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个案背景: 案主芳芳(化名),小学三年级,功课不好,在学校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在家与父亲关系不好,父亲工作很忙,很少与她沟通,且以一种家长制权威的方式对待芳芳;母亲在家中处于无权地位,不敢干涉他们父女之间的事。芳芳参加了欢乐学堂,与社工张老师成为好朋友。最近芳芳想去野生动物园玩,  相似文献   

2.
近期社工小信箱收到了这样一封纠结的学生来信,让社工头痛不已。 来信的同学署名“一个信任你们的人”,为六年级学生,在信中她表达了自己对“早恋”问题的困惑和痛苦,并希望社工能够给予她帮助和引导。她在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社工亦凡人     
最近在一个社工学生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作为一个社工,不该这样。”其实她所说的“不该”,在我看来她根本没做错什么,只是人之常情罢了。虽然我不认识她,但还是忍不住留言安慰了她一下。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她对自己要求太高,因为她是社工。这在我认识的社工人当中,也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22):58-59
学校社工如何增进校方对社工专业的认知 社工A问:学校社工如何在与老师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增进校方对社工专业的认知,并逐渐提升社工专业在学校的认受性? 答:在上一期《督导答疑》中,我一开始就强调学校是既有的组织,在教育系统中拥有主体性的权威。也就是说,社工专业在进入学校这个服务提供的载体时,本身只是作为这个主体所界定的第二专业去辅助教育专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督导答疑     
社工A问:在刚进入小学进行驻校时,应该如何与学校建立关系? 答:社工驻校,是指服务机构外派社工到学校去开展服务,我们一般称这种工作场合为“第二服务地点”(Secondary Setting),就是说那里是人家的地方,什么事也是人家说了算,你要做好工作,就要得到人家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3,(22):F0003-F0003
社工是个新生事物,很多师生和家长都不了解。针对这一情况,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驻盐田区田东小学社工何焕发动学生义工绘制漫画,以漫画这一风趣易懂的形式形象地介绍社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其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记得那是一次培训课.专门为某个社团新进社工开设的培训课.我给他们讲的是“如何做个好社工”。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男社工激动地冲到我的面前.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兴奋地说:“王老师.你还记得我吧?!”未等我回答,他又不住地说:“谢谢你。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社工专业的学生,实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前段时间在一所小学开展辅导时就结识了一位多动、暴力的儿童。这名11岁的孩子在最初介入时就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冷漠”和“排斥”,极富特点的性格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的老师这样诉说了求助的理由:上课爱捣乱,爱和同学打架,同辈关系不佳;对于老师的批评总是冷眼相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3,(19):F0003-F0003
社工是个新生事物,很多师生和家长都不了解。针对这一情况,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驻盐田区田东小学社工何焕发动学生义工绘制漫画.以漫画这一风趣易懂的形式形象地介绍社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其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小组背景 暑假期间,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化互助项目针对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附近放假在家的小学生开展了“绘声绘影’暑期电脑学习活动”。活动由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场地、电脑和培训教师,要求由一名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来参加电脑学习,适龄儿童都可免费参加。活动开设了两个学习班,每次上午上课两小时,两个班次都有十几个5~12岁的孩子报名参加。由于每班只有一名老师授课,老师需要兼顾讲授方法和辅导学生操作,所以社工也在班里辅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并辅导学生操作电脑。  相似文献   

11.
一位非常善于与青少年打交道而且也做得非常好的学校社工,跟我聊过这么一个情形:她服务的学校里,间或有孩子向她咨询恋爱甚至性爱的问题。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开始了性的萌动,有了这方面的憧憬幻想,不可能告诉老师或家长,小伙伴之间的讨论也只能是片段式的、玩笑式的。她们特别渴望能有一个可信赖的“前辈”、“权威人物”,来告诉她们性这玩意儿究竟是什么,如果尝试了又会怎样,难道就只会带来“怀孕”、“性病”的风险吗?如果两个人真的相爱,在生理安全期(排卵期之外)或者戴安全套做爱,不就可以规避这样的风险吗?  相似文献   

12.
她是一名有着7年“工龄”的“老社工”: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项目主管李琛圆。 “老社工”其实很年轻,2004年才大学毕业,—直在基层社区做服务。比她早7年,内地高校首批社工专业毕业生刚走出校园。在这个年轻的行业里,做了7年的一线社工确实已是“老资格”。“最初我们进社区,有些居委会如临大敌,‘你们干吗的?来抢饭碗是不是?”李琛圆描述当时的遭遇。传统的社区管理队伍和科班出身的社工师就这样打了照面,彼此试探、相互认识的过程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在遭遇困难、困惑和困扰时,会主动到社工站求助。于是,我们在2010年初特别对学校师生“寻求倾听,释放压力”的需要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估,进而整合出以个案工作与服务咨询构成的“聆听坊”服务,并进行大力推介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我2003年从大学毕业,在社工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现在重新回到了大学。8年前我是一名社工系的学生,8年后我成了社工系的一名老师,和多数从教育界渗透到实务界的社工老师不同,我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从实务界渗透到了教育界。这在国外社工教育行业并不少见,在国内却成为特例,据说惊动了“校长签字”,否则难以突破教育部门的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15.
社工C问:我是一名学校社工,学校的老师刚转介了一名怀疑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给我,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很多人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并不属于我们的服务范畴,需要转介,但是现在又无法确诊这名学生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应当如何介入这类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6月奔赴汶川创立第一个社工站至今,我在灾区的社工服务已经快5年了。水磨小学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在本地复课的学校之一,全镇所有村小都合并到这里,就读学生有700多人。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状态,我们开始去家访。白天翻山越岭做家访,晚饭后就和老师们谈心,让老师们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学会应对学生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高灵芝  王抒灵 《职业》2013,(20):4-6
张赛芬是很平凡的班主任,她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关心学生,无微不至,带着孩子们力争上游。张赛芬又是很不平凡的班主任,她可以指导学生的每一门功课,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专业课。她做到了许多老师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她总能将最没希望的后进班带成最具吸引力的先进班,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同事眼里的榜样,更是家长口中的“恩人”。  相似文献   

19.
10月20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举行首届区级十佳优秀社工表彰暨社工推进大会,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届社工节拉开帷幕。同时,200余名职业社工接受了职业继续教育。“想不到我们社工也能评选十佳。”优秀社工代表王迅在发言时很是激动,由她推动成立的社区慈善银行,已成为新开铺街道梅岭社区的一个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一位女士由于受到家庭暴力被送往医院,社工随后将其临时安置在紧急庇护中心,但在紧急庇护中心,该女士向社工表示,虽然老公会打她,可家里两个孩子让她放心不下,况且老公对孩子还不错,提出想回家。但社工发现她丈夫打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甚至有一次发生骨折,因此评估该女士回去很可能还会受到暴力。社工该如何处理?让她回去吗?这个案例背后,其实关乎“案主自决”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