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作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性,而且正在进一步强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就要努力弱化这种非均衡性。这要从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过程这三方面工作中予以筹划。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快速增长最为明显的就是三次产业之间配比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累积性的作用.因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双向循环式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和把握这种联动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且对于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文章首先对长三角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和就业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算,然后从结构效应的角度,就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就三大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速度与初期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三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本文首先对长三角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和就业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算,然后从结构效应的角度,就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就三大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速度与初期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三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变动因素是我们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用投入产出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产业结构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测算,分析评价了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相关的产业政策。此外,运用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公式,计算并简要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是以师生主体论为基础,把培养和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看作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的。传统课堂中的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着“失真”的弊端,在新的课程改革影响下提出的教学互动的实质性内涵和相关的有效互动措施,应该得到科学理解和切实贯彻,只有实施了这些要求及措施,真正的互动教学才能获得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可以促使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缩小第一产业规模,促使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城市化的发展。二者的互动机制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卫生事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结果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逐年增长,但仍存在地区分化现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总体较好,区域内配置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床位数区域间差异较大且逐年扩大;卫生人力资源向发达地区聚拢。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应将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双管齐下,保证基层卫生事业长期稳定发展;区域内与区域间并重,引导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优化床位数的分布结构;加强欠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直接影响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今后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是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扶植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培植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扶植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培植主导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空气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可持续产业结构升级能为经济发展释放新的动力.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的产值与就业比例严重不协调、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差异巨大、工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认为要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必须给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建立地方政府“绿色的”考核制度和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变动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 ,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的中国证券业产业结构分析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证券业的产业结构是证券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对证券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建立在波特竞争力模型基础上的中国证券业产业结构,可以看出我国证券业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竞争(证券公司的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征券市场功能弱化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退出机制不畅、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业务同质化和盈利模式的单一化、证券市场功能定位不合理,应通过健全退出机制等措施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4.
就业弹性测算方法的选择及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分析了各种计算GDP就业弹性的方法,认为采用双对数计量模型是测算就业弹性的最好方法。用双对数模型,按可比价格,测算了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及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作用的弹性系数,指出其相关的政策含义。对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模型严格的检验程序,是本文所注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2 1世纪 ,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超越于农业劳动者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就不可能有工业的独立发展和飞跃 ,更不可能有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 ,必须加强农业建设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解放思想 ,拓展新思路 ,并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与重点 ,在仔细研究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后 ,结合区域经济优势 ,确定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提高了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减少和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及其在农产品种植面积中的比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粮食种植面积及其比重会进一步减少和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依靠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对积极提高粮食单产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一个计划行为,一个市场行为,因若干共同点决定了两方面相互结合具有可能性,又因互需决定了两方面相互结合具有必要性。实现两方面有机结合确有相当难度,但只有破解这道难题,才能取得综合效益。因此论文提出了长江上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四项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兴绿富民、兴特富民、兴牧富民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政策走向和财政体制,深入分析河南省财政支出结构在行政管理、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支出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调整的依据和重点,对河南省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轮的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进行的缺少市场制度支持的产业赶超过程,没有把制度作为决定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变量,粮食产业结构调整落入锁定状态的陷阱。实际上,制度是制约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解除制度约束,才能实现市场导向的粮食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在市场机制下质量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问题,指出质量的需求、供给及相互关系的一般变化规律和质量供求均衡的实现过程,从理论上阐明了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