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杰同志说:“我是一个革命者,我要做一个革命的良种,党和国家把我撒到哪里,我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我也是一个革命者,我也要做一个革命的良种,现在我身在旅社,就耍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但是我在这里并没有生下根来。这可以用一件事情来说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从小参加家务劳动,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立能力,如果你能精心“设计”的话,还可以在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使孩子得到充分的智能训练的机会。 洗碗时的“程序设计” 饭后洗碗可算是极普遍的家常活。第一次让孩子洗碗前,我启发他:你想一想,这十几只碗,有大有小,还有调羹筷子,应该先洗哪只,再洗哪只,才能既快又好?孩子望着这些待洗的碗筷,回答:应该先洗大碗,再洗小碗。我又问:为什么?他答:洗好的碗要从大到小往上叠整齐,这样,洗好碗又同时理整齐,既快又好。我称赞他,孩子就按照这个“程序”把碗洗好了。其实,做许多事情,都有一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程序问题,每做一事之前先想一想,设计一下程序,便能把事情做得井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单交易,整个金额将近8亿元。对方买,我们卖。他面临决策问题,行还是不行。所以我给了个建议:可以先少给我一个亿,这一个亿先放在边上——如果我卖给他的这部分资产他买去做了房地产,每平方米达不到7000元,那这一个亿就算了,我得让他有钱赚;如果每平方米超过7000元,他就得把一个亿补给我。这样他就有了选择——如果觉得风险太大,他可以少支出一个亿;如果市场很好,也赚钱了,就再  相似文献   

4.
医生也搞笑     
《快乐青春》2005,(4):59-60
有一次我肚子疼,跑到医院挂了急诊,结果在我看病的时候,医院的120突然送进来一个全身是血的病人.医生只好把我扔在一边,并劝我先去吃午饭再回来看肚子,"找点儿事做,分散一下注意力,要不肚子更疼."这是医生的原话.  相似文献   

5.
我是理论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对治学没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但愿意把我的感受写出来,同中青年学者们交流。我是政治经济学教师,要谈治学的体会,就不免涉及一些经济理论观点。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一、贵在于勤 我做学问的体会说起来平平常常,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勤。贵在于勤。勤者,或曰多做,不断地做。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走出钱眼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身旁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魔鬼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魔鬼就不见了。在穷人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他不断地往外拿金币。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啊,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相似文献   

7.
婆婆说来就来了.她一点儿也不矜持,进门就换上休闲服,系上彩格围裙,活脱脱就是一个戏里的俏厨娘.没多久,变戏法似的,饭菜就上了桌. 小保姆钦佩得瞪圆了眼.她早已提出,做完这个月就走,要我赶快找人.此时,我心中窃喜:婆婆如此能干,我的运气好得很啊! 婆婆何等精明,她微微一笑声明:今天,就先做个示范,以后只负责指导.而且,最多住一个月,她就走人.老公一急,刚想张嘴,就被我暗中拧了一把.我边给婆婆夹菜,边称赞她说得在情在理.  相似文献   

8.
亲属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就找到了一份在我看来还不错的工作。工作已经有半年多了,来我家做客时谈到他工作的事,本来我以为他的工作能不错,没想到他说没意思,马马虎虎,对付着干,每天就自己那点活,干完就完事,干一天算一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工作?老板对他不好?他说都不是,大家都这样。我说既然已经做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不能多做一点?他想都没想,反问我道:做好了又能怎么样?多做点又能怎么样?老板知道了也不多给工钱。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给他讲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和秦川谈恋爱,完全是他的一场精心预谋。5年前,我在某县中学做英语老师,每天下班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再坐公交车回家。有一天等车的时候,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叫住了我:"能不能借你的手机打个电话?"我正拿着手机玩游戏,一时没反应过来,有点迟钝地望着他。怕我不信,他拿出一部没电的iPhone4S在我眼前晃了晃。我犹豫着把手机  相似文献   

10.
问题:我结婚16年,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婚后我要求自己做一个贤妻良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丈夫和孩子。可是结果却让我伤心。 我对丈夫和孩子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每一个生活细节都照顾得非常周到,比如我  相似文献   

11.
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高中生。开学初,我班来了位男老师,他知识渊博,风度翩翩,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总是想着他,见到他会莫名其妙地紧张,看到他和其他的女生谈笑时有点酸酸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是爱上老师了。我把这个念头告诉过一个要好的同学,她答应为我保密,但她没能做  相似文献   

12.
这本书一出版我就读过了。在这里只想说一说总的意见。我在总的方面的意见是:假如我可以拿本书来跟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和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做一番对照的话,那麽本书中所发生的错误(包括史料方面的错误和论点方面的错误)要比那两本书中的少,但创发与独到之处也远不及那两本书中的多。於是,这中间就包括着一个问题,想来谈一谈。我们做学问,进行科学研究,假如只抱了“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态度,行不行?在我看来那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做法,提到方法论上来谈,便是不引发矛盾,不解决矛盾,因而只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但假如又不甘心於这种表面化,那就顺手把手边的材料凑一下,而不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那麽在方法论上便不能不是折衷主义的。假如再“小心”一  相似文献   

