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旅游经济就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客观规律,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研究旅游消费者本身的诸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引起的对旅游消费的不同需求;研究具有不同特点的旅游者的消费活动的诸特点及其消费模式。这直接关系到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能否顺利实现其价值并获得盈利,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经济效果。为此,去年我们曾对1980年来杭国际旅游者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国际旅游业所产生的影响作了粗浅的剖析(参见《浙江学刊》1982年第1期)。1981年,杭州国际旅游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共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157,028人,比1980年增长27.64%。其中外国人58,055人次,比上年增长18.53%;华侨等四种人98,973人次,比上年增长33.66%。全年旅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的旅游业,目前仍然是温冷线的旅游业地区。温冷线旅游地区特点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低、吸引力和竞争能力差,旅游者少,旅游设施利用率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黑龙江省的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只注意面向国际旅游市场,把力量完全放到外国游客上,忽视国内旅游市场,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背离旅游业发展规律,这样做很难尽快地变温冷线为旅游热线,这在我省旅游业改革中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逐步走出一条适合国情,日益兴旺发达的中国式的旅游道路来。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许多新课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这里仅就我国旅游事业的基本特点,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认识。旅游和其它事业一样,有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旅游事业,都要合理地利用和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生产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组织各种形式的游览,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趣,招徕众多的游客。任何一个旅游业的经营者,总是要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但是,旅游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旅游设施的建筑形式和水平,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旅游事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具有自己的特色。所谓中国式的旅游道路,就是旅游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的特殊的运动形式。我国的旅游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旅游资源丰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经营的;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无数中华儿女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样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使我国的旅游业具有自己的模式。根据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实践和国外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我国的旅游业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国际旅游业,严格地说是指为外国旅游者服务的行业,但目前在我国则还包括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国人(以下简称华侨等四种人)的旅游者。国际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国际间的经济事业,它包括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在一个旅游区的国际旅游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中,主要的比例关系有:旅馆的床位数和旅游者人数之间的比例;交通部门的客运量和旅游者数量之间的比例;旅游商品的供应和旅游者需求之间的比例;服务人  相似文献   

5.
崔琰 《唐都学刊》2011,27(3):60-62
西安承办的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强化西安及其毗邻地区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拓展城市品牌形象。为了更好地应对世园会给西安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西安旅游业应以资源的有效开发为目标,遵循旅游观念、结构、营销、管理创新的策略,采取发展城市旅游、拓展旅游圈层、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开发会展旅游商品等有效措施,构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6.
刘浩 《求是学刊》2014,(2):99-104
《旅游法》主要通过规定旅游经营者的违约责任来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旅游经营者如未按照法律或旅游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致使其实际提供的旅游服务偏离约定的品质或不具备通常的价值,则其应向旅游者承担违约责任。旅游者应根据旅游经营者的违约时点、违约形态以及具体的违约情形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7.
论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海英 《学术交流》2007,22(8):60-6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然而与此同时,由于旅游立法的滞后,旅游行业管理的混乱以及旅游产品的特殊性等诸多原因的存在,使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阻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有鉴于此,我国应当从完善旅游相关立法,加强旅游行政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旅游行业自律机制等方面来加强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以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既是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需要,也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与服务的规范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活动方式,在广州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如何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将这种旅游形式开发好、培育好、发展好,对统筹推进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加快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对甘肃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奥运会带动旅游业,通过创新机制与体制,改造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树立国际丝绸之路旅游大品牌,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塑造成为甘肃省支柱产业,完成旅游业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根本定位,推动后发展地区甘肃的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这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协调关系的科学认识的结果,是时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旅游业发展更广阔的空空.促进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政策、经济、资源、产业、社会和旅游者行为等.要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制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建立旅游与自然和谐系统和旅游与社会和谐系统,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提高旅游者文明消费程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企业的经营、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了实现旅游2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应有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滨  张志明 《学术交流》2001,(5):104-10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为追求旅游业规模化和经济效益,而导致了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确立一个经营城市的理念,也就是要把城市作为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经营主体,投入旅游市场的经营与运作,从而促进城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各地有许多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浙江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1个,国家重点开放寺观14处。浙江旅游业起步较早,是全国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1985年至1990年浙江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21万人次,平均年增长36.3%,旅游外汇收入10.2亿元外汇人民市,平均增长51.4%;国内旅游者达13222万人次,回笼人民币126亿元。但近年来,浙江旅游业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15.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增加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能从内涵上增加旅游业的盈利。它提高了单位床位的创汇额,改善了资金的利用。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大量投资兴建旅游饭店的条件下,努力搞好旅游商品的销售工作,乃是迅速增加我省旅游外汇收入,为四化多作贡献的有效途径。旅游商品的销售还和当前另一重大问题,即就业问题有着直接联系。旅游商品提供的就  相似文献   

16.
赵精兵 《唐都学刊》2004,20(3):51-55
陕西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但旅游产品长期处于浅层次开发阶段,没有适时推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新产品进入市场,以致旅游业收入增长缓慢,旅游发展总体效益相对低下,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旅游业收益高、产业关联度大及带动性强的优势。借鉴国内外培育和建设旅游产品的成功经验,结合陕西实际情况,应该注重对陕西的人文景观进行深度开发和改造,进一步开发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科技旅游,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7.
张洋 《创新》2021,15(4):46-51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升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南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章在调查分析南宁市乡村旅游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产品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是制约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宁市应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推进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洋旅游是海岛旅游深入发展的必然,把旅游产业从海岛拓展到大海上,是舟山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强化海洋意识,开发出特色化的旅游资源,更是舟山旅游业必须亟待解答的课题.同时,进一步认识海洋对于人类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意义,并且通过符合审美规律的景点建设和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彰显旅游活动人文价值的目的,促使舟山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研究季刊)》今早秋季号,刊登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所长王铁生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葛立成合写的“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A REGRESSION ANALYSIS”(“中国国內旅游业的发展:一次回归分析”)。该文曾刊载于《浙江学刊》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原标题为《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文中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一九九○年之前杭州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从中得出了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文中认为,国內旅游是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临界收入时,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的国内旅游才开始出现;国内旅游者的增长速度往往高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其核心价值而言是如何开发地域性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南江新文化”带的发现创造了一个新的南江地区旅游资源;南江地区旅游资源核心价值是其文化价值:可让旅游者了解完整的广东民系及古老的文化结构,具有旅游文化认知功能,对于探索岭南文化之根的寻根旅游活动具有开拓价值,可以满足珠江三角洲游客的文化憧憬,提高文化寻根的认同感。开发对策上应化文化资源为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