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性耳聋配戴助听器能改善听力。但有些老年人担心长期使用,会刺激原本就存在功能衰退的内耳及听神经,从而加重耳聋。专科医生告诉我们,老年性耳聋患者若能做到适时合理地选戴助听器,是不会加重耳聋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唐霞 《家庭科技》2014,(5):21-22
正前几天,杭州的沈女士看病时说:"我感觉左耳不灵光,女人说话能听得到,可是男人一说话,只能听到嗡嗡声。"原来,沈女士患上了左耳低频性耳聋。这是一种突发性耳聋,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听力上"重女轻男"。感冒后易患低频性耳聋沈女士说,发病头天晚上她还能清楚地听到声音,可第二天一早醒来,感觉周围变得非常安静。直到老公走到房间里喊她起床,"只看到他嘴在动,却听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女诗人.她的古典诗词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的证明,"根"意识的体现.本文从"飘泊之苦"、"故国之思"、"报国之情"三方面解读叶嘉莹诗词中浓厚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与她深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一脉相承.叶的诗词是她在异域文化中的心声,也代表了大多数海外赤子的心声,既是她个人人生和心灵的写照,也是海外华侨人生飘泊和心灵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血液粘稠度增高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老年性耳聋、脑缺血、中风以及癌症等疾病,均与血液粘稠度高有关。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液粘稠度的增高,常与不  相似文献   

5.
萧红创作倾向中的"寂寞"与她的人生境界相关。寂寞也是一种痛楚,萧红的创作就是对自己这种类似于"病"的痛楚的书写。"问诊"是着眼于对萧红所患之"病"的认识;当作者把自己的"患病"感觉倾诉出来,也相当于是情感"疗伤"。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早期小说创作与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息息相关。1990年代,迟子建尝试"打开屋子"让她的人物走向外面的世界,使她的小说"温暖而略带忧伤"的人性意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底色。进入新世纪以后,迟子建小说创作表现出对生态文化的自觉,这种文学自觉不仅仅是她艺术上的成熟,也是她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7.
那年我16岁,在一家大商店绸料专柜做学徒。一天下午,一位漂亮的女孩来到柜台边,向我打听各种布料的价格及特点。最后,她告诉我她想买某种特定的料子。“对,非常特殊的料子!”她肯定地说。她的话语温柔而甜蜜。她非常年轻,有一张活泼可爱的脸庞,双眼闪烁着期待的目光,小嘴像一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我要一种做裙子的绸子,每走一步它都要发出响声。”“那你最好买这种绸子,这是杭州出的名牌产品。”我向她建议道。“我们进了许多这种五光十色、艳丽多彩的绸子。颜色也要特别吗?”  相似文献   

8.
叶嘉莹从庄子"七窍凿而混沌死"的故事,生发出"七窍虽凿而混沌不死"的诗学理想,这种批评境界和追求,显示出叶嘉莹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相结合的批评思路,是叶嘉莹面对现代性的一种抉择,一种应对策略,也是她传承中国诗学传统的使命感之体现.  相似文献   

9.
池莉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的主将。然而,作为一位“写实”女作家,我们不能忽略其女性本身特有的创作情怀在文中潜性的呈现。这种创作情怀的默默流露是随着她的创作时期不断位移的。作为与时代共进的作家,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性特点,她的“女性情怀”也是通过关注女性的成长历程而不断呈现的。  相似文献   

10.
安·兰德是20世纪美国具有颇大影响力却也备受争议的一位作家、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她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创立并发展了客观主义哲学。其中,她在作为客观主义哲学主体的客观主义伦理学中所提出的的核心思想理性利己主义,对于当时正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兰德的理性利己主义将理性作为最高美德,将生命作为最高价值,不能为了他人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她也反对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兰德所提倡的这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极其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她的这些理论具有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色彩,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就会暴露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张女士最近很犯愁,四年级的儿子东东跟她成"仇人"了。起因是她翻了儿子的书包,偷看了儿子与同学来往所写的小纸条。儿子发现后两个星期对张女士绷着脸,不跟她说话。张女士或许不懂,东东"记仇"源于他受伤的心理感受转化为愤怒的情绪。对东东来说,他处在学龄期向青春期转化的阶段,身高、体重等都在增长,他内心需要一种独立性来支持这种"长大"的感受。东东和他的同龄人会把交往的重心从家庭逐渐转向学校,也会从  相似文献   

