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一个平常的夏天,那年我10岁。外婆在厨房里,煮着她认为最经典的夏日开胃菜汤:番茄毛豆酸菜汤。我在一边候着,等饭吃。也许是外婆看我暑假里用脑颇少,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按月份大小,背全家人的生日:"118、219、316、1011、1130、1228"。背完了,我吹开搭在眉毛上散发着一股碘酒味的刘海儿,问:"外婆,背光了,能吃玉米了么?""你等歇,辰光过过蛮省力的。你看,你妈今年都38岁了,记牢,38岁了。你看我,六十出头了,记牢,外婆61岁了。还有你爸爸……"  相似文献   

2.
正一好多年前,我五六岁时,外婆来我家吃饭。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外婆想过去帮忙,但被母亲推了出来。母亲说:"吃了那么多年你做的饭,今天你就尝尝我的手艺吧。"于是,外婆就和我、我姐姐,在客厅里聊天。她摸摸我们的手,掀掀我们的衣襟,看我们穿得够不够暖和,还夸了我们不少话。她对我们的喜爱,酒香一样地弥漫开来。很快,她就把话题转到了她的女儿、我的母亲身上:"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3.
正外婆住院了,妈妈去长沙陪护,并经常在微信上给我直播外婆和外公的情况。周末,妈妈说:"今天带你外公去医院看你外婆,你外公一早就背好自己的小腰包,进了医院一个劲埋头走得飞快。你外婆一见你外公,默默把脸转向一边,嘴巴一瘪,眼泪就下来了。"我哈哈大笑,戏言"这完全是少女在男生面前撒娇的范儿嘛"。妈妈接着说:"于是你外公赶紧上去搂你外婆的肩膀,握着她的手,  相似文献   

4.
《快乐青春》2007,(9):95
有一个40岁的女生长得还不错,有一份工作,收入稳定.有一天小明就问她:"你条件这么好,怎么还没结婚啊?"那女生回答:"我小时候是田径队的,有一次受伤,脚底留了一个疤."小明就问:"脚底有一个疤,眼你有没有结婚有什么关系呢?"那女生回答:"对啊!那我结不结婚关你什么事?"  相似文献   

5.
我趁在杭州进修,打电话给丈夫,让他带女儿来玩玩。 两天后,女儿打电话来说:"妈妈,外婆有点不开心了。外婆说她也想来杭州,可你没叫她。妈妈,你让外婆一起来,好不好呀?"电话这边,我愣住了。是啊,结婚这么多年来,去上海,去云南,去三峡,去黄山……我们先是两人世界,后是三口之家,从未想过要带母亲一起去。我似乎早忘了母亲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忙给母亲打电话负荆请罪,并盛情邀请母亲一起来杭州旅游。母亲虽有些嗔怪:"你呀,一心扑在丈夫、女儿身上,早把我这个妈给忘啦!"但还是开开心心地答应了。 周六下午,我接到丈夫的电话,说他们已到学院门口,便赶紧下楼去接。只见母亲吹了一个稍稍翘起的发型,上穿紫红色夹克衫,下配咖啡色长裤,显得格外精  相似文献   

6.
正哲学家奥修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你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的先生!"正如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所言:"想要伸手摘  相似文献   

7.
恩爱会遗传     
正外婆住院了,妈妈去长沙陪护时,常在微信上给我直播两位老人的情况。周末,妈妈发微信说:"今天带你外公去医院看外婆,你外公一早就背好自己的小腰包,进了医院一个劲儿埋头走得飞快。你外婆一见外公,默默把脸转向一边,嘴巴一瘪,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哈哈大笑,戏言:"这完全是少女在男生面前的撒娇范儿嘛。"妈妈接着说:"你外公赶紧过去搂着外婆的肩膀,握着她的手,眼泪也流下来了。你外公跟我说,两个人守了65年了,怎能不相互挂念呢……"  相似文献   

8.
冷华 《家庭科技》2011,(10):47-47
我外婆于2011年1月死亡。她临终前交给我一份公证遗嘱,内容大致是要将她的一间房屋(个人财产)在她百年之后留给我。我该何时办理继承该房屋的有关手续?张树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你不是你外婆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你外婆生前以遗嘱的形式将她的一间房屋留给你,属于继承法所指的遗赠,  相似文献   

9.
正女儿,今天是你的30岁生日。时间真快啊,一转眼,当初闹着非要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小丫头,就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你肯定又以为我是在催你结婚。不,不是的。我知道你压力很大,尤其你今天和朋友庆祝完生日回家后,你喝醉了靠着爸爸哭着问:"爸,我是不是该结婚了?她们都嘲笑我是大龄剩女。"  相似文献   

10.
正我和叶美是大学同学,毕业时,她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地跟着我到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我很感动,而我能想到的给叶美的最好承诺,就是和她结婚。只是,除了一纸婚书,我什么也给不了她。我家在农村,父母供我读书已经不易,买房只能靠我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结婚的时候,不仅没房没车,甚至没一场像样的婚礼。叶美并不介意,她乐呵呵地说:"我嫁的是你这个人,又不是房子。再说,该有的迟早会有。"甚至,她还协助我,成功地说服了她父母。我暗自发誓,要一辈子对她好。因为我心里很清  相似文献   

