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拟自然实验,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可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的 PSM-DID 方法构造“反事实”状态,估计改革对县级财力水平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显示: 改革增加了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却减少了人均转移支付水平,且下降幅度较大,致使人均财政总收入减少,表明“省直管县”改革不但无法提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县级财政状况。东、中部地区的平均处理效应与全国类似,上述结论具有比较好的稳健性。此外,还进行了影响机制检验,地级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财政竞争以及省对各市、县的协调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省直管县这一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削弱了省以下的协调机制而强化了辖区间财政竞争。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结构与县级财政解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从财政自给能力角度出发,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在促进我国县级财政解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收支分权在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财政收入分权水平提高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财政支出分权水平提高则会显著加剧县级财政困难程度。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财政收支分权的不对称性作用明显减弱。另外,近年来我国推行的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包括撤乡并镇改革和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在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和改善财政状况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反而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可以加强省级财政对县级的财政支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相对的提高了县级政治地位,规范省市县之间的分配制度。但同时,有利必有弊,实行这一举措又带来了省管县财政体制与现行管理体制的矛盾,增大了省级管理幅度,给省级财政增加了压力,对市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及省市县关系的不顺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对对策的不断完善,可以使省直管县财政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2年7月,全国已有23个省(区)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26个省(区)实行了扩权强县改革,由此可以看出,省直管县体制的两个初级形态已经在全国实行。在此背景下,县级政府的权力随之而扩大,而监督体制并没有因应这一改变,遂出现了县级政府及部分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现象。对此,我们应加以重视,并研究如何加强对县级政府权力的制约。一、扩权之需从历史角度来看,在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黄丽瑾 《领导科学》2012,(23):23-24
我国的县数量众多,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单元.对县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1年,中央编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河南、广东等8个省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研究解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全面实施这项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县域人多地广,发展水平远低于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县域面积占全省90%,人口占全省80%,经济总量占全省70%,尽管近年来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综合实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省直管县改革的第一步——财政省直管县已在全国实行,那么,省直管县后,省以下的党委政府将面临哪些困惑和难题?近日,笔者在湖南衡阳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进行了调研,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一、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本文探讨了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条件,并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仕应  汪名旵 《决策》2004,(7):7-10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感到肩上的压力小了,但责任并没有减轻."巢湖市分管财政的副市长薛少云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欣然叙述着对于安徽财政体制改革的感受.薛市长的切身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安徽省财政"省管县"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10.
“郡县治,天下安”是我国历史上行政治理的典型经验,而行政“省直管县”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也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目前,我国有1636个县和374个县级市,它们上承省、市,下接乡镇,是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枢纽,是支撑中央政权稳固运行的根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矛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各地陆续推行了以财政“省直管县”、“强县扩权”、“县市分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综合有关文献,回溯了我国“省县”关系的历史变迁,剖析了“省直管县”的改革背景及各地的探索实践,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决策与信息》2008,(12):55-55
为了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从2004年起,省对县实行“信息直达、项目直达、资金直达、财政直管”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透视运作以来的情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关静 《经营管理者》2009,(22):96-97
吉林省于2005年6月启动了全面县域扩权的改革。扩权强县改革的成效如何,可以通过考量吉林省县级政府行政效率体现出来。在吉林省推行"扩权强县"改革之际,省级政府的管辖幅度问题也成为改革的现实瓶颈,管辖幅度过大使得省"直接管理"的实现存在很大的障碍。是否可以通过小县的合并来减少县级建制数量,进而实现"省直管县"?本文将通过对吉林省县级政府行政效率的考量为该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3.
"强县扩权"改革一直是近年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焦点话题,关于"强县扩权"改革的各种声音也不绝于耳。近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表明"强县扩权"改革正在提速。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是"强县扩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此项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有些省级政府管理规模与幅度过大,势必给省直管县带来较大难度;县(市)是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关系的处理和资源的整合问题;市县分治,如何避免形成新的经济壁垒;改革中行政区划是否需要作适当调整;如何从财政体制的省直管县体制顺利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体制,以及需要进行哪些配套的改革;如何有效规避"省直管县"带来的各种风险……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对于"强县扩权"改革的顺利推进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刊本期选编的四篇文章,即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裨益。同时,我们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继续踊跃来稿,以求对此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省直管县对于提高县级政府财政的充裕度有积极影响,但在经济发展协作日益密切的今天,更要注重区域间融合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1+1>2的效果. 而且一定范围内的省辖市及周边县是一个整体,省辖市和县是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他们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 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区域融合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使省辖市的优势资源往县级政府延伸,形成以省辖市为中心、县级相关产业链围绕的共同发展的局面,使省辖市真正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趋势     
《领导文萃》2010,(7):8-9
我国加快省直管县改革 我国正加快“省直管县”改革,以有效减少行政层次、较大幅度地降低行政成本。2009年,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内容和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4,(23):136-137
省直管县不适宜在全国普遍实施 行政区划是涉及自然、经济、历史、政治、社会等的复杂问题.针对省直管县行政区划划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延春认为:1.省直管县不适宜在全国普遍实施,也不宜在省域内普遍实施,县级数量多、县级区域范围广阔的省域不适宜;2.省直管县需要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实力较强.具有或可能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中心城市的县可以实施:3.行政区划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不宜为了实现单一目标而采用行政区划的手段:4.适宜实施省直管县的区域应充分尊重历史行政区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行政区划不适宜大尺度、大范围调整和重新划定。  相似文献   

17.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省直管县扩权模式的选择是深入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总结现阶段省直管县试点改革中出现的两种扩权模式——全面直管和省内单列的基础上,沿用Aghion和Tirole(1997)的研究思路,从发现和利用经济发展机会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探讨省级政府进行省直管县扩权模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基准模型的结果表明,当县级政府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发展机会收益时,省内单列优于全面直管模式,反之,则全面直管模式占优;进一步地考虑县级政府间的异质性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交互影响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扩展,发现,在县级政府之间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和负向(较弱的正向)交互影响,或者较弱的异质性和较强的正向(较弱的负向)交互影响的情形下,省内单列优于全面直管模式;反之,则全面直管优于省内单列模式,进而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省级政府在进行扩权模式选择时,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潜在的经济发展机会、县级政府的异质性和其间的交互影响3个维度,以期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目前正在推行的省直管县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次、探索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角度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是对前些年"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抓住了"三农"问题解决的实质,指明了从"市管县"体制到广东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发展方向,是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改革,对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能、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改革现行区划体制,建立由省直管县的省一县一乡三级区划体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反映。本文着重探讨了前期省直管县的试行过程中的积极成果和不足之处,为全面推广阶段的深层次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对改革都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有地级市政府持消极被动的态度。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省直管县改革过程中,地级市面临行政地位下降、财力受损、权限减少、发展受限等艰难挑战。加之改革中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体制交替的摩擦与时效性、多方利益难以合理平衡等原因的存在,使地级市原先的行政生态环境被破坏,地级市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身份定位失范、权责不匹配、市县关系尴尬等困境。为此,探索改革过程中的地级市治理及未来地级市的职能转型问题,必须在剖析地级市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中寻找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