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自珍《己亥杂诗》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亥杂诗》是中国诗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315首相对独立的七言绝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龚自珍1839年辞官南归和北上迎眷的全过程。在这一整体观的前提下,将这一组诗分为述怀、赠别、怀旧、爱情、山水、叙事等类别并作了评析,以期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较深入地了解龚自珍这一时期的思想、志趣、心路历程以及诗歌审美特征等。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的具有诗史性质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矛盾 ,具有诗歌艺术上的鲜明个性与创造性。刘逸生先生所著《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华书局 ,1980年 ) ,详赡、精到 ,人们今天能顺利读通这组诗的文字 ,领略其精义 ,欣赏其健笔 ,完全是拜刘先生之赐。但刘注也偶有误读。文章以其中 9首诗为例 ,对刘先生的注释与解说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品高度凝炼、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发展七绝议论时事、干预现实的功能,是在绝句艺术上的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龚自珍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这段时间是清王朝在经历康雍乾盛世之后的衰落期,在举朝沉酣之时,以龚自珍为代表的一批头脑清醒、目光锐利的思想家大声疾呼,倡言变法改革。钱穆先生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这样写道:清儒自有明遗老外,即尠谈政治。何者?朝廷以雷霆万钧之力,严压横摧于上,出口差分寸,即得奇祸。习于积威,遂莫敢谈。  相似文献   

5.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不仅在作者的著作中具有总结性、代表性的意义,不仅是作者一生学习、追求、斗争、受挫和退却的艺术纪录,同时又可以说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夕的时代风貌的真实、生动的速写。我的这个“札记”在评注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不当之处,自料难免。现选录数则刊登,望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研究“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是我国近代历史开端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  相似文献   

7.
雄文未付蜡丸封,战垒萧萧虎帐空。横海故人翻出塞,落红心事与君同。“邪许”声中泪满襟,报恩深疚此时心。千艘远去沉沉夜,山泽何当起大音。  相似文献   

8.
涨潮,海浪不断地涌起,一阵阵拍打岸边的礁石,浪头的飞沫溅湿了游人的衣裙。人们感到的是一种无穷的力的运动,一种震慑。退潮,或者称落潮,情况便大不相同,浪头是萎顿的,不断退缩的,不断裸露出获黄萧瑟的沙滩。我在读龚自珍《己亥杂诗》时,油然地生出以上的联想。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诗歌中“落花”意象的出现频率极高。龚自珍不仅结合清嘉道之际暮气沉沉的时代背景,以落花自喻,抒发一生襟抱未开、先觉于时代又不得脱离时代的壮志难酬的悲情,更通过对传统落花意象的重新诠释和组合,与花共鸣,将花作为生当“末世”屈居下僚的才智之士潜在的不朽价值的象征。诗人一扫传统诗词中落花纤弱凄婉、缠绵哀怨的阴柔之气,代之以充盈生动、鲜活激扬的阳刚、壮美格调,将落花所预示的新生与诗人除旧布新、改革图强的精神相扣合,进而借落花群像传递出诗人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和急切的社会变革愿望。  相似文献   

10.
《已亥杂诗》与龚自珍的佛教思想齐文榜龚自珍是矗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家的龚自珍,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其有很高的评价,以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然而正是这位近代史上首先倡导“思想解放”的先驱者,对于...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中《杂文》篇对"杂文"的论述,与《文选》中诗歌对"杂诗"的分类,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所谓"杂",就是对那些内容庞杂,难以归类的诗或文章的统称,同时,"杂"还表示不入正统,带有轻视的意味。二者还有一些相异之处,"杂文"重讽谏作用,"杂诗"重言情抒怀;"杂文"可以"各入讨论之域",而"杂诗"则难以归入其他各类;"杂诗"中有很多以《杂诗》为题的诗篇,且在以后有所发展,"杂文"则无此特点。但这些差异并不是主要的,有的差异还是因为二者的对象不同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古代作家在创作中着力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并非稀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但由于思想境界和审美意趣的差异,自然形成了作品成功率的天渊之别。文学史上固然产生过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将自己的“忧患”怀抱抒写得声情沉烈的杰出作家,而更多的却只是停留在多愁善感、悲穷叹老、患得患失、徒托空言的狭隘而  相似文献   

13.
张协为西晋文学家,其五言诗《杂诗》十首彪炳千古,钟嵘《诗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的《杂诗》以辞赋为诗的特点非常明显,刘熙载称其《杂诗》为“辞家之言”。本文就《杂诗》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选》“杂诗”类作品收录标准并非失题或“总杂”,其隐藏的文体内涵是以《古诗十九首》为范式的追认归类。这与《玉台新咏》《艺文类聚》《北堂书钞》等将“杂诗”仅作为诗题或编纂手段不同。萧统正是通过《文选》收录作品与设立类目的内在逻辑,显示其辨体、考镜源流的意识以及对于文学发展脉络的理解。《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正由此显现,也因《文选》的推重在后世得以发扬。  相似文献   

15.
《文选》所选左思的一首《杂诗》,并非“失题”或“未题”之作,乃是诗人晚年仿承曹丕《杂诗》二首所作,充分表现了诗人“高志”不得申的忧愤和慨叹,继承和发扬了“建安风骨”的神韵,给陶渊明等后世诗人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与世长辞已经整整一年了。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光芒万丈的灯塔,不断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当我们再一次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介绍一个合作社》时,我们进一步领会到党领导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而对文章中引用的清代进步诗人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我们则感到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的“古为今用”光辉典范,而评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是对光辉典范的学  相似文献   

17.
汪灏的《栈道杂诗》,镌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原石立于汉中考院,现存汉中市博物馆,可供后人欣赏和研究。《栈道杂诗》共三石:其一长130厘米,宽70厘米,厚19厘米;其二长103厘米,宽72.5厘米,厚19厘米;其三长122.2厘米,宽76厘米,厚18厘米。拓本字迹清晰,行草书,字径3—4厘米。书法柔中有刚,自由奔放;诗意浓新,情景交融。杂诗共十首,正文四百字。  相似文献   

18.
[说明]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攻陷马来亚。翌年初,又从马来亚北部分两路进攻新加坡(星洲)。2月4日,正在新加坡《星洲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工作的郁达夫,被迫随同一批华侨文化人撤离围城,渡过马六甲海峡到荷属苏门答腊,几经周折后潜居保东村。潜居中他日赋一诗,以遣发内心的寂寞与痛苦。这些诗写得深沉切至,悲慨动人,在缠绵情意的抒发中表现了爱国者的磊落心志,是达夫旧诗中的上乘之作,可惜未能尽传。今存郁达夫《乱离杂诗》12首,其中11首由与郁达夫同时流亡苏岛的胡愈之在1946年随同自己的回忆文章《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一起发表,发表时胡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平安朝汉诗文选集《本朝文萃》的“杂诗”类中的越调与江南曲,试图说明越调与江南曲这两种后世的词牌竟然被选入“杂诗”类中的原因,并由此探究平安朝日本文人对于汉诗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风雷,在龚自珍的诗歌中,写的都不是自然的征候,而是像他诗歌中写剑、箫一样,比物征事,而且大多借风雷喻政抒怀.龚自珍诗歌中的风雷意象寄寓着他的拯救衰世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