13.
让孩子先说     
正让孩子先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事实的尊重。耐心等待一分钟甚至半分钟,慢半拍,先听听孩子说,等孩子说完,再做评判又何妨?周末下午,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儿子说:"妈,我和小乐到楼下吃快餐。"正忙着做家务的我,头也不抬:"行啊!"儿子又说:"吃完饭,我们到广场转转。"我挥挥手:"去吧!去吧!"等我做完家务歇下来时才发现,儿子出去已近2个小时!这小子,去哪了?给点自由就撒野!  相似文献   

14.
北塔 《学术界》2006,(2):118-125
刘皓明的《绝食艺人:作为反文化现象的钱锺书》一文,在网上已经流传了好一阵子,最近又在《天涯》杂志上登了出来。因为他有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即海外华裔学者的角度,又因为他使用的强烈到极端的语气,即不容置疑的否定性语气,再加上他那自以为打中了钱锺书七寸的得意劲儿,都引发了我试图为钱锺书做一点辩护的欲望,尽管钱先生也许根本用不着我这样的末学后生来为他辩护。一刘皓明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他用卡夫卡塑造的“绝食艺人”这一小说形象来比喻钱锺书。他说:“钱锺书对应于绝食艺人的绝食功夫的,是他扫描般的记忆力,他饕餮的阅读…  相似文献   

15.
刘墉 《家庭科技》2013,(11):11-11
小时候,夏天的傍晚,母亲常会做花椒油。先把麻油烧热了,再撒下一把花椒,拿锅铲用力压,噼噼啪啪地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闻到那香味,我就知道,爸爸要下班了。"醋熘冬瓜"是爸爸最爱吃的——清淡的冬瓜汤,上面浮一片花椒油,据说有消暑的功效。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淡黄色的花椒油在灯光下反射出的图案,还有那黑色的花椒,不小心被咬到时的麻麻的味道。父亲在我9岁那年过世,不知为什么,母亲就再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骑车去旅游。中午时分,到了一间装修简陋但顾客满座的小餐馆。由于十分饥饿,开口就说:“老板,来半斤香肠,一碗米饭。”老板非常客气说:“师傅,半斤有很大一盘,您一个人可能吃不完,要不先来3两,吃完再添,怎么样?”“好吧,就先来3两吧!”心想,这样的老板还真不多见。不一会儿,菜上来了。老板与我闲侃说:“师傅,你的车右胎没气了。”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个人在小区门口开了一个店炸油条卖,一根卖一元钱,他附近的同行也卖一元,没有任何不同,顾客可以购买同行的油条,也可以购买他的油条。于是,我给他出了个主意。我叫他写了一个招牌,招牌内容是"一天只用一桶花生油,只能炸300根油条,炸完就不炸了,一根3元。"我说:"你炸完一桶花生油,就把油再  相似文献   

18.
一 1965年第一期《文史哲》发表了牛致功同志的《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对我评价《班固与〈汉书〉》的历史观点部分提出批评。我阅读这篇文章以后,得到启发,再检查旧作,发现某些问題的提法不够恰当,个別论点也不正确,从而把班固的史学地位拔高了。例如,我一方面肯定: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编撰《汉书》,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另一方面又说“斑固能从人民的利害关系,来衡量政治得失”。这是一个矛盾。牛致功  相似文献   

19.
我来之前就打电话,希望同大家见见面。到了杭州,哮喘病又发了。这样我的计划就打乱了。几年来民盟工作我做的很少,1979年起,中央同志叫我把社会学恢复起来,责无旁贷。去年到广西桂林,和盟内同志见了面。1935年我在清华研究院毕业,36年到广西瑶山调查,跌坏了,就回到老家吴江休养。在这期间,我对农村进行了调查,后来到英国伦敦大学进修人类学。在船上一个月把调查来的资料整理出来,写了《中国农民生活——江村经济》(江村就是江苏农村)作为博士论文,外国人感兴趣。他们不了解当时中国农民的实际生活。这本书把人类学研究从不发达国家引到比较发达的国家这是第一次,这是38年的事。回国后,在西南联大教书。解放后,1950年我把研究对象转到少数民族。随一个参观团到贵州、广西,实际上是调查研究。那里很复杂,许多情况不了解。1957年我回北京一趟,新西兰文化代表团来访,总理接见,我在场,其中有一个我在英国的同学要到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09,(10):36-37
有这样一个病人,是刚刚退休的银行行长,大面积心肌梗塞,室壁瘤,里面还有血栓。当地医生说,唯一的希望是去北京做心脏搭桥,再把室壁瘤切除了。要做这个手术,必须先做一个心肌存活试验,如果心肌还有存活的,才能做搭桥。可是一做试验,没有存活的心肌。他心想这下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