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汉语中有许多树木个体量词,这些量词主要有"树"、"株"、"栽"、"棵"、"颗"、"根"、"枝"、"个"、"本"、"条"、"头"、"竿"等。这些量词有的在先秦即已出现,有的则相对出现较晚;有的在汉语史中逐渐消失,为其他量词所替代,有的则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到清代仍见使用的树木个体量词主要有"株"、"棵"、"颗"、"根"、"树"、"竿"、"枝"、"个"、"本"等,其中,"株"、"棵"是古代最为重要的两个树木个体量词,明清时"株"的部分功能已为"棵"所代替。到现代汉语中,包括"株"等其他树木个体量词多为"棵"所替代。  相似文献   

2.
"私服"、"外挂"行为严重威胁和冲击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界定了"私服"、"外挂"行为,指出了"私服"、"外挂"行为的危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私服"、"外挂"行为构成要件内容的特殊性、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和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最后提出了"私服"、"外挂"的立法建议.这有利于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打击"私服"、"外挂"行为.  相似文献   

3.
明清贸易领域中的"客店"、"歇家"、"牙家"等名异实同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贸易领域中,"客店"、"歇家"、"牙家"、"牙歇"等,都是采取"客店"与"牙行"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且都有"开肆"的功能,它们在贸易领域经营方式的内涵,实际上是名异而实同.因在文献中见之最多是"歇家",故将这类模式称为"歇家牙行"模式.由于"客店"、"牙家"、"园亭"、"歇店"、"牙歇"等都有称为"歇家"的记载,故可把它们称之为"歇家"之异名.  相似文献   

4.
"尚贤"和"尚同"是墨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选贤"、"用贤"是"尚贤"、"尚同"思想的核心,其以"才"、"德"、"劳"、"功"为尺度,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坚持"贤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坚持"德、才、行"有机统一的用人原则。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倡"文化自觉"以来,国内学术界呼吁"自觉"之声日益强劲,甚至有了几乎不绝于耳的趋势,诸如"理论自觉"、"学术自觉"、"研究自觉"、"方法自觉"、"文科自觉"、"大学自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客观地说,这种趋势的出现是颇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  相似文献   

6.
从时间维度看,30余年来西部地区职业结构经历了"速度慢"、"变动小"、"程度浅"的类别变迁和"等级化"、"阶层化"、"模糊化"的等级变迁的过程,其结构形态正逐步实现从"倒丁字塔型"向"类葫芦型"的转变,表现为"中部变大仍较小、底部变小仍很大"的变动格局;从空间维度看,与全国相比,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职业结构经历了"区域"、"路径"、"风险"上的差异化变迁过程,并呈现出"滞后性"、"非常规性"、"易变性"的特征。30多年来,西部地区职业结构在纵向上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横向上却存在着明显差距,整体仍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逐渐迈步的过渡阶段。要构建现代职业结构体系,西部地区尚需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界对<庄子>"无以故灭命"之"故"主要释义为"造作"、"巧故"、"智巧"、"人为"、"分别之心"、"有心而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庄子>的主旨,却遮蔽了"故"之深蕴奥义,失去了文本原句应有之义.从训诂方面、篇章结构方面及<庄子>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故"应当释为"困苦"、"苦难"、"变故"、"意外的事变"、"不幸的灾祸"等,指遭遇的偶然现象,与不可知的、不可抗拒的绝对必然性"命"相对应."无以故灭命"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事变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然性,进而丧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这种释义既表现了<秋水>篇的相对论观点和<庄子>"齐"原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庄子>哲学的顺命观.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改进和创新上下功夫,念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平"、"实"、"紧"、"精"、"活"、"快"、"疏"、"新"九字诀,用真情使实招,刚柔并举,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9.
《韩非子》一书中《说林》《内外储说》中的"说",就是中国先秦小说的原生态。"小说"虽和"解"、"说"、"传"、"记"一样具有解经的功能,但它全借"精彩的小故事"来解经,不同于"解"、"说"、"传"、"记"在解说中有很多"抽象的语言";同时,它完全来自民间,又不同于"传"、"记"中的记载属官方史书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韩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觉的"小说"著述者和"小说"价值的真正发现者。韩非以民间故事传播的渠道和过程是否可信,作为衡量"小说"真实性的标准,这对中国古代的小说真实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认得几个字,走在街上,便常睁着一双"消费的眼睛"到处乱看.可不知是文化功底差,还是字懂得太少,那商店门口广告牌中,只要是宣传电器的,竟然几乎都是"第一"两个字.诸如:"销量第一"、"质量第一"、"排名第一"、"协会评比第一"、"××年度第一"、"纳米技术第一"、"健康保证第一"、"××概念第一"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1.
张九龄虽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篇章,但在他的文学创作和评价他人生平的篇章中,时时凸显出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分析张九龄诗作中出现的"感"、"兴"、"情"和"言"、"象"、"意"等词汇,就会发现其"感"、"兴"的内容包括自然和社会、人生与历史,主张表达情之"和";其"象"包括物"象"、喻象和无形之"象",同时,张九龄对"言"、"象"、"意"的关系有自已独到的认识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清客"、"帮闲",别称"篾片"、"帮身"、"帮客"、"笏板"(或作"忽板")、"蛤蜊"、"陪堂"(或作"陪宾")、"老白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四公子门下的门客,以及唐宋时期的"妙客"、"闲人"。在明清两代,清客、帮闲属于特殊的下层知识人群体,亦即"无赖知识人",是商业化、城市化与科举制度的产物。清客、帮闲均属职业"游士"。然两相比较,尚有细微差别:前者凭借的是文学及书法、绘画才艺,在官宦人家"帮闲";而后者则凭借自己的技艺,陪大老官及富家子弟宿娼、饮酒、赌博、唱曲,从中"凑趣"。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景区开发应遵循的"十化"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景区开发中应遵循"十化"原则,即资源开发"特色化"、项目设置"市场化"、旅游氛围"生态化"、游览内容"知识化"、建筑设施"景观化"、景区服务"标准化"、投入产出"多元化"、旅游商品"本土化"、营销手段"多样化"和资源利用"持续化".  相似文献   

