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丁增武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
20世纪初以来逐步趋于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基于自身民族性构建的实践与作为整体社会历史潮流的追求现代性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两难状态。《长河》、《正红旗下》从不同的时代与民族关系背景出发,试图对作者自身民族的民族性进行想象性展望与重构。这种展望与重构的失败,与20世纪中国艰难的现代性追求及其陷入的吊诡和误区紧密相关,并凸显出二者在共存中陷入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延安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革命与救亡的制约下超越了文学本身的范畴,上升到更为广阔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层面;文学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承继"五四"文学所开拓的现代性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无论是文学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大众化的文学实践,还是文化符号由"鲁迅方向"向"赵树理方向"的转换,以及新的文学规范的设定,都在不断探索本民族文学现代性和民族性并重建构的新的可能性。从延安文学的实践及发展来看,一方面,它的现代性追求尽可能地向本民族的文化靠拢,突出中国经验的表达;另一方面,它所建构的民族性又充分体现着现代性追求的实践特征。延安文学所追求的现代性是包含着民族性的现代性,所确立的民族性是内涵着现代性的民族性,民族性塑造着现代性,现代性目标又深化着民族性的诉求,二者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和对接的过程,由此构成了延安文学的双重追求:民族性与现代性并重。现代性与民族性作为延安文学的两翼,形成了延安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并为建国后当代文学的发展创设了新的文学规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裴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61
《孽子》的家园放逐与情感失落再现了当代社会多维度空间的体验渴求,现代性回望的文学空间彰显出温情的古典美学面容和普世性的人文关怀。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经历家园失落与情感失落的双度空间放逐过程,并以主人公李青的空间经历为线索、以家园的找寻为基点,生发出了丰富的文学空间和美学空间,实现了以情为本的人文回归。在近代小说史上,中国传统带有空间体验性质的审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性"的启蒙话语所遮蔽,而《孽子》却勾连、呼应了此种空间美学,以现代性回望的姿态再现了文学和边缘群体的悲悯情怀与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4.
吴翔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6):701-705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关于时间的文化寓言,时间与空间的交互式结构使文本获得一种立体的横向延伸和纵向衍射的时间形式意义,以“现在时间”为核心,“过去时间”、“将来时间”为参照的时间场域与文本所生成的意义结构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和介入个人时间的觉醒,这种主观时间的绽出与确信具有现代品质,其现代性意义是不容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刘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6):122-128
《月华》是民国时期历时最久、影响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回族伊斯兰报刊。研究《月华》广告文化,描述展示广告样式,归纳评介广告类别特征,以期进一步揭示其广告的民族性元素及广告隐示的回族民族认同话语价值。 相似文献
6.
魏韶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拟在传统整体性离散的现代背景下 ,烛照《离婚》中老李作为“现代人”模型的意义以及这种“现代人”模型的普世性和民族性价值 ,以期对《离婚》的主题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黎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1-64
民国时期署名为林兰的八本《中国民间童话集》,作为新文化启蒙转化为商业出版的成果,不仅影响了一代读者,而且在国内外学者中享有极高的称誉,可以说是国内最接近《格林童话》水准的中国童话丛书。林兰童话的采编理念独具一格,对当下童话的编辑出版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一是大有格林兄弟为追求民族精神而收集童话之风,使故事充盈着强烈的民族气息;二是采取了以本乡文人录写本乡故事的具体做法,不避重复地采录故事,透露着追忆的情怀和讲故事的兴味;三是有意识地贯注了现代精神,使童话与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这一命题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8.
范永胜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44-46
论述了《孽海花》在晚清谴责小说中的独特性,恰在它超越了"谴责小说"的概念所包含的一般主题和叙事方式.并指出曾朴的《孽海花》,在历史小说的意识和叙事方式上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规范,代表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孙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1):117-122,125
在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共同推动文化现代性建设的历史进程里,吴宓从自己的固有文化视域出发,以《学衡》这一明确反对新文化运动偏激取向的刊物为依托全面展开了对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的深入思索。这种整合中西传统文化精华建立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现代性发展思路体现出了比新文化阵营更为健全的文化心态和比一般文化保守主义者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对其展开重新分析和评价将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1):73-79
罂粟(鸦片)作为民族耻辱的象征代表着来自西方强势文明的侵入和冲击,是自晚清以来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具有悲情民族主义色彩的典型符号。在小说《尘埃落定》中,阿来叙述并再现了罂粟种植给现代史时期的边疆带来的巨变。作为自始至终撬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线索,罂粟被赋予了多重象征含义,成为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边疆现代性进行反思的重要意象。特定历史语境中进入西南藏区的罂粟,在激发边民对金钱、欲望迷狂的同时,编织出了边区短暂繁荣的美好幻境,它促使边区社会敞开封闭的大门,作为外来力量,它对于西南藏区的经济、社会的转变以及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速融入国家的现代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商贸和革命两种外在力量双重介入后,西南藏区土司制度走向急速瓦解和终结。在这一进程中罂粟种植意味着某种被带入藏区的现代性,这既是作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书写的深意所在,也是破解小说作品深层意蕴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蔡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质的问询和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探究。这正是奥尼尔《天边外》和曹禺《原野》主题的共同特征。同时,两剧也表现了作者在审美追求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邱园记事》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首先,运用印象派绘画技巧来描述邱园的美丽,这是现代性艺术手法的独特表现;其次,通过四组人物和他们的对话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再次,通过对邱园的“臆想”之美,展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之间的张力;最后,通过“声音”的呐喊希望用审美的方式摆脱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3.
