中国母亲、中国文字,成为他艺术世界里的三位一体,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钟怡雯一向被人视为“多面的夏娃”,她的散文山水兼得,情思双栖,其感受沟通着现实和神秘世界,其为人为文又从容出入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带着自己的种子四处漂泊”的身份认同,对平等、感恩的“相处”哲学的深刻感悟,灵动的诗化语言和小说架构的叙述融合而成的艺术世界,都使钟怡雯的散文足以代表华人新生代的创作追求。而她的创作也再一次提醒人们,文学史不能再用原先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代,不能再用原有的格局接纳他们。  相似文献   

5.
在《吉陵春秋》中,在台马华作家李永平藉由"借来的空间"——吉陵镇万福巷,以异乡人的"恶托邦"情结投射想象国族的堕落失贞、罪恶原乡的含混无序,意在重构消逝的辉煌古文化中国图腾。李永平力图通过"恶托邦"书写在文本中的呈现,着力探究"恶托邦"的生成机制,彰显身份认同游移与离散的焦虑、文化原乡颠覆与终极追寻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云里风是马来西亚第四届"马华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现象.他的写作生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见证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后,成为一个新兴的国家.云里风的小说被誉为"华族生活的忠实写照",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出马来西亚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社会转型对华人社会的冲击,同时也表现了马来西亚华人这几十年在这个土地上的感受、梦想和憧憬.本文从云里风短篇小说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以中文书写、创作主体与接受群体又绝大多数是华人的文学系统,马华文学的确很难摆脱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自然也受到“中国”的影响,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它无法)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中国情结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群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多数表现出作家对中华文化丝丝缕缕割切不断的牵连。不同的是,有的流露于言谈举止、气质神采之中,而有的则化成字里行间的情愫。  相似文献   

8.
2014年10月25-27日,第10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晶冠酒店召开,会议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主办,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承办。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文莱、日本、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等12个国家与地区的近百位作家、评论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阶段,中国的郏宗培、刘海涛教授、龙钢华教授、萧成教授、郭  相似文献   

9.
华人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人是马来西亚经济现代化的先驱者,二是华人是马来西亚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三是华人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中国的种种想象。作为想象原动力的故乡情结,长期表现为对中国的热情关注,即使描写南洋当地风物,所采用的仍是中国视角。国家认同转变后,中国想象逐渐出现了变化。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出于强调其独特性的需要,则将故乡情结虚化为原乡神话。  相似文献   

11.
<正>访谈时间:2016年7月9日访谈地址:马来西亚槟城cititel酒店中华厅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原籍福建惠安。著名作家、画家。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个人集共47本,于各地出版合集超过100本。曾任大马棕榈出版社社长、《蕉风》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清流》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现为《读者》杂志签约作者、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杂志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界涌现出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导演,他们有的已经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有的才刚刚起步完成自己的处女作。他们身上没有清晰的代际特征,观察世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维度,但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却流露出共通的"原乡"意识,在讲述世界和表达自我方面体现出某种相似性。新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原乡"既是地域的原乡,也是民族的原乡,更是人类的原乡,因而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建构起了别具韵味的地域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自20世纪末冷战时代结束以来修正和调整了外交政策和海洋战略.近期马来西亚革新了海洋安全观念,在继续重视海上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以外,根据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政策,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经济迅速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和对海上能源运输通道的关切,注入了诸多新的海洋安全元素.马来西亚在其倡导的新海洋安全概念中着重强调中国的经济增长、海洋权益主张、能源进口、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等因素,反映了它对待中国崛起的矛盾心态:希望加强与中国的海上安全合作的同时却又担心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制衡美国的影响力,使马来西亚的安全感削弱.中国应当及时追踪研究马来西亚的海洋政策走向与动态,适时调整与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努力维持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南海局势.  相似文献   

14.
早期从中国大陆到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从效忠中国到效忠马来西亚,经过了一段感情挣扎。许多作家在建国初期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认同,积极呼吁参与国家建设。他们抱着理想,希望从移民变成公民,可以长期在这片国土上生活。可是,从1957年独立到21世纪的今天,华人感受到族群日渐被边缘化,他们对国家不公平的政策感到失望,部分作家甚至选择到别的国度发展,显示了华人在马来西亚建国过程中的坎坷际遇。  相似文献   

15.
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作家。缘于阿来独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经历,原乡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像空间和叙事资源。阿来在小说中对独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写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是其对故乡的独特表达与追忆,既有对藏区现实的反映与折射,又有对藏族族群的想像与摹写。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让人们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识别了他的故乡,而且从地缘文化的角度确认了藏族符码、重释了藏族历史。原乡叙事不仅是阿来的小说创作特色,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亦是其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汉民族研究会和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宝鸡炎帝研究会和宝鸡文理学院联合承办的"2002年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1日至8月15日在陕西宝鸡召开,邹衡、张岂之、陈连开、黄盛璋、石兴邦等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湖南等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台、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11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著名学者费孝通、李亦园等发来了贺信、贺电.本次会议是中国汉民族研究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西北城市召开的盛会,与会代表提交论文102篇,内容主要集中在炎帝的发祥地和活动地域、炎黄文化、汉民族的形成、"炎黄子孙"的提法、炎帝精神与中国现代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玛丽·恩迪亚耶是塞内加尔与法国的混血儿.移民身份及幼年被“遗弃”的遭遇,使得她对地域身份格外敏感.在《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三位女性的生命轨迹游移在法国和塞内加尔之间.女性地理主义认为,女性与空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地域空间是女性经验和意识生发的场所,人的地域身份与生俱来,犹如女性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般.《三》从表层来看,体现了女性对地域身份的困惑;深层考量,彰显的却是女性深层次的身份迷惘.在《三》中,恩迪亚耶以女性意识操控了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使地域空间成为女性的“心理区域”.  相似文献   

18.
没有马哈蒂尔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这是总结当代马来西亚历史所得出的结论,这也应是我们探索马来西亚成功的视角.中国与马来西亚同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马哈蒂尔总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凤凰城酒店召开。来自五大洲近30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学者、作家近400人出席会议。笔者与老伴郭存孝受国侨办邀请欣然与会,受益非浅。开幕式由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讲话。接着在大会上致辞的有: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广州市长陈建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以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境外代表马来西亚嘉宾张晓卿。共有20多家媒体进行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20.
香港作家黄傲云在《香港文学》上发表了一系列描写去国与怀乡的小说。在他的作品中,今昔对比的时间模式表现为不堪的过去与美好将来的对比,这种"前瞻"型的未来观不同于以往沈从文以来"后顾"型的未来观,其中"乡"的文化身份模糊不清。怀乡实际上是怀念文化身份不明的"城",在文学创作里,城市开始影响原乡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