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5年10月,第三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由国家统计局评定,这是对全国两千多个县(市)1994年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又一次检阅。与前两届不同,第三届百强县(市)的评价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县域经济的全面性,把百强县的评定从以农村为主要内容发展到全方位的综合评定,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力的检测。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价指标体系如下。一、B#买回1、人均耕地面积2、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3、人均农林牧渔业用加值电、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5、劳均农村用电量6、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二、…  相似文献   

2.
1995年10月,第三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由国家统计局评定,这是对全国两千多个县(市)1994年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又一次检阅。  相似文献   

3.
创建“全国百强县(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更是加快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治区党委提出创建“全国百强县(市)”的宏伟目标,对我们青铜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它对于提升青铜峡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争创中国百强的背景 中国百强县排名自1991年由国家统计局发起,2000年后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评选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核心评价指标主要有8项: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一般预算收入、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统计局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全国2070个县(市)的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测评.并对地区生产总值高于50亿元的县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布了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山东有22个县(市)进入百强,比上年增加2个.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四川持续开展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培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生水平不断改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经济济实实力力不不断断增增强强。183个县(市、区)中,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有125个,占68.3%。其中,经济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28个,较上年增加2个(广汉市、射洪市);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有11个;经济总量最高的武侯区达3629.3亿元。  相似文献   

7.
兴化市位于苏中里下河腹地,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1998年末总人口153.42万人,辖47个乡镇。现有耕地面积194万亩,水面68万亩,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首届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兴化境域春秋属吴,战国归楚,相传周慎靓王时为楚国令尹昭阳的食邑,故又名“昭阳”、“楚水”。兴化建县始于公元920年(五代杨吴武义二年),取名兴化,含昌兴教化之义。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兴化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驻昭阳镇。兴化市人文荟萃,历代有进士89人,其中武科4人。元末明…  相似文献   

8.
义乌市位于浙江中部,距杭州150公里,浙赣铁路通过市境,交通十发便利,中国小商品城就建于此。市城总面积1102.8平方公里。1994年底全市总人口63.9万人,辖13个镇,10个乡。义乌,建县于秦王赢政25年(公元前222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义乌市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市府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兴商建市”战略方针不动摇,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跨入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  相似文献   

9.
新津位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9位、西部百强县第30位、全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第12位、全省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第3位。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预测》2000,(5):50-51
近年来,我市在荣获“全国农村统计网络建设先进县(市)”称号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农村新情况,采取新措施,促使高州市农村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跃上了新台阶。近几年,我市农村统计专业均获茂名市统计业务考核第一名,我局也被评为全省统计系统先进单位。农村统计作用的发挥,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高州市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被省委书记李长春誉为“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初视察高州市,对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题词“搞好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予以褒…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全国百强县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 (市 )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体 ,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体 ,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2 0 0 4年 9月 2 5日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了 2 0 0 3年度全国百强县排序结果 ,我省萧山区等 30个县 (市、区 )跻身全国百强 ,个数比 2 0 0 2年增加了 4个 ,新增加的分别是长兴县、临安市、桐庐县和宁海县。本文通过对我省百强县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省的百强县对比分析 ,提出对策建议 ,供参考。一、省内比较 :浙江百强县发展快 ,实力强 ,贡献大…  相似文献   

12.
双流,这座在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连续16年独占鳌头的强县,这座拥有着“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信息化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众多荣誉称号的名县,到底有着怎样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是什么推动着双流独领风骚、遥遥领先?本刊记者走进双流,为读者揭晓双流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教育》2005,(1):64-64
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江苏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和福建晋江荣获前5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经济日报《县域经济》周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各县、市、旗的积极配合下,以公开出版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评价出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  相似文献   

14.
我省20个县(市)农村跨入小康行例江苏省农调队为了反映我省各县(市)的农村小康实现进程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65个县(市)1994年农村小康进程测算的结果表明:我省农村小康综合评价得分已达87.7分,距离小康目...  相似文献   

15.
温岭市地处浙东南黄金海岸中部,介于宁波、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中间,东、东南和西南三面濒海,归台州市代管。全市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辖22个镇12个乡,拥有110万人口,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温岭人民自古勤劳俭朴,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温岭人民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艰苦创业,实现了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几年来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和1993年,两次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1993年还被评为…  相似文献   

16.
《四川统计》2011,(5):33-34
汶川地震前的什邡,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18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名列第37位,连续十三年保持四川省十强县第二名。这里拥有大量第四系(距今200多万年)形成的冰川、冰水沉积的矿泉水含水层:这里是中国的雪茄之乡。  相似文献   

17.
我省粮棉油肉总产量在全国百强中的地位江苏省农调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评价中心最近对全国2300个县(市)1994年的粮、棉、油、肉总产量进行百强排序,我省有以下县(市)榜上有名。1.粮食:15个县(市),兴化市(16位)、沭阳县(2&)、东海县(34位...  相似文献   

18.
岑云杰 《浙江统计》2009,(9):30-31,41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溪撤县设市。从此,慈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慈溪人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资源贫乏、种棉晒盐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全国百强县。慈溪撤县设市20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缩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发展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溪撤县设市。从此,慈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慈溪人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资源贫乏、种棉晒盐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全国百强县。慈溪撤县设市20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缩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发展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20.
到2001年,双流县已连续7年被评为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第一,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强县。双流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双流,争创西部第一强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目前全县正在深入学习赴东南沿海学习考察情况通报会的会议精神,开展“争创西部第一强县,我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为给大讨论活动增添一些素材,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推动双流经济跨越发展,我们收集了江浙部分全国百强县(市)的统计资料,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就双流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主要情况作以介绍,就双流经济与江浙部分全国百强县(市)作以对比分析,并谈点我们对加快双流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升位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