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解释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铛""石""块""砾"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鼎""玉""金""珠"是名词作状语;还有一种认为"鼎""玉""金""珠"直接活用作意动。实际上,这两种注释都是不够妥当的,应是"铛""石""块""砾"活用作意动。  相似文献   

2.
用作人是"五四"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始终对法家思想保持高度警惕的思想家之一,但用作人的这一立场始终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认为,用作人对法家暴力思想、三纲主张、法家化"酷儒"的揭露与批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中国现代化之所以长期裹足不前的关键,值得后人重视,尤其是在认识争总结五四思想成果时,忽视用作人的思考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3.
"人家"可以用作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分别指说话人自己和听话人,即分别指代"我"和"你"."人家"还可以泛指或专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即指代"他/她".语言具有功能性."人家"指代"我""你"和"他/她"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并且有助于说话人实现其语用意图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界对动结式中用作结果补语的"明白"一词词性的看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它是清一色的形容词,有的认为它是清一色的动词.动结式中用作结果补语的"明白"的词性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动结式中充任结果补语的"明白"是形容词,有些动结式中充任结果补语的"明白"是动词,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赵立华 《理论界》2010,(3):43-44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而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输入到生产过程,通过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促进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而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新区制造多创造少,制造业水平处于世界生产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必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志荣 《东岳论丛》2019,40(1):102-110
人类早期意象的含义是混沌的,审美意象的范畴是在审美活动诞生和变迁的历程中生成的。"意象"一词被专门用作文艺评论后,审美活动的成果大体固定表述为"意象"。"艺术形象"可以统一用"意象"来表述。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也体现了意象特征。意象中包含着感悟、判断和创造的统一。只是在艺术意象中,才会有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欣赏问题。意境是指体现在意象本体中的境界。中国传统的意象思想,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贡献。从古到今的审美现象和艺术现象,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意象"范畴从古代一直沿用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意象理论从出现开始,就不是封闭僵化的,而是开放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因而包含着现代价值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所”字结构指的是“所”或“所+介词”与谓词性成分组合构成的结构。《说文解字》中,“所+VP”有四种结构类型,“所”可以提取与VP相关的受事、处所、工具、原因或方式,还可以不提取任何语义成分;“所+VP”多数用作判断谓语,还可用作定语、宾语或主语。“所以+VP”只有两种结构类型,基本全部用于提取工具,基本全部用作判断谓语。  相似文献   

8.
陈俊和 《兰州学刊》2009,(Z1):165-171
文章认为汉语的指称系统用两个组成部分来体现:一是"语法形式",二是"语用意义"。这里所说的"语法形式"可以理解为"定","语用意义"可以理解为"指"。"定"可以分为"有定语法形式"和"无定语法形式","指"可以分为"定指"、"不定指"、"特指"、"泛指"、"不指"、"非指"。"定"和"指"之间具有两种关系:一是有"平衡关系"。文章所说的"有定(defin ite)和无定(indefin ite)"是"有指"下位的概念,它们之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而是它们之间具有层次性。文章认为汉语的"有定性"用两个组成部分来体现:一是"语法形式",二是"语用意义"。这里所说的"语法形式"可以理解为"定","语用意义"可以理解为"指"。本文讨论着重于"定"(语法形式)和"指"(语用意义)概念:"定"可以分为"有定语法形式"和"无定语法形式","指"可以分为"定指"、"不定指"、"专指"、"泛指"、"特指"、"非特指"。有定性可以有七种语用特点:[有定定指]、[无定不定指]、[有定专指]、[无定泛指]、[有定泛指]、[无定特指]、[无定非特指]。  相似文献   

