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中国资本家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之所以接受了改造,是因为工人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执政的共产党又根据马克思主义制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同时还因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家阶级的  相似文献   

2.
丁日初在《辛亥革命前的上海资本家阶级》一文中认为:辛亥革命前十几年,上海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二十世纪初年,资本家阶级在上海开始形成,其中一小部份人成为这个阶级的上层。这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有的人,如祝大椿和朱葆三,原是民族资本家,后兼任买办;朱志尧、虞洽卿、王一亭则由买办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后,仍不放弃买办职务。但经营独立的企业,在他们的经济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他们是民族资本家阶级的上层。  相似文献   

3.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当今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已经“消失”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已经“消除”了,工人和资本家已经“同化”了。因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不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了。笔者认为,这种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西方的反封建主义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决定的武器是它的经济力量的手段”,中国的情况却与此不同。中国资本家阶级如何利用经济力量的手段,我们由此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中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以1905年前后各地商会陆续成立作为标志,至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强制改组各地商会为止,这个时期是资本家阶级基本上可以自主表现的时期。清末时期,政府对资产者有勒索报效的情况,资产者被迫交纳钱财,从而可以换得一些恩惠和保护,但这不是资本家阶级为提出政治要求主动采取的行动。在宪政运动时期,知识界曾经宣传无权利不纳税一类的主张,希望中国人,特别是资产者学习西方,  相似文献   

5.
早期资本家阶级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过程因缺乏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主要是资本家阶级)而步履维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近代中国社会没能造就一个能够担当近代化主干载体的中产阶级呢?我认为,这可以从早期资本家阶级(1860—1913)与近代社会结构演化的关系中得到比较深刻的说明。社会结构制约着阶级结构,对阶级形态的考察必须推进到总体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的近代资本家,当他们作为一个阶级的重要性日益被城市社会广泛承认以后,便逐渐形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特点和紧密结合的社会阶级。在那个时代,经济活动的杰出人物,已不再需要参加官僚机构而充当领导阶级的成员了。百万富翁想买个一官半职,以便能够同当局对话,也已经不是时候。即使文凭或学历仍然保持其权威,他们要想改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劳资关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是否存在劳资关系 马克思论述的劳资关系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前提下,雇佣劳动者同资本家的阶级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条件是在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全部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在条件下,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资本家阶级已被消灭了,人民内部矛盾就更加广泛的、大量的突出了起来。因此,弄清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二十年前,号称理论权威的那个“顾问”胡说:“在社会  相似文献   

9.
赖特认为阶级妥协存在消极和积极之分.他主张积极的阶级妥协,认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存在一种双方通过积极的、相互合作使双方利益都能得到提高的博弈.他提出了阶级妥协的五种模式.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这几种博弈模式依次过渡.这种积极的阶级妥协理论对于我国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性.  相似文献   

10.
一、资本家与企业家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无论历史上还是历史实,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经济学家,对资本家与企业家两个经济主体的阶级地位、社会经济职能及收入性质诸方面,粗看起来似乎都有了很清晰的了解,可谓泾渭分明。然而,仔细研究起来却未必如此。尤其当社会经济发展至目前状况,无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哪一方面来看,无不受知识经济大势所驱使,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人们一般认为资本家是握有足够资本,雇佣工人为  相似文献   

11.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的现代性。文章认为,从成员构成上看,行会是师傅、帮工、学徒混杂在一起的封闭性、排他性、专制性的封建团体,新式同业公会则是开放性、自愿性、民主性的资本家阶级的同业组织;在经济功能上,行会保护师傅的封建性垄断,限制竞争,同业公会则以维护资本家阶级的经济利益为主旨,鼓励正当竞争;在活动机制上,行会具有较大随意性、神秘性,同业公会则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办事讲究公开性、效率性。从行会到同业公会的转化,标志着工商同业组织近代化过程的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2.
民族资本家阶级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但又是旧中国较早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近代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拥有较多知识分子和专家的一个阶级。当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性,但在旧中国比之分散落后的个体手工业,毕竟还是进步的经济成份。它的工业企业有着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近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组织了机械化的工业大生产;商业企业也比前资本主义商业进步得多。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民族资本家阶级的队伍,到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前,大约有六、七十万人。虽然它在全国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历来受到我们党的重视。它不仅曾经是我国人民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解放后的  相似文献   

13.
高君宇“最早即在北方从事职工运动”。关于高君宇从事工运情况,这里略作陈述。据载,一九二○年初,当时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高君宇,为了深入调查和研究我国劳工情况,从北京回到太原,调查了平民工厂,军人工艺实习厂,山西蚕业工厂等处,看到了工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低微,生活极苦,有强烈改变现状的要求。后来,高写成《山西劳动状况》,发表在《新青年》第七卷第六期。这时高已认识到:“现在这个社会的组织恶劣极了!……有‘治者’和‘被治者’的阶级,又有‘资本家’和‘劳工’的阶级。几千年来的平民,都囚在治者和资本家的铁  相似文献   

14.
李延明 《学术界》2012,(5):115-119,286,287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为了镇压资本家阶级的反抗和按新的方式组织社会,保留国家机器是必要的。然而,在自我赋予执政权力、自我传宗接代、一党专政的条件下,已经夺得政权的党如果不下力改造这种国家机器,却会成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官僚特权阶级,同无产阶级相异化。在中国大陆现有的条件下,要想除去国家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必须推行政治民主化。兑现宪法已有的民主承诺应该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我国建国三十年来,最光辉的成果之一,就是胜利地实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提出的“剥夺剥夺者”的历史任务在我国已经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被消灭,资本家阶级不存在了,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已确立了自己的稳定的统治。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党关于改造资  相似文献   

16.
从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看辛亥革命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变革,史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人们对其研究的视野、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程度和层次不断深入。本文从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进一步阐述辛亥革命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不同于中国的重要一点,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家和工人的尖锐对立,是以激烈斗争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阶级社会。因此,在日本教育中也同样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的支配,并且围绕着办什么样的教育进行着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斗争以文部省为一方和以日教组为另一方展开着。八十年代的情况和六十年代比较起来,日教组的力量显得有些削弱,而文部省方面则正在加紧强化中央集权主义的教育支配。所以,八十年代的日本教育正处在令人忧虑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反思。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其特点是从阶级关系的角度研究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中的阶级关系——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这一特点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给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强烈震撼。然而,当时的工人运动本身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人阶级只是感…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农民     
教育农民,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一项繁重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但是犹如列宁所指出的: “消灭阶级不仅仅是驱逐地主和资本家,——这个我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做到了,——还要消灭小商品生产者,可是对于这种人既不能驱逐,又不能镇压,必须同他们和睦相处;可以(而且必须)改造他们,重新教育他们,这只有通过长期的、缓慢的、谨慎的组织工作才能做到。”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农村中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农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并在不断提高农民觉悟的基础上,建立了亲密的工农联盟,从而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新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竞争和集中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简单化 ,只剩下两大阶级 :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由这两大阶级不同的社会生活境遇出发 ,马克思在《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他们不同的现实需求结构及其满足模式 ,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复杂性 ,在批判异化劳动的同时隐喻了异化休闲 ,形成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双重内在逻辑基础 ,并对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异化休闲 ,这是目前国内外《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所忽视的一条重要的内在逻辑线索 ,因为这一遗漏 ,《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在被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