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必须发展农业保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订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基本产销经营模式,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我国"订单农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履约率低、缺乏保障机制等问题,尤其是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供给不足、需求不旺及保险体制机制不配套的矛盾,已明显制约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发展农业保险,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建立健全"订单农业"发展的保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此后,各试验区、各保险公司纷纷试水其中。通过对收入保险典型试点"武进模式"和"桦川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试点项目在品种选择、保费构成、定损理赔等方面探索各有千秋,都对巩固脱贫成果、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农业收入保险试点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如价格发现机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为稳妥有序推进农业收入保险,稳定农民收入,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收入保险政策目标,加快补齐制度供给短板,优化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保险交易中的产品不适合参保人(投保人)需求的问题,英美法系创制出"适合度准则"(Suitability Doctrine)。在保险领域而言,"适合度准则"亦即法律制度应当确保消费者通过参保或购买保险得到与自身最具有适合度的保险产品或服务。近年来,"适合度准则"被引入具有大陆法系特征的国家或地区。我国农业保险存在保险产品不适合农民需求,农民参保意愿低的问题,影响农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以"适合度准则"的理念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监管领域的立法、执法与司法,提升农业保险产品设计、经营策略以及保险诉求对于参保人的适合度,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发展中很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状况,要破解这一困局,必须运用利益冲突与平衡理论。我国农业保险监管中存在监管机构、农业保险人、投保农户等多元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利益冲突。为了实现农业保险发展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我国应当从利益产生、利益表达、利益激励、利益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童潇: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接受我代表《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对您进行学术访谈.我想,这次访谈也是我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后学向您求教的一次难得机会,还请您能多加指点!李老师,您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翘楚,也是中国中青年社会学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性人物.我一直认为,您的学术经历是您这代学者中十分丰富的一位,一方面,您是南开大学"黄埔一期"学员,是中国社会学恢复招生后自己培养的首批学者,您在农村和城市都曾经做过扎实的社会调研;另一方面,您又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在法国——社会学学科的发源地——拿到博士学位,接受了严格的法兰西式的社会学学术训练洗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从您身上,我常常会感受到您有某种"中西合璧"的研究底气.我很想听一听您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我国保险营销员的身份界定 我国现行<保险法>中并没有"保险营销员"的概念,<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对保险营销员法律地位的界定也比较模糊.目前,对于保险营销人员的称谓十分混乱,学界与业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保险营销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但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仍然存在保障水平低、保险理赔难、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险的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昊然 《学术论坛》2012,35(8):104-108
合同法定解除权本应是救济当事人之间对价失衡的最后途径,只有在严重破坏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对等、对价平衡及诚信基础的条件下,当事人才能获得该项形成权,但在保险合同领域,由于投保人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传统观念,法律对于投保人的法定解除权几乎不设限制。投保人法定解除权的任意性与混业经营、保险连结证券等新型保险发展方式无法融合,且在保险实务中也暴露出固有缺陷。文章从当事人不平等地位的矫正、保险合同信息不对称及保险人社会公益责任等角度切入,对投保人法定解除权的任意性提出质疑,并就限制投保人法定解除权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保险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私法的划分为基础,"农业保险"在逻辑上应区分为"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分别适用不同法律规范。为避免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同时考虑到为两类保险的并存留下概念和制度上的空间,"农业保险"一词不宜作为仅指代其中一种类型保险的法律术语,用于当前正在进行的立法工作。在我国,开办和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保险均面临农民支付能力低下、农业生产风险未被农民视为生活主要风险的障碍。无论是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属于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均应由公法规制。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创新产品,它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包括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模式和市场结构及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系,显示了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运行机制的利弊、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与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相互补充并使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向"市场化".中国在发展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农业气候指数保险发展现状,从政策、法律、资金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古松 《中文信息》2004,(9):46-48
到雪宝顶登山的人时有报告登山工具失窃,这是残酷而致命的现实,当您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山顶后,在下山途中您突然发现自己架设的保险绳不翼而飞,您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但愿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传说,但愿不会有人因为登山工具的突然失窃而丢失生命。  相似文献   

12.
对保险含义的界定直接影响着对保险监管范围的界定以及保险监管机构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目前我国保险法中对保险含义的界定不适应保险监管的需要,在这方面美国立法和司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部分,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可以分为生存保险、死亡保险和生死"两全"保险。生存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满时仍然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死亡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寿保险,其又分为定期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46-50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把农作物受气候灾害损害程度指数化的一种农业保险产品,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智能"应对模式。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国,推广农业气候指数保险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气候指数保险仅停留在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研究,从制度建设角度设计、规划和推广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从而化解我国农业发展中潜在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推动了保险资源的跨国流动,规范跨国的国际保险活动并确保国际保险市场运行秩序和各国保险业稳定发展的法律制度——国际保险法,成为国际经济法体系下派生出来的新兴法律学科。国际保险法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国际保险法,应从澄清对"国际保险"现象和"国际保险法"的认识入手,揭示国际保险及相关法律产生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界定国际保险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在国际经济法体系下的国际保险法学研究任务和内容,为丰富和发展规范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和内容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揭示国际保险法学研究状况和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国际保险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在微观层面主要依靠农户家庭内部融资,宏观层面主要依赖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农户微观手段的保障性不足,而托市收购政策的制度成本较高。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可以融合保险公司的风险集合优势和精算技术优势,为农户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科学管理。现阶段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政策目标与现有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相辅相成,以期通过市场化的保险手段,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和分散的有效渠道,从而保障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综合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陷入"供需双冷"格局。为保障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顺利推进,须从保险供给与需求双向激励机制入手,同时以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中保障价格制定依据,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更具市场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生育保险法是生育补偿社会化的需要。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从全国范围来看,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落实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呈现出地区不平衡,受益者待遇在生育保险法实施过程中被人为降低。从地区范围来看,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和生育保险受益率偏低。提升生育保险受益者待遇,应该提高受益者待遇享受标准,改进受益者待遇支付方式,扩大生育保险基金筹资渠道,控制和节约生育基金开支。  相似文献   

18.
粟世来:胡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赵国军先生的委托,对您做一次学术访谈,访谈将主要围绕您的研究展开.首先我要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是,近年来,您对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与批评中的某些热点问题发表了一些颇具建设性和前瞻性的观点.比如,在2007年举行的"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您作了"开放的民族主义"的发言,并将之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基本立场.但在如今,民族主义不说声名狼藉,也可谓名声不佳.霍米·巴巴就提出过"不可救药的民族主义"(impossible nationalism)来指称一种狂热的、排外的、极端的甚至是暴力的民族主义,认为它已不再具有"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历史有机性和进步性.请问您倡导的"开放的民族主义"(open nationalism)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中我们应怎样坚持这一立场?  相似文献   

19.
春节到来,很多人回老家、走亲戚、旅游,因此要做好相应的保险保障计划. 回老家保险计划 春运期间,各种道路事故高发,春节回家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买一份适合的保险显得格外重要.若您是乘坐高铁、火车、飞机回家,可选购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险.春节期间的交通事故往往比平时多,“拼车族”要提前了解所搭车辆的保险情况,可在拼车前自行购买一份短期意外保险,该险种的保险期限灵活、价格低.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市场中自愿保险带有明显强制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自愿保险发生异化,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出现自愿保险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与风险转移。自愿保险异化的实现途径有:保险代理人的不告知;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以捆绑销售方式为主强行推销保险;指示与指标的下达。纠正与防范自愿保险异化的对策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社会各界的保险知识与保险常识;保监会依法承担和履行监管职责;对个别险种在制度层面重新设计,尤其是学平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