12.
陈染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残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在她的小说中,充满了一个个因生命"残缺"而孤独、幽闭、叛逆的女性形象.这种生命"残缺"意识与女性意识、孤独意识紧密相连,她试图通过女性写作实现女性自我的确认,在孤独之中追寻灵魂的完整,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虽然,她的小说因为性别的强调而突出了孤独,丧失了完整的生活空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女性生命"残缺"的执著抒写,使她实现了对"残缺"的认同与自我的承担,实现了女性灵魂的飞翔.她笔下的"残缺"也因此化作一种苍凉、旷远、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13.
林湄作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其创作虽然也同样具有着新移民文学的共性,即强烈的"自我性",但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她对这种"自我性"的超越上.林湄的这种对"自我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她的后一阶段:前一阶段,林湄主要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着重于女性问题的探索;后一阶段,林湄的视野明显拓宽,能有意识地联系跨文化经验,思考中西文化关系的交流变化,探寻与人类普世价值相关联的若干问题,从而展示出一种全新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4.
正堂姐在广东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一次。我觉得姑父姑妈在家里肯定孤单,便嘱咐堂姐常回家看看。她听说,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我爸妈呀,一点也不孤单。若是不信,你去问他们?"我可真不信,姑父姑妈就她一个孩子,他们在农村也没有什么爱好,对孩子肯定非常想念,孤单肯定是难免的。怀着这种心理,我去了姑姑家。吃过饭,我说道:"如果你们二老觉得孤单,就去我那住几天吧,堂姐她工作忙脱不开身,没空陪你们,这也是没有  相似文献   

15.
由个人组成的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群体,是人的社会存在形态。一定的群体作为主体面对一定的客体,也有它的主体性。这种群体的主体性既与个人主体性直接相关,又有其各自的特点。一、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群体人类是能群的动物,即能够组成群体并在群体中生活的动物。人群共同体是多种多样的。能够超出纯自然本能的需要,根据特定社会功能的需要组成某种人群共同体,这是人类独有的特点。诚然,许多动物都有群的需要,甚至也能组成某种"社会",如蚂蚁、蜜蜂、猿猴的群体和"社会"。但这种动物的"社会"纯粹是以其自然本能为前提的,这种固定的自…  相似文献   

16.
Yulia Brodskaya现在和丈夫住在伦敦,他们有一个2岁多的女儿和一个9个月大的儿子.Yulia喜欢纸,至今对小时候个朋友送的中国剪纸印象深刻.在折腾纸这件事上,她尝试过很多方法和技巧,直到发现褶裥纸艺时,她心里明白:"就是它了!" Yulia开始这样玩纸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时她本打算给自己手绘一个自荐小册子,以便于发给一些潜在客户,最后却在封面设计上发愁了.她想给自己的名字"Yulia"设计一个吸引眼球的图案,可画的无数个手绘稿最终都给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看到的一幅画,画面上展示了很多用边缘站立起来的纸条,而我曾经也用这种方式为一个学校项目做过设计,当时竟然完全忘了这种纸艺."当然,那个小册子封面上的"Yulia"最后采用了这种工艺,那也是Yulia第一个正式的褶裥作品,也成为未来事业的起点."有趣的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这种玩法还有名字,直到我的作品被别人发现,并在网上流行起来后,才有人告诉我这是褶裥插画."  相似文献   

17.
正能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不在少数,但是能够一辈子做到上厅堂而不沾染厨房气息的女人却不多。有这样一种女人,你不会看见她衣衫不洁、鬓发凌乱,也不会看见她口出狂言、撒泼耍赖,她永远那么微笑着静静地看着你,却收服人心于无声处。得体,是一个女人不露声色的毕生才智。祖母用一辈子书写"得体"二字祖父是军职,家里帮忙的人都是服役或退役的"男丁"。可能也因此,祖母在家中永远形象端正。只要出了卧房门,她永远一身齐整旗袍丝袜。这规矩不只适用于她自己,一家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涌现了许多女性作家,惟有冰心以母爱之心始终关注着儿童。她是一位"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新时代女性。她对儿童的关注是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影响的。冰心的文学作品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像"准妈妈"这类"准:+N"的语义模式是当代汉语中新出现的一种词汇现象.这种词汇模式表述的基本语义是"程度上还不完全是N,但可以当作N来看待".这种模式要求它的陈述对象处在"未N而必N"的语叉状态下,表达一种"对N的预期并先行在整个模式中提及N"的语义特点.凡是处在这种语义状态下并且具有这种语义特点的"N",都可以成为这种词汇模式的作用对象.此外,这种模式中的"N",必须具有由"非"到"是"发展变化的可行性和趋势,必须对于说话人、听话人或话题主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有"先行提及"的必要.研究这种模式的语义特点,总结其使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词汇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寻常的爱情经历,对写作和文字的热爱与执着,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西蒙娜·德·波伏瓦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便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又具多方面才华的女性.她的多重独特性也构建起了她在接受过程中的多重形象.当作为"女人"、作为"存在主义女作家"、作为"女权主义教母"的波伏瓦形象传播到中国,中国评论界与普通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不同侧面的波伏瓦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热情与关注度,其不同侧面形象的接受也因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