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驽马精神赞     
荀子在《劝学》篇中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马的天分叫人羡慕,但我更赞赏驽马的精神。它目标坚定,具有“倔”的天性。一旦做出选择,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也不论自己的前途如何叵测,它都始终如一,不改初衷,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它锲而不舍,具有“韧”的特征。一旦踏上征程,就要坚持到底。不管前面是悬崖峭壁还是戈壁荒漠,也不论是布满荆棘还是一马平川,它都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从不气馁,永不言败。它笨马先跑,具有“勤”的本色。以负重前行为天职,不需扬鞭自奋蹄。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有…  相似文献   

2.
<正> 丁玲的作品“自我”色彩很浓重。凡是读过她作品的读者都会有此感受,甚至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询问:“这是在写她自己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它触及到怎样看待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作家的“自我”即思想感情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此,丁玲的回答是颇有趣味的。笔者收集一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非我”。丁玲曾说:“我不是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写的并不是我自己”。(二)“是我”。“杜晚香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女性半自传体小说,几乎全都遭到过一种声势浩大的舆论上的批判,许多批评者把这些作品看作是一堆垃圾,甚至感到恶心和“呕吐”。对这样的一种文学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在舆论上人云亦云。我甚至十分怀疑,那些理直气壮地大骂这些作品和作家的批评者与道德家们,是不是认认真真地研读过这些作品。许多人只是从一种直觉上觉得这些“美女作家”肯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鲁迅是分析过这样的国民心理的)。再加上舆论又全都批评她们写了好多“性”方面的东西,这样的作品还用得着去看吗?我自己当初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么多人包括一些著名文化人都批评了这些作品,可见这些作品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另外我本人实际上还有这样的一种非常阴暗和卑鄙的心理:这些年纪轻轻的作家们,出了这么多书,出了这么大名,好事全让你们占上了,我都写几十年了还没这么风光过呢!让这些舆论一下子把你们骂死、一棍子把你们打死,活该!  相似文献   

4.
<正> 正如鲁迅所说的靠研究小说作法并不能成为小说家一样,单靠讲求治学方法而成为学者的事也是没有的。治学当然有一些人人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与主治学科有关的基础要打得结实,知识面要广,要由博返约,等等。但是,达到这些要求的方法是各人不相同的,每个人的条件、经历、天分、气质不同,不能勉强效法。举例说,抗日战争时期,我曾向一个早岁就成名的清史学者请教读书方法。据他说,“真正做学问”的读书,必须同时放许多书在面前读。比如治清史,书桌上要摊开《国史列传》、《清实录》、  相似文献   

5.
天道酬勤     
李娜 《快乐青春》2011,(7):10-11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小知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相似文献   

6.
有位作家说过:“人有两种经历,一种是填在履历表里的,另一种是心路历程。看前一种,你可能了解;看后一种才可能真知。一个作家,作品就是他或者她那印满了反叛、归复、认同和失迷的心路。”的确,看完张冀雪的作品,你会对她的另一种经历——心路历程,得到一种真切的认识,因为她是在真挚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感心灵。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作品是写我心的”。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涵义人的主体意识是人的高级意识,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时,她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只有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才是具有了主体意识的自觉主体。有些人虽然在事实上从事着改造和认识世界的活动,但是如果她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驾驭支配地位,那么,她的实践活动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这些人还不能说具备了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谁是小说叙述者 小说,作为叙事性作品,总是有一个叙述者在那里向读者讲述着一切,不管这个叙述者在作品里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甚或有时它将自己的真身隐匿得难以寻觅,但是它在小说中却是切切实实地存在着。那么,这个叙述者究竟是谁?有人认为,传统小说所惯用的那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一般的叙述者与作者是合二而一的;而有的人又把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叙的作品称作“自传体”、“私小说”,认为那个讲述着一切的叙述者“我”是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9.
巴金在近年反思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说:“我就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来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我的作品便是一份一份的‘思想汇报'.它们都是我在生活中找到的答案.我不能说我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它们是严肃的.”  相似文献   

