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永乐年间,贾仲明为《录鬼簿》一书中的关汉卿等82位作家增补了78首《凌波仙》挽词。这些挽词内涵丰富,其中探讨了元杂剧繁荣的原因,表达了对杂剧艺术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评论了作家作品的特点及地位,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宫天挺是元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杂剧作家.关于宫天挺的生平,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钟嗣成<录鬼簿>里的一段小传.本文对其生平(主要是其生卒年)进行了一些考证.  相似文献   

3.
4.
苏德柳《更路簿》已发现40多年,是迄今所知海南渔民的海道针经中发现时间最早、也是抄写或形成时间最早的本子之一。从1980年开始就被我国外交部连年作为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不断地有效管理南海诸岛的重要证据。笔者研究发现,在整个苏德柳《更路簿》本子中,只有《驶船更路定例》篇是明代中期以后至明末从福建一带《针路簿》传抄而来,但经过后人的补充;而第一、二篇则是海南渔民在我国南海诸岛从事渔业生产和航海实践的总结,使用时间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苏德柳《更路簿》有力地证明了至少从明代开始,海南渔民就在西沙、中沙和南海群岛海域航海、从事渔业生产、航线探索和地名命名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更路簿》数字化研究方法,详细比较王诗桃家族不同时期多个版本的《更路簿》,王家现持新版存在部分更路将"猫兴"传抄为"永兴","铜"传抄为"钢","光"传抄为"为"及航行角度增加"."符号等误处。新版与王诗桃原版之间的更路条目数、笔迹字色存在差异,如新版用"角度"代替"针位"、用现代岛礁名代替渔民土地名、用"里"代替"更"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曲中有相当数量的鬼戏,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曾长期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但在“左”倾思想统治文坛艺苑时,却遭到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本文认为鬼戏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幻想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涵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其中的一些精品杰作,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暴露了剥削社会黑暗、腐朽、罪恶的现实,批判了人世间的不平等,并通过对鬼魂形象的冥问世界的描绘,宣扬正义,讴歌美善、鞭挞丑恶,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作用。而且,鬼戏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的积淀,不但可以为研究文化艺术史提供某些思想艺术资料;而且也对哲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无可取代的参考价值。总之,在克戏研究中应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或,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力求公允。  相似文献   

7.
罗树林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3):130-131,129
本文总结了汉语鬼文化的语用特点和汉语鬼文化的语用心理。  相似文献   

8.
《录鬼簿》版本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嗣成的《录鬼簿》,存本繁多,各本之间,差异又很大。过去很少有人专文论其版本。本文试对孟称舜刻本的名称及有关问题、尤贞起钞本的基本情况和它与曹本的优劣,稍加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孟称舜刻本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附刻本《录鬼簿》,自马廉先生始,皆谓之《酹江集》附刻本。这一提法是不太妥当的。以个人所知,今传世孟刻《录鬼簿》凡三种:一为上海图书馆藏足本,即《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的底本,位置在盂氏《古今名剧合选序》后、《柳枝集》目录前;一为北图善本部藏九页残本,存第一至九页,无序,附残本《酹江集》后;一为北图柏林寺藏据明刻残本的摄影本,仅存页一及页二上半页,在残本《酹江集》《残唐再创》后、《燕青博鱼》前,其底本不知即前本否。马廉《录鬼簿新校注》据以入校的孟本是九页残本,故他以为是《酹江集》附刻本。但此本既残,就有可能是收藏者收拾残帙,重装而附《酹江集》后者。以上图足本观之,  相似文献   

9.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5,(3):17-26
几百年来,海南琼海渔民在耕耘南海的同时,以约定俗成方式,给南海诸岛的岛、洲、礁、沙、滩等各种地质构造形态分别取上了俗名。琼海渔民为南海诸岛记取俗名的基本做法是,以当地海南话白读字记写,同时兼顾音训、义训、拟象化构词、句法构词等基本语用手段。  相似文献   