9.
从五代到南宋近400年,对词体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五代时期词主要被用作宫廷宴会上歌唱赏玩、娱宾遣兴的工具;北宋基本沿袭了五代传统,但也出现了部分新变,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词人提出或实践着"诗词一理"的新见解;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词逐渐被一部分爱国词人用作抒怀言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看了《学术研究》一九八○年第四期上何新同志的《关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来涵义及其演变》一文,觉得有些问题需要商榷。现在仅就其中有关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向何新同志请教。一、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究竟是从谁开始的? “形而上学”一词,由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字转为哲学名词,本来指的是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在这一涵义之外,又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这是哲学史上的常识。但是何新同志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黑格尔从来没有‘把形而上学看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何以见得?他举出了黑格尔的两句话,认为其中的“形而上学”指的是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其实,这样的话何止两句?还可以举出许多  相似文献   

11.
楚在商代是指楚蛮,西周时始有楚国,古文字中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分楚蛮与楚国,楚国之楚流行开来后兼指楚国与楚蛮。昭王南征时为区分二者始用荆字来指代楚蛮,楚蛮遂变为荆蛮,西周晚期荆又用指楚国。楚人自称曰楚,到战国时荆也被楚人用作自称。  相似文献   

12.
尹洁 《兰州学刊》2009,(Z1):184-185
文章就《孟子.公孙丑下》一篇中,"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的"比"的古今注释发疑,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比"在此应用作动词,通为"庇",释为"庇托","覆蔽",而不是介词"为"。  相似文献   

13.
"点"本义为"玷污",动词,引申为名词"污点,小黑点",并由这一引申义虚化为量词,用于计量"形状为小黑点的物类",这一用法在南北朝已出现。至唐代量词"点"的用法有所发展,泛化出计量"实体/非实体的小点",表"些少"的不定量词,以及"计量声音、时间"的用法。到了现当代,主要用作表人和事物的数量少并且不确定的不定量物量词。  相似文献   

14.
"天府"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周礼·春官·宗伯>云:"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可见其最初含义是指周官名.其指肥沃、险要、物产丰饶之地区的含义最初并非指蜀地,而是指关中,即今之西安、咸阳一带.  相似文献   

15.
彭爽 《北方论丛》2008,(3):56-58
旁指代词是代词的一个小类,和"这"、"那"的连用,体现出旁指代词与心理距离的关系.旁指代词"另"、"另外"、"其他"、"其余"能够与远指代词"那"连用,表心理远指.而"旁的"、"别的"既不能与远指代词"那"连用,也不能与近指代词"这"连用,既不表心理远指也不表心理近指.  相似文献   

16.
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胡适就指出秦以前的"帝"是指天神"上帝","黄帝"是西北秦民族的天神,而不是指人帝。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帝"字,总结这些"帝"字的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作祭祀动词是指禘祭;二是作名词是指天神上帝;三是作庙号表明商王不称"帝"。由此看来,既然三千年前的商王朝,"帝"仍是指天神上帝,商王都不称帝,那么,传说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所谓黄帝,就不会是指人帝。  相似文献   

17.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4,17(4):62-66
"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现代的词义,既可指中国,也可指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词义相近,但也有区别。中华文明是指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文明的概念和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北方商周墓葬出土的11件"弓形饰"或"月牙形饰",做了初步的考察,认为它们是用作"胸饰"或"项饰"的,均是某种身份的标识物。  相似文献   

19.
杜甫诗中有很多描写宴饮嬉乐的场面,而杜甫描写宴饮时演奏的音乐,多为悲声哀调,常常用"悲管"、"哀丝"、"箫管哀吟"来形容。对这一情况,历来注家及研究者极少注意,也未能给出恰切的解释。其实,这一情况的出现与我国古代以悲为美的音乐思想密切相关,而且,初盛唐时期用作宴饮的音乐,即魏晋六朝流行的清商乐,其音调原本就哀怨激越,多是悲音怨曲。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将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做一体化的思考,其家庭观念与政治思想紧密相关.作为社会范畴的"家"和作为社会角色的"父"、"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常常被用作论说哲学思想、社会思想、政治思想及相关的道德思想的重要理据.在<太平经>中,家庭法则与政治法则是一种相互比附、相互论证的关系,父权至上成为王权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