10.
在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记者问莫言:"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  相似文献   

11.
回家之路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前段时间,老师在班上作了个调查,结果有80%的同学都是“自己回家”。这真让我羡慕嫉妒恨——我的回家之路,从来都是爸妈来接。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经过再三考虑,我把今后要自己回家的决定告诉了爸妈。妈妈一听,马上大声反对:“不能一个人回家,太危险了!”“你慢慢长大了,可以自己回家。”  相似文献   

12.
岩石浅雕绝非原始社会作品──说“岩画”魏良弢早就有不少人──至少在我所从事的这个学科的圈子里是如此──知道我对所谓"岩画"一直持有异议,且时常在授课时说长道短。与其让别人代为传说,还不如自己公开写出来为好。这是煞风景的事,是要得罪人的,包括得罪我的朋...  相似文献   

13.
<正> 《灭亡》是确定巴金文学道路的奠基作,也是描写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生活的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集中笔墨刻画了主人公杜大心投身革命后的内心世界,着力表现他的思想性格化点,“真实地暴露了一个想革命而又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的小知识分子的灵魂”。作者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他在以激情的笔触塑造杜大心的时候,通过渗透、寄托的办法,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他讲“我不能说杜大心的身上就没有我自己的东西”。但社大心毕竞不是作者,他有着作者当时也并不同意的东西。作者声称:“杜大心不是我自己”,“我不是杜大心底信徒”,“我对他的态度是很公平的。我  相似文献   

14.
黎丽 《家庭科技》2011,(7):39-39
我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或对我使坏。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让我琢磨几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台词”。因此,我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憋坏了自己的心情,也影响到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创新必须有中国特色黄绮近来阅读书法报刊,先后看到一些书法新作,自己不免大吃一惊!一惊是自己搞了几十年汉语文字研究,到头来变成了“文盲”;二惊是分明作品摆在面前,怎么我自己却“目中无物”呢?请恕不敏,聊作解人。作品选刊有标题为(待考文字系列)者...  相似文献   

16.
黄春明是台湾省的重要“乡土文学”作家,他一九七二年以后的作品比起以前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黄春明有过坦诚的自白:“在我写以小人物为主的那一系列的小说的时候,我获得了‘有良心的作家’、‘人道主义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悲天悯人的胸怀’等等这一类的称赞。……自从我看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结婚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就很少回父母家里。我的一贯借口是:“妈,这一段我很忙呢。”我真的那么忙吗?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生活在红尘中的人,哪一个不是如工蚁般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城市里奔来奔去,陪上司应酬,和同事晚餐,与朋友喝茶,似乎哪一样都比陪父母说几句话来得重要,总觉得不能拂了别人的情面,总觉得父母是自己人,不会生气,会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所以总是一推再推。  相似文献   

18.
鲁迅《药》与屠格涅夫及波特莱尔有关作品比较薛伟鲁迅的小说创作善于“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①他于1919年4月创作的短篇小说《药》,就与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做粗活的人和不做粗活的人》(以下简称《做》)有着...  相似文献   

19.
陈予斌 《快乐青春》2013,(12):56-57
要命的期末考试终于过去了。 短暂的平静之后,大家又开始躁动起来,每个人都在猜想自己的成绩如何。它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能不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也关系到新年压岁钱的多少。谁知道我的成绩会怎么样呢?和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我对自己的期末成绩也进行了如下猜想:  相似文献   

20.
《野草》是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被他列为自己的五种创作之一。他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花费一年半时间写成。而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以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他的思想从进化论转变为阶级论,他从急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界观的变化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但这不能超越一个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象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有过多么美好的向往和艰难的探求。《野草》正是这种向往和探求的真实生动的写照。《野草》写在鲁迅思想发生急骤变化的时期。这同他在后期所写杂文一类作品比较,其思想意义并非一致。因此,我们既不能无视差别,把受到一定局限的这部作品过份抬高,也不能因为其中的差别,片面突出不足之处,贬低了这部作品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