11.
《录鬼簿》中的燕赵杂剧作家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人钟嗣成写的《录鬼簿》和元末明初入贾仲名的增补本,其所记燕赵杂剧作家,如果从地域上说,他们是元代有名字可考、有剧目可证、人数最多的,对元杂剧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作家群.虽然,由于钟、贾二人对这一作家群多是或全是间接了解,其记述与评论不能说不受到一些局限;但是,又由于钟氏和贾氏不仅是元人或元末明初人,而且他们同时又都是关心剧坛、自己又编写剧本的杂剧作家,因此,他们的记述与评论,对我们研究元人杂剧就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更"的考察,发现"更"不是10海里,而应在10海里至16海里之间。以风帆时代的代表性更路簿苏德柳本为例,"更"的实际距离是12.4海里。海南更路簿基本可分为航海图、航海更路簿与渔业更路簿三大类。这三类更路簿在编写风格、更路与地名数量以及覆盖范围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渔业更路簿的出现说明早在明清时期,西沙和南沙群岛就是海南渔民工作和生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钟嗣成《录鬼簿》对戏曲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戏曲家钟嗣成历时十余年始定稿的《录鬼簿》,对我国古代戏曲出现以来封建社会长期轻视戏曲作家的传统,进行了大胆的挑战。在这部不过万字左右的著作里,他不仅把朗曲家的地位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简明扼要地记述了当代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名目,恰当地给予品评;而且还勾勒了一条当代杂剧的史的线索。就这些意义上说,他的《录鬼簿》既是元代戏曲家写的当代杂剧史,同时又是我国古代戏曲史的开山之作。为了更好地认识钟氏的功绩,本文拟从《录鬼簿》以前戏曲家的地位、《录鬼簿》中戏曲家的地位和《录鬼簿》在戏曲研究史上的地位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肖向明  杨林夕 《学术界》2007,4(2):246-255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鬼"文化观念和表现技巧通过或隐或现的方式流入现代文学的经脉里.具体来说,古代作家的"鬼"观念、作品隐含的"鬼"母题以及"鬼"文学的审美经验等都对现代文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文学"鬼"文化之要素及其流变,为现代文学民俗资源的追溯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和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15.
读刘长虎的讽刺幽默小说,犹如精神咖啡,让你在劳累困倦时提神;好似文化快餐,让你在休闲娱乐中充饥;又像一壶老酒,让你在心烦意乱时解闷;恰同一把酸梅,在你口干舌燥时生津。作者长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使他的文学创作之树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史籍中有大量关于南海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诸岛,最早对南海诸岛进行了开发和经营,我国政府最早对南海诸岛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行政管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海南的渔民总结出了大量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的经验,《更路簿》正是对这种经验的总结。《更路簿》是记录我国海南省渔民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航行的航向和航程(古称海道针经)的书,是我国海南省渔民在南海诸岛航海实践的经验总结,是研究我国渔民开发南海诸岛的珍贵资料。书中所记之南海诸岛渔民俗称、南海渔业生产主要线路等内容较之其它各版本《更路簿》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非常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更路簿》为今人们传递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7.
苏利德 《西域研究》2024,(2):130-134
《西域闻见录》成书于清朝底定新疆之后,该书不但对我国乾嘉以来西北史地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从嘉庆初就流播域外,为后世国际清史的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部文献,学界始终不能考定其刊行年代。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利用清宫档案、日本唐船持渡书档案等新材料,得出该书刊行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录鬼簿》:中国第一部戏曲解题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鬼簿》:中国第一部戏曲解题目录杜海军说起戏曲目录,人们总是要提到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它“开我国通俗文学戏曲专题目录的先河,保存了元人见到的元代公演剧目。”①钟嗣成,是一位戏曲家,著有杂剧7种。他的《录鬼簿》是我国戏曲目录史上第一部解题式目录。...  相似文献   

19.
释“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辞常见“鬼梦”中的“鬼”如同《周礼》里的“占梦”;“多鬼梦”就是诸多“占梦”作梦。在甲骨文中,“鬼”的专职乃是为占吉凶而作梦。后世的“鬼”指巫觋所见的鬼魂,是卜辞“鬼”的引申义。因“鬼”能见常人之所不能见,故其所见就是神示之兆。卜辞以“占梦”称“鬼”,而梦字又不从“鬼”,是因为“鬼”戴四目头乃是其“赠”祭以逐恶梦之形象,行其“占梦”职而睡乡觅梦之时却必得除去四目面具,故“梦”字形中之“占梦”并不象四目之“鬼”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中狐女和鬼女所占的篇幅比重较多,阳光明媚的狐女和凄美哀怨的鬼女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狐性和鬼性在她们身上得到诠释,但她们又具有人性,而且个性迥异.这种狐性、鬼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使狐女、鬼女的形象更加丰满深刻,而两者形象的塑造,则往往是为了满足落魄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不仅体现了一生穷困潦倒的蒲松龄的美好心愿,更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文人士子的共同理想追求,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暗含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