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修辞格     
一、关于比喻(一)明喻、暗喻、借喻的联系与区别三种比喻都是建立在两种事物或现象具有共同特征的基础上,都是根据类似联想产生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明喻说“什么象什么”,表明二者的相似关系,被比喻的事物占主要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善于运用比喻的语言艺术——喻人、喻物、喻事,而且比喻的构成方式灵活多样——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扩喻、缩喻。由于比喻的成功运用,鲁迅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或通俗浅近、平中见奇,或注重神似、新颖别致,或照应语境、自然贴近,或幽默辛辣,深刻隽永  相似文献   

3.
比喻摭谈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它们能够连在一起构成比喻,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具有"一点相似",这个相似之点包括"形似"和"神似"两方面。比喻除了常见的明喻、暗喻和借喻外,还有"博喻"、"互喻"、"喻之多边"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了目前修辞学名家在比喻的结构分析上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一种结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大米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训、相似点。本体应今成本1本2,喻体可分成喻1喻2。如果缺本2,那么喻2就是相似人,反之缺喻2,本2也是相似点。  相似文献   

5.
论荷马史诗比喻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比妙喻,是荷马史诗语言风格的一大特点。比喻,即俗语所说的“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此物喻彼物或以彼物比此物。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它在刻划人物、描绘事件、说明道理、渲染气氛等方面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是文学创作、特  相似文献   

6.
比喻性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特点就是把本来不同类、不相干的事物相比较,找出其相似之点.准确理解比喻性修辞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欣赏英文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主要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具体、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和转喻之分。因本体、喻体和喻词出现的情况不同,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读者展示英语比喻修辞的全貌,以便更好地欣赏、正确地运用这些辞格。  相似文献   

8.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或简称为辞式、辞格。它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技巧所形成的凝固的形式,是修辞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彝族人民经过长期语言实践,所形成的辞式是丰富多采的。本文拟对其中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照、衬托等六种辞式进行初探。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比喻 (一)比喻的作用和分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喻。 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暗喻,亦称隐喻,是英语中最重要最广为运用的修辞格之一。英语暗喻不用as和like这样的明喻比喻词,而是以不同事物的某一类似点或共性为看不见的纽带。将迥然不同的二者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以便唤起联想,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去表示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情感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暗喻形式丰富多彩,喻意含蓄深刻,颇难辨认与理解。木文拟就英语暗喻的种类与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比喻具备“本体”、“喻体”,强调两者(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象征也有“象征体”、“本体”,也强调两者(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貌似相同,所以常常引起混淆,甚至有人提出象征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比喻和象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本文就如何辨析比喻和象征,作如下探索。一、比喻、象征的性质不同比喻是一种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常见的修辞手法;象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任务是研究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修辞,即修饰文字词句,比喻后一…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把比喻言说方式广泛使用于其教学及言语交际中,以众所周知、司空见惯之物作喻体,使比喻清新脱俗、鲜活自然,从而更好地实践了他“能近取譬”的理论主张。“能近取譬”是从交际双方均熟悉喻体事物所作的选择,它既有利于说者对喻体事物的把握,也有利于听者对本体事物的理解,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理解、接受的圆满完成。这对我们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使用比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林语堂散文语言的精彩亮点。其喻体取材广博,生动风趣,耐人寻味,形象而传神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其独到的比喻艺术主要体现在善于联想点染,赋喻体以曲度和波势;或赋相似性以特有的美质;喻体形式灵活多姿。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人类语言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势必会影响对比喻的理解和翻译效果.本文基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从联想的角度比较了由人物、动物、宗教、地域、颜色和植物等引起的不同的比喻联想,并提出坚持"喻义第一、喻体第二"的翻译原则,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归化"法和释义法应对不同的比喻差异.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也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它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隐喻在语言中的大量存在 ,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流时必然会存在理解障碍。由于文化和地域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所采用的喻体也不同。要真正理解隐喻的内在含义 ,光靠词语的语义特征分析不够 ,还必须从语用的角度理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确定隐喻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对《围城》比喻的解释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现象的认知运作要建立四个抽象空间,即源域空间,目标域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它们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这一理论对于认识和理解比喻有充分的解释力.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从源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二者之间的距离差异以及喻底的有无和清晰与否两个维度解释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若干比喻句,并对比喻句的写作提出有操作性的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汉藏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是源远流长、运用广泛、形式多样的传统修辞手法之一。 汉语辞学界认为,比喻最早见于《论语》和《诗经》,且多半是用物比喻,主要用来描绘形象,或用具体的物来喻抽象的事理。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里先指出了本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一做人的哲理,然后用客观存在的事物“大车无辊,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作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  相似文献   

17.
[摘要]比喻是事物异质同构的联系性在语言表达中的反映。比喻的价值以接受者从比喻结构中获得的信息量大小来衡量。“异质”和“同构”是决定一个比喻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本体和喻体差异越大,构成的比喻越新鲜。本体和喻体同构(相似)的可预见度越大,信息接受者通过自身经验获取的体验性信息就越多,比喻的表达效果就越好。一个表达价值高的比喻既要求本体和喻体差异性大,同时也要求喻体是典型的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或事件,本体和比喻的关系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从比喻的信息学价值看,索绪尔关于语言共时态和历时态的比喻,其表达价值是不等的,有的比喻价值很高,有的比喻有瑕疵,有的比喻则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比喻的基本类型之一,象征也属于修辞研究的范围.从认知的角度考察英汉习语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化词汇意义都是通过系统认知映像出的比喻意义.通过比较分析隐喻和象征两个概念内涵、外延的异同及其认知途径、联系功能,进一步能够发现,比喻性习语中的文化喻义包括隐喻义和象征义:隐喻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具体形象认知得出的;象征义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联想某一代表本民族内涵和特定文化寓意认知得出的.包含隐喻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隐喻习语,包含象征义的比喻性习语属于象征习语.隐喻习语是由心理感知或感官感知和心理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象征习语是由文化感知形成的判断或结论.二者虽然都是基于联想的语言表达形式,但象征习语在认知层级上高于隐喻习语.  相似文献   

19.
远程比喻的生成是以两类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点,这一相似性既可以存在于两类事物中,也可以重新建构,作比的两类事物距离越远,比喻就越新奇.它的心理机制源于外显结构的意识突显性和深层结构的语义创建性的统一性,即编码者有意突显差异,引起注意,隐藏相似,运用同质异化或异质同化的联想思维方式,将相距甚远的事物并置,以期取得完形知觉大于部分知觉之和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20.
思想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表达,也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外壳才能流通.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那些停留在大脑皮层,尚未被思想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旁人怎能知晓?思想的岩浆在脑海里左冲右突,寻找突破口,可要将它们付诸言辞,准确地表达出来却非易事.人们发现自己的语言库存常常捉襟见肘.纵使最杰出语言大师也会有拙于表达或辞不达意的时候.实际上,要想用语言百分之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表达者无能,而是因为语词是有限的,而思想却是无限的.有限的词汇怎能容纳得下无限的思想呢?还有,思想虽然被赋予了可供交流的语言形式,但能否为他人完全理解或理解多少却很难确定.表达不能被人理解并接受,那么思想仍处于被遮敝状态,很难流通.可以说,对于任何思想家、文学家来说,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表达困难,以及因表达不畅而给读者(或听者)带来的理解困难——亦即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