11.
正顾维一当婚礼主持人10年了,他现场看到过两位父亲的眼泪。前一位是私营企业家,他为亡妻所生的大女儿出嫁开席50桌,婚礼前一晚,女方父亲对顾维一说,他亏欠女儿太多:"她妈妈走时她12岁,过了5个月我再婚,再过两个月她搬去学校宿舍住,难得回家。"顾维一马上明白了:"这场婚礼会有尴尬,因为她不肯原谅你,对吗?"女方父亲苦笑说,女儿曾要求由舅舅把她  相似文献   

12.
家有贤夫     
陈浩 《家庭科技》2014,(3):13-13
正自从专职写作,家里的大小事儿多半都交由老公打理。每天,他早早地起床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去上班,下班路上顺道从菜市场买菜回家。这样"学校、公司、菜市、家里"四点一线的生活雷打不动,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从没听他抱怨过半句,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夫。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没想到她笑呵呵地说:"你不是打钱给我了吗?还要买什么东西。"原来老公偷偷地帮我汇了钱,一时间很感动。娘家人的生日,老公记得比我还清楚,除了母亲、小妹、奶奶,他还记得外婆和舅舅的生日,总会适时提醒我给他们打电话、买礼物。前阵子流行穿羊毛裤,漂亮又暖和,我买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年龄(多大了) 一个女人去医院治疗。 医生问她:“你多大了?” “喔”她回答:“我也记不住了,医生。不过让我想想,也许会记起来。医生,我结婚那年是18岁,我丈夫是30岁。今年我丈夫60岁。谁都知道,60是30的两倍。这不我也应该是18的两倍,36岁了。医生,你说呢?”  相似文献   

14.
因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格外疼爱我。 大前年,孩子两岁,我带着他回乡下老家过年。正月初二我骑车带孩子到二十里地外去看望外婆。外婆得知后,那天她整个上午都在家门口遥望。 外婆住在一间小木屋里,光线昏暗,一张旧木床被罩在外婆亲手缝制的蓝布蚊帐内。 那年外婆86岁,背驼、瘦小、满脸皱纹。久离家门,很少念及外婆,虽然她常捎信叫我回她家呆几天,因为忙,一年  相似文献   

15.
谁之过     
大清早又传来邻居小李责骂女儿的声音:“都快7点钟了还不起床,上学又要迟到了!”邻居的玲玲6岁,上幼儿园大班了,可什么事都不会自己动手做,连吃饭还要大人喂,所以常常挨她妈妈责骂。 玲玲起了床,拿起衣服就要自己穿上。玲玲妈妈赶快过来阻止她说:“你哪会自己穿衣服?不是把裤子穿反了,就是把上衣的钮扣扣错了,让妈快点帮你把衣服穿上吧。” “那就让我自己洗脸吧。”玲玲说。  相似文献   

16.
正外婆住院了,妈妈陪护时,常在微信上直播两位老人的情况。"今天带你外公去医院看外婆,你外公一早就背好自己的小腰包,进了医院一个劲儿埋头走得飞快。到了医院,你外婆一见外公,就默默把脸转向一边,嘴巴一瘪,眼泪就下来了。"我哈哈大笑:"这完全是少女在男生面前的撒娇范儿嘛。"妈妈接着说:"你外公赶紧过去搂着外  相似文献   

17.
正周末,我们几个相约去看外公外婆。去的时候,恰巧碰到外婆正在"训话",原来外公只顾着他那两只鸟儿,不肯去帮忙洗菜。"这老家伙就是懒,我这一辈子嫁了他啊,真是旱早就操劳白了头。"外婆说得起劲,外公却"无动于衷",眯着眼睛乐呵呵地逗着他的鸟儿。我们跟着起哄。表妹从一旁折了枝桂花递给外公,让他过去道歉,还让他大声说:"老伴,对不起,我爱你。"外公被我们笑得都不好意思了。午饭照例是外婆的拿手好菜:红烧肉、本鸡汤、葱爆虾,  相似文献   

18.
从25岁开始,不管你的脾气性格是好是坏,你身边的朋友都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因为随着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家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习惯集体行动,而是各忙各的。这样一来,和朋友碰头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比如,一个人从前的闺中密友结婚了,她还有工夫一整天泡在你那里听你絮絮叨叨的感情故事吗?再比如,深更半夜,你刚想向昔日好友诉诉苦,突然想起她已经有小孩了,你还好意思打电话过去“骚扰”她吗?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一周之前,贝西默就对我说:"爸爸,我要毕业了,周一下午3点,我们要举办毕业典礼,你一定要来参加哦。"当时,我蹲在她面前,她勾着我的脖子,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哦……是吗?亲爱的,祝贺你。"我笑着回应她,却本能地躲开她的眼神,说,"可能吧……我是说,我需要问问我的助理。你知  相似文献   

20.
小离别     
正那天,外婆穿上了她最好看的衣服,对着镜子梳头。她的老姐姐来上海看她。两人从小在一条弄堂里长大,一起吃饭,一起跳橡皮筋,一起进纱厂做童工,下了夜班,手挽着手,在昏黄的煤油路灯下回家;一起挥舞着小红旗,上街迎接解放军,一起进夜校,上补习班,敲锣打鼓地参加国庆游行;一起唱沪剧、黄梅戏,她唱一句"我也曾赴过琼林宴",外婆接一句"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老姐姐从护士班毕业后,上了朝鲜战场。几经生死,后来嫁给了一位军官,跟随丈夫去了驻地。后转业,落户广州。两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