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关注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济力的同时,还将一部分视线转移到文化力培养上。文化力正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大庆炼化公司以大庆精神为底蕴,立足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创立了独具炼化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走出了一条构建企业文化的创新之路。大庆炼化公司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在企业内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企业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一个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的重组企业逐步发展为员工高度凝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的现代石化企业。在企业鲜活的实践中,随着企业文化的构建和推广,大庆炼化公司看到了文化构筑的崭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赵明勋编撰的《情缘不老》,生动地描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全国lOOJ~位文化艺术家、新闻出版界著名人士在大庆文化建设的各个时期(创生期、辐射期、“特殊”期、繁荣期),为宣传大庆、歌颂铁人所付出的艰辛的艺术劳动。他们的艺术劳动,在大庆文化建设各个时期,通过文化艺术工作形态的输入、输出、合作,使大庆文化走出地域,走向全国,成为先进文化独具的艺术亮点。 相似文献
3.
《战报》①因大庆石油会战而诞生,它不仅详细报道石油大会战的生产活动,也向我们展示了会战中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通过对《战报》的梳理和分析可知,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音乐生活主要涉及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慰问演出等几个方面.虽然该时期音乐生活的政治性较为明显,在庆功会、报捷会等文艺演出或慰问演出中均有体现;但其会战宣传性最为突出,会战宣传目的明确,对会战胜利起到重要的宣传鼓舞作用.《战报》为大庆石油会战的音乐生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刚才听了社科联的办刊工作汇报,《大庆社会科学》创办2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庆作为一个特殊城市,年轻的城市,在同级别的城市当中,办这样一个刊物,是非常必要的。大庆这个城市首先是从工业城市开始的,办这样一个刊物,很有文化品位,很有理论基础。刊物办的质量很好,校对也很认真,没发现什么错字,办得比较正规。这与编辑部同志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与社科联和编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就如何用创新的思路办好《大庆社会科学》期刊,谈几方面意见。一是要明确期刊的定位(一)《大庆社会科学》期刊是一个阵地。无论从政治…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了解、认识的逐渐加深,一些学者感到有必要探寻湖湘思想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从而推动湖湘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这方面,朱汉民先生的<湘学原道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2年10月版)堪称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力作.该著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中最为核心的道论进行追溯与研究,以此入手揭示了湖湘思想学术的独特架构和精神追求,对湖湘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王立纯长篇小说《月亮上的篝火》突破了以往大庆石油文学宏大叙事模式,通过书写“铁人”群像的个体灵魂对话时代精神,发掘铁人形象的坚韧品格与柔软心灵,追寻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涅槃,以“小我”的生命体验去揭示人性之美,重构石油会战的文化记忆,全新诠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重读这部作品会发现,其所阐发的历史幽思、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已经超越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它不仅是历史记忆的重新书写,而且是心灵意义上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学重构,更是对大庆红色石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胡燕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4)
针对目前译学界对杨宪益、戴乃迭合译作品的研究与对戴乃迭独立完成的译介作品的研究的极不平衡性,结合一定的历史文献、传记文学和译介作品,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对戴乃迭作为一名独立译介者展开研究,弥补一些译学界对于戴乃迭作为一名独立译介者关注的不足,引起译学界对于戴乃迭以自主姿态从事译介活动的研究兴趣。在研读王安忆《人人之间》英译本的基础上,以综合研究和译本分析相结合、宏观叙述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客观总结、归纳和阐述戴乃迭如何通过对拟译译本的选择、对源语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以及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在其独立完成的译介作品中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
“以义解经”是《公羊传》解释《春秋》的主要方式,并因此成就了公羊学的重要标志,以之区别于《左氏春秋》的“以事解经”。“以义解经”与“以事解经”虽仅为春秋学的两种不同释经方式,但正是由于观照方式的不同,经典所呈现的意义也就大相径庭。但可能因为很多学者把“以义解经”仅当作走进《春秋》或《公羊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摇篮孕育产生的文化体系中惟一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而未出现过断层的古典文化。在有文字可考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无比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全面了解、深入研究和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展素质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即是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编写的。该书由赵洪恩、李宝席教授主编,… 相似文献
11.
代柯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07-110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命情结和强烈的生命气息,从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开始,到《丰乳肥臀》以及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作品,生命意识一直是其表现的重要主题,莫言对生命意识、生命强力的极度张扬与推崇还包含有复杂而又丰富的文化意蕴。从哲学层面看,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是为了唤回人的感性生命,以使人的生命更加趋于完善;从现实层面上来看,则是“唤回和弥补现实中逐渐衰竭的生命力”,以促进人种的改良;另外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还包含有文化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先秦思想经历了从上古巫仪文化向周代实践理性转变的过程。《周易》和“三礼”蕴涵着巫仪文化和实践理性的双重性 ,并且具有巫仪文化向实践理性过渡的特色。所以 ,《周易》、“三礼”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转变的关键点。从这两种经典文献观念的转化中 ,我们能发现先秦思想发展的脉路 ,又可在发生学意义上探索中国古代传统所具有的实践理性和情理结构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喻族歌》是日本第一部诗歌总集《万叶集》中唯一的一首告诫族人的和歌,是日本万叶时代家训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颜氏家训》与《喻族歌》相比,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和文章的体裁、篇幅、结构、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具备相互借鉴的可能;《命子》与《喻族歌》在创作背景、感情基调、教谕目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的作者身份、体裁结构、内容编排、教谕重点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因此,考虑到两者的成书年代以及当时的国家实力和文化辐射能力,日本万叶时代家训文化的中国元素源头可以追溯至陶渊明的《命子》。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胡适、赛珍珠、林语堂引发的中西文化论争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丽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43-48
《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是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主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英文杂志.与五四时代知识界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相比,《中国评论周报》所聚集的知识精英更加注重西学东渐背景下本土文化的重建问题.他们建立起双重的比较文化标准,强调民族历史特性基础上的文化再造,堪称介于西化派、东方文化派之间的第三类态度或第三种文化派别. 相似文献
15.
书鉴于孙中山与国民革命的研究存在着未能正视国民革命特殊性而引致的评价殊异的“两极现象”,将国民革命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别进行比较,从中揭示国民革命的特性:“国民革命是非西方模式、非俄国模式的独特革命”,是“完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