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虚与实”和“黑与白”在哲学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虚实”、“黑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宋代山水画“黑、白”与“虚、实”之间不同的构成关系,产生了两种经典的绘画风格一“简洁空灵”与“雄强浑厚”;宋代山水画中“画内之虚白”的讲究,追求的是无尽的“画外之虚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绘画语言后面的观念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山水画偏重对经验的重视和表述,而风景画则偏重对视觉的重视和描述。中国山水画以经验表述为主,过分重经验最终导致了它至明清时期走向衰微。西方风景画以视觉描述为主,重视视觉导致其1 9 世纪以后趋向成熟与完备,也导致其不同风格的出现与变迁。  相似文献   

3.
“空白”,作为一种符号,中国古代画论中称它为“无画处”。在中国山水画里,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形态,一种画境,是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精神体验的空间媒介。因此,借用“空白”,表现“空灵”之境,被历代山水画家所重视。中国山水画始于晋。作为独立画科发展,以其空灵美的形态,赋予她无限魅力,尔后蔚然成风,流传  相似文献   

4.
依据阴阳五行宇宙一体化理论,时间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过程,空间是客观事物运动的场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依此构成了山水画独特的时空观。一阴一阳的事物运动节律,表现为开合、虚实、有无等的相反相成,在盘桓往复中形成山水画独特的时空结构。山水画时空和道是统一的,时空的营造是为了表现道。山水画时空是心灵的、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客观真实的。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偏重一种类似"笔记式"的构图,讲究"写心论"和"畅神说";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侧重一种类似"照相式"的构图,讲究一种可视性的描绘.从社会文化背景、观察方法、空间观念比较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构图,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中西方绘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7.
“平远”观念由北宋郭熙提出并得到当时文人的接受和倡扬,进而宋元山水画的图式结构由宋前期的“高远”“深远”而转向了“平远”。“平远”图式呈现为视觉、虚实和时空图式,从而使其观照方式生成为静观、游观和妙悟的特质;这种图式特征建构了平远山水的“意外之趣”和“平淡之境”,彰显出超越逍遥、平宁淡泊之生命境界,同时,此图式结构亦衍生为一种“文化记忆”,支撑并活络在文化生命里。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具有很强的模糊性特征。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戏剧,更是体现着一种复合的模糊性特征:(1)它表现在戏剧演出空间、时间的假定性上;(2)它表现在戏剧广义语言的使用与视、听觉的相互转换上。营造戏剧模糊性的方法是:(1)设置“虚拟场景”,制造模糊“物象”;利用“自然时间”流逝给人造成的“错觉”;利用场景转换的时间“空白”。(2)巧妙地运用“潜台词”;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空间与场所,是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权力,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存在,而又要控制一定的空间。而“在场”,则是权力监督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往往由各类纪检、监察部门来实施。而由于中国监察系统存在先天不足,使这种“在场”往往会流于形式,往往会以“不在场”而告终,即所谓的“在场困境”。与其相关的是“缺场悖论”,它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具有“普遍在场”的特性,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由于缺乏沟通的渠道和表达的平台,这种意义上的大众“普遍在场”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从而使大众在社会监督中往往处于“离场”或“缺场”状态,这又构成了“缺场悖论”。,在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大众之所以在权力监督中屡屡“缺场”,主要在于缺乏一个发布、表达的场所。网络空间的出现,真正实现了物理空间和虚拟场所的分离,使得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无所遁逃,从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由边沁到福柯的“全景敞视”,即“反向全景敞视”,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在场”关系,使“在场困境”与“缺场悖论”双双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中所蕴含的空间意识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所秉承的时空观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在艺术领域中的直观体现。山水画把作为造化的自然和具有创造性的心灵结合在一起,通过水墨的方式构造一种虚境,而且使得空间节奏化、音乐化了。山水画为达到这种表现而使用的方法是“以大观小”“三远法”和空间的诗化。但是近代以来,传统山水画的价值及空间技法受到了挑战。傅抱石对于传统山水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但他把写实主义作为山水画的基础,并且用近代的透视法和比例关系来解释传统技法,尚存在诸多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写生对学习中国山水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传统写生方法到现代写生方法,山水写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山水写生包括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由低到高的两个阶段。现代山水写生方法与传统的“目识心记,勾其大要”的写生有了明显的区别,它吸收了西方的造型技巧,能准确反映客观形象,同时又进一步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笔墨表现方法,使写生作品更具生动性、真实感、和时代感,促进了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绘画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对于它们的观照也有不同的视角。我们的艺术史学科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而西方艺术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几十年来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演变发展,对中国绘画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通过对上世纪初期到中叶,并影响至今的几种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阐述,分析个别方法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最后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梳理,期待从新的意义层面来透视出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独特性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3.
《桥》是京派小说家废名的长篇代表作。《桥》在场景意象化、社会风俗画和语言运用技巧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创一格。这种意象化描写和风俗画营造乃抒情化小说一脉特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能收到平中见奇、淡中藏味之效,向读者呈现出一幅幅迷人的乡村田园风景,渲染出一组组诗意般的江南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14.
“可游可居”作为中国山水审美理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的发展过程。“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对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游-居”的观察方式、“线性的画面结构”、平面二维的“远”的空间、“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以及意象化的符号。文章指出道在艺中的作用,由构思层面来把握构图的特征,探讨古人审美心理的形成渊源和古典图式背后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表现美的意图到创造意图的模式,中西古典艺术都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但就整体上来说,创造美的意图和实相的人体美模式是西方古典艺术的突出特征,而以表现境界美的水墨山水画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诗性风采。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当以其散文成就最大,而又以写景最为突出。他以自然为出发点,调动各种语言表现手段,融绘画艺术于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把读者带入了如中国山水画一般丰满、自由、宽泛的意境中,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气韵与静谧、惬意与新奇、率真与谐和,达到自然和谐与人性自由相统一,蕴含了巨大的生态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初,中国建立美术学校起,传统美术就受到西方美术的巨大冲击。西法与中法的对立首先集中表现在写生和临摹学习方式的应用上,继而产生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生派"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和国粹派"画中国画学素描有害无益"的观点之争,直到20世纪末,这种争论还在继续。那么21世纪,中国画教学路在何方?已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业已到来的2 1 世纪无疑是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时代,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文化的不断整合,使得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将在新的世纪里受到最大的冲击。对于新世纪的自由空间来说,只有审美文化才能够真正地贴近人类的本性,因此,越是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艺术就越要立足于自己固有的本色,这才是其发展的有力基础,艺术家失掉了风格也就失掉了自己;同样的,中国画没有了中华文化的审美基础也就没有了立足点。所以,只有坚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发展中国画,才会使其前途远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画坛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分析和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发展历程,从而透视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