14.
楚地水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江汉论坛》2007,3(8):98-104
楚简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对证表明,楚人所祭祷之水神并不限于江、汉、雎、漳,另有"江"、"大水"、"大川"、"汉女"、"湘君"及"湘夫人"、"大波"、"淮河"、"曲池"等,北方常见的"河伯"、"玄冥"、 "罔两"和"水上"、 "溺人"等厉鬼,亦偶享祭祷.楚地水神的祭祷巫术,包括沉玉和沉牲两类,没有超出一般的文献记载.楚简中的"昭告大川",则是新见的水神祭祷记录.经过秦汉帝国的文化大一统,南方楚地的水神最终纳入到全国祭祀系统中.尤其是汉代,江、淮的享祭地位明显抬升.  相似文献   

15.
论保守     
蒋苏淮 《理论界》2009,(5):120-121
在当今中国语境中,"保守"一词是饱受诟病的.这种对"保守"的妖魔化的错误理解可能会将我们推入"偏激"、"盲目"、"狂热"、"极端"的深渊,而这种"偏激"、"盲目"、"狂热"和"极端"在今天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的中国,将可能意味着更大的灾难与动荡.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在"二十五史"中寻觅宗族史的资料,按其事类性质,应当在纪、传、志、表体的"志"体之内,然遍查正史,没有"宗族志",只有偶见的、类似的"官氏志"及似是而非的"部族"。这并不能令人怀疑正史没有宗族史史料,因为它包含在各种体裁里,尤其在下列诸体中:"志"体中的"礼志"、"乐志"、"职官志"、"刑法志"、"选举志"、"艺文志"等;独立政权主人、世袭贵族的"载记";"列传"中的"宗室传"、"皇子传"、"后妃传"、"公主传"、"孝义传"以及列传传主的宗人附传;"表"中的"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诸侯王表"、"外戚恩泽侯表"等。此外,在"本纪"亦记叙有关宗族的重大政策。所以正史中宗族史的资料是颇有一些的。由于古代是等级社会,宗族也具有等级性,正史对最高等级的皇族在志传表中记载得颇为详细,对社会上层的宗族也有少量的关注,而对庶民宗族活动漠然视之———几乎失载。这样的状况,由正史的性质所决定:它本来就是帝王之史,不写民众不足为怪。只是作为后世治史者,认为正史不涉猎民间宗族史,不无遗憾。  相似文献   

17.
"性"既意味着对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的反省,亦意味着对此四"心"可许以"善"而其足以将人与禽兽从始源处予以区别这一点的觉悟。"仁"、"人"之"圣"境不断地超出经验的个人的修德状况或修德的经验个人,不懈地跃向更高的境界,它既构成衡量经验的个人究竟达到了何种修德程度的最后准矱,亦构成吸引经验的个人修养"仁"德以不懈提升人格的最高理想;这个最后的准矱、最高的理想就其圆满到没有丝毫偏差的境地而赋有形而上的高卓品格来说,即是所谓神圣之"天"或"天道"。"仁"、"人"、"性"、"天"或"天道"皆属实践范畴,其韵致非以真生命投入者将无缘照面,其胜义非生命陶滤到至纯至正至卓之境地者将难以尽识。不过,在直言不堪其任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孔子不曾将其对"仁"、"人"、"性"、"天"或"天道"的悟识以某种间接的方式诲示弟子、时人,此即"近取譬"、范本引导与"生命化"的讲习。  相似文献   

18.
经济秩序围绕"经济原则"、"社会原则"和"政治原则"的互动关系展开,这是对经济秩序的关系论而非实体论的理解.由此出发,可将经济秩序分为四种类型,即"伦理经济"、"国家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四者分别对应于"道义原则"、"政治控制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和"社会保护原则".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政策和口号之下,应重申伦理经济、强调和保护社会经济以弥补市场经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比较,里耶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县之"守"、"丞"、"守丞"的职权范围和职责内容不同;查历史文献有关记载与里耶秦简所记官制实际大相径庭;从里耶秦简本身文例分析:县之"守、丞、守丞"互见、无别.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定:1.里耶秦简县之"守"、"丞"、"守丞"涵义相同,意指"长官";2.秦时县一级的长官"守"、"丞"或"守丞"即行"县令、长"之实,却无"县令、长"之名.  相似文献   

20.
"道德性上帝"是<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的本体概念,将此概念与儒家本原概念<易传>之"太极"与<中庸>之"中"相比较,可以看出,康德之"上帝"与儒家之"太极"、"中"都是其所谓生发万物的本体. "上帝"的"自由"与"太极"、"中"之"性"有相通之处;"敬"于"上帝"与"诚"于"中"有相通处."上帝"与"太极"、"中"又有不同之处:"上帝"在理论上不可知,而"太极"、"中"内在于人性,且能最终达到"大人合一".另一方面,儒家"太极"、"中"在人性返归本体上有较"道德性上帝"和"灵魂不朽"更清楚的运动步骤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