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el和Digital以PentiumⅡ和Alpha21164PC超过了300MHz大关。现在,PowerPC同盟正在努力,跃过这一障碍。今年,PowerPC伙伴将引进新技术和新制造方法改善第三代(代码名G3)PowerPC 740和750处理器的速度和性能。然后,在1999年初推出第四代(G4) 相似文献
2.
3.
Alvanced Miao Devices公司已经推出具有3DNow!技术的AMD K6-3处理器。400MHz K6-3投入批量供应,450MHz K6-3样品也已向客户提供。 针对二月二十六日上市的Pentium Ⅲ,AMD说,根据ZD Winstone 99基准测试,运行流行的商务应用和消费应用时,K6-3在 相似文献
4.
Intel Pentium Ⅲ处理器把个人计算机带入500MHz 的时代。这个时代的 特点之一是128MB内存和10GB到20GB硬盘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子夜》诸多版本中最重要的是初版本、删节本和修订本。不同时代的禁忌导致了这些版本的删节和修改 ,这改变了文本的释义和版 (文 )本本性。 相似文献
6.
宋效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4)
版本的区分,主要取决于出版时间、出版地、出版者以及出版方式等四个项目。换言之,即刻于何时、何地、何人负责、以何种方法成书。这四者如果考证的准确,则图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谭元春的诗文集在晚明有众多刻本,然而由于刊刻时间大多不明,对掌握各版本间的传承授受造成一定困难。本文通过考察谭元春诗文集的各个版本,从相关文献入手,将目前可见的谭元春诗文集按时代分为明代单刻本和清代选本两个部分论述,对诸版本的授受源流、刊刻时代、具体面目进行说明,并比较其优劣异同。 相似文献
14.
15.
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水浒传》的版本要算是最多的了,孙楷弟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就注录了近三十种。在这众多的刊本中,既有繁本与简本的区别。又有源与流的差异。以回数而言,则有七十回本、百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以及不分回本的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为七十回本、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自明朝末年金圣叹删定以后,风行三百余年,掩没了其他一切刊本。近现代以来,随着《水浒传》多种明刊本的陆续发现及专家学者们的深入研究,金圣叹的谎言被戳穿,百回本、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以强大的生命力重见天日与七十回本共同流布人间。 相似文献
16.
18.
《仁学》版本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迅速发展的,时代巨轮不断前进,一个人的思想也时有变化。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前所发表的论著,每每有增衍、改易之处。例如章炳麟在一八九九年发表《客帝论》,对清朝的腐朽统治表示不满,但仍与“尊清者游,饰苟且之心”;到了一九○○年,始作“匡谬”;一九○二年,重为“删革”,编为《訄书》“前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献之一。但是,一九一四年,章氏将《訄书》增删,更名《检论》时,却将这篇论文删除了。他的始撰、改订以至删削,反映其思想递变的迹象。又如康有为在一八八四年始编《人类公理》;一九○一——一九○二年间撰成《大同书》,他的“大同学说”,即跟随其思想变化而大相迳庭。再如唐才常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后,在他改订的论文中,也增列了“儒教真派,厄于刘歆”等命题。如果将这些论著,按照最早的刊本录出,而将后出各本校注,将有利于对各该人物思想的探索。可见,对于中国近代人的著作,特别是中国近代思想家的著作,探源比勘,有其必要。戊戌政变中的急进分子谭嗣同(1865-1898),只活了三十四岁,没有章炳麟、康有为那么经历长、变化多,但他的代表作品——《仁学》,生前没有出版。假使我们今天根据不够原始的版本,非特增加句读推敲的困难,抑且涉及文义的窥测和谭氏思想的钩稽。因此,溯源探赜,使之接近原稿的本来面目,将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陈广恩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泰泉集》是明中期岭南著名学者黄佐的诗文全集,该集对研究黄佐本人、岭南历史文化以及明代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泰泉集》有60卷本、10卷本、1卷本三种本子行世,各本又有不同的刻本,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研究《泰泉集》的版本问题,对提高这部珍贵历史文献的使用价值,了解《泰泉集》的刻梓、收藏、流传,明清时期的私家刻书和文献流传情况,以及《泰泉集》历代收藏家的情况等,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汉语“知识分子”概念的起源、发展、运用和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西方的一些intellectual概念做进一步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重要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研究,同时也能揭示中国学界至今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某些误读及其相关论说的偏差。汉语“知识分子”概念与西方intellectual概念的脱钩,既是概念史问题,也是思想史问题;而将“知识分子”与intellectual挂钩,则是理解上的问题。“知识分子”概念史清晰地表明,此词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自成一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