孔朝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2):143-153
托尔斯泰的城市书写是他对19世纪俄国现代性问题思考的文学表达,有着清晰的叙事策略和固定的隐含结构。在现代性问题日益成为文学研究重要视角的当下,城市书写和现代性思辨应当成为俄罗斯文学和托尔斯泰研究的新视角。以托尔斯泰小说的城市书写策略、隐含结构和关键词为典型文学案例来看,以19世纪俄国思想界对自身现代性建构的思辨与展望,也兼以此“镜像”为中国现代性提供一个观照和借鉴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培根通过与旧哲学和经院哲学的割弃,为人性回归找到栖身之地;又开创了实证主义哲学的新时代,并致力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还以科学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先于其同时代的国人嗅到了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的气息.在《新大西岛》中,培根展露了对科技进步带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也透露了对可能出现的现代性危机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陈进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4):9-13
吴昕孺的长篇小说《千年之痒》讲述了知识分子乌去纱跨越少年、青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乌去纱的生存变迁实则对应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青春成长史、现代都市中的情爱史,以及在欲望时代中的命运史。《千年之痒》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本相和当代人的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16.
崔芃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31-36
"重述神话"是2005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世界范围内的创作出版活动,其中《碧奴》《后羿》及《人间》是3部以中国神话为母题的小说。无论是早期人们在"射日—奔月"神话中表露的原始自然崇拜,还是"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传奇故事传递的道德训诫,都在当代作家的笔下发生了所指的位移,神话文本的开放特质与自身的美学空间为现代性话语降临提供了多种可能,"权力""性别"以及"身份焦虑"等现代性议题成为作家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剖析文本中的现代性话语建构,观照古典与现代间的对话与共识,才是解读"重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晓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5):32-37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狂人日记》、《猫城记》、《围城》这三部作品来粗略勾勒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轨迹。着重探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的人的解放和确认,对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的文化想象,以及在 通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在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两难境地中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孙雨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3)
《福》是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改写,因而两部小说也建立了历时性的联系.文章从复调和对话性两方面对文本进行内部研究,进而从广义的互文性角度进行宽泛的文化研究.四个不相融合的声音构成的复调性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复调基础上构成的对话以开放的自由言说创建着意义.两部小说都与各自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构成互文性,《鲁滨孙漂流记》的荒岛故事体现了现代性建构的因素,而《福》反映了资本主义后工业阶段对中心权威的解构. 相似文献
19.
贾小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53-56,89
《活着》作为余华转型之后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作者本着“内心的需要”和寻找真理的情与理,由书写自我的创作时代转向书写民族的创作时代的转变,因而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本文从小说的构思与内蕴等角度论述《活着》所包藏的传统的对立统一与发展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分析了作品所体现的民间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20.
滕学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125-133
《湖滨饭店》的现代性很突出:小说深入探讨了颇具现代意识的孤独感,展示出主人公对个人身份与生存意义问题的茫然及其虽然徒劳但却执着的追寻;小说在描绘主人公的性格与心理发展时,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除了纯客观叙事的传统叙述方式,小说还灵活地使用了意识流,成功地揭示出主人公的“心理真实”。同时,该作品中也隐现着后现代性元素,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就其后现代意义而言,小说多处暗示了拉康的想像界与象征界,大量使用男性话语,刻意从男性视角描写女性,关注男权社会中单身知识女性的焦虑;此外,该小说还采用了互文、元小说与印象画等表现技巧。因而,该作品不应该被仅仅视为属于典型的、传统的现实主义,而应归于英美正在兴起中的新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