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渤海与日本交聘中“高丽国”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与日本建立交聘关系及其努力保持和发展与日本的交聘关系 ,是出于渤海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求。在交聘中 ,渤海统治者的某些做法使日本一度产生渤海是高句丽的后继国的误解 ,日本出于自身利益曾在一段时期内改称渤海为“高丽”。事实上 ,渤海从未明确表示过自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 ,所谓“渤海对高句丽的继承意识”也是一种主观臆想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假设共识。之所以称之为“假设共识”,是因为这些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的共识被不少人接受,并以此作为研究其他发展问题所凭藉的既足“公理”。尽管这些假设共识是人们对某些现象的直接归纳,并曾经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它们毕竟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现在不仅已失去其合理性,而且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发展研究的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体系,有害于发展的实际进程。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假设共识进行认真、科学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经济的“本末”之议,自古以来声不绝耳。立何为“本”是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选择问题;而“本末”之争,为经济政策的确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种理论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当不在“末”位。本文认为,经济的“本末”总是具有历史的规定性,一部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本末”对立矛盾的发展史,从“农为本”到“农工商”为本,再到时下的有些找不到“本”,历史地记录着人类的经济进步与某些偏误。从我们面对的市场经济世界来看,市场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商品是交易的唯一对象,因此,商品是可以作为当今世界里论及“本末”之题的基本要素。由商品的性质来看,现代经济世界里,“本”应当是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同时包括对于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形成的市场有着支持与促进作用的“大文化”类精神商品。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一类的人类“创新”商品,它自身形成了虚化的市场,同时,经验表明,它对于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市场没有积极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不应当在“本”类商品范围,不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达千年之久,在中外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书院产生于何时?突出的特点有哪些?属于哪一教育层次,性质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一些史书文献上作了回答。笔者说些不同看法,请教学术界专家与同仁。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法将劳动关系用工主体规定为用人单位而非雇主,并规定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的首要标准是主体资格,这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不同的。然而我国劳动法仅列举了6种用人单位,并未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导致用人单位的范围局限于6种类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若干法律漏洞,更无法涵盖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因此,完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军 《理论界》2010,(10):127-128
离作为《公孙龙子》全书一以贯之的逻辑主脉,具有两层含义。一为概念与实存事物的离,一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离。  相似文献   

7.
<正>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老子哲学的性质,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关键在于老子之道到底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的本原,还是一种自然的物质的本原?是一种主宰天地万物的天命或神意,还是一种自然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略抒浅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道”不是超自然的存在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 “以阅众甫”(二一章)。阅,总括意;众甫,众物之始。《韩非子·主道》有  相似文献   

8.
真情实感是林非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散文范畴,它一度被视为散文创作的基石。然而近年来,这一散文的核心范畴却遭到了孙绍振先生的猛烈攻击。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对真情实感的内涵和发展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进而区分了散文情感、诗的情感与小说情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还从日常情感与审美情感、表现情感与显露情感、大感情与小感情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新世纪散文的感情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胡蓝之狱”是明初的一大政治事件,但过去封建社会史学家所撰的《明史》、《明实录》等史籍都为尊者讳,掩盖了“胡蓝之狱”的真相,近代治明史学者亦未认真对此进行研究和评论。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胡蓝之狱”发生的原因,以及此案对明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作一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在甘州回鹘世系中,仁美之后,即是仁裕嗣立,这恐怕在回鹘史的研究中已成定论。①从法人沙畹氏提出“狄银”即突厥文“特勤”的假说之后,我国治回鹘史的学者们就基本上将“狄银”排斥出甘州回鹘世系之中,几十年来,并无异议。今天,笔者想就“狄银”的问题作一专题考证,并对“仁美之后,即仁裕嗣立”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正于博雅。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要强调抓落实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一再强调狠抓落实,抓好落实问题。省委、省政府更是经常强调,中央和省里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抓好落实。甚至专门做出决定,把今年作为全省的“落实年”。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为什么一再强调抓好落实,狠抓落实?我认为至少有三点: 一是经过十六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早  相似文献   

12.
柯华庆 《学术界》2012,(5):5-23,257,262
五四运动前后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在当时影响广泛,或许对于今日解决中国社会诸多问题亦有借鉴。"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是关于"问题与方法"的争论,胡适批判纸上主义、理想主义和外来主义的矛头对准的是教条主义,胡适批判教条主义的方法恰恰是杜威的实效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是教条主义与实效主义之争,或者更准确说是教条方法与实效方法之争。胡适并非一般地反对主义,而是反对将主义教条式的应用。借用"中体西用"的说法,胡适的观点可以说是"问题为体,方法为用","问题为体,主义为用"只是一个幌子,因为他所推崇的实效主义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阳夏战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苏全有阳夏战役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役,目前史学界对于该战役的研究虽有一些专论,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阳夏战役中,汉口反攻战失败的责任、黄兴弃武昌说、黎元洪对黄兴的态度、民军内讧等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雨辰同志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①一文中,在指责我的西方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时候,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如何在我国开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由于这些问题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至关重要,特作如下的辨析和澄清。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关系王雨辰在文章中论及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对立起来,是“缺乏根据”的。其原因在于,我没有采用科尔施(即柯尔施)的概念,而借用或…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希腊神话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形象之饱满,是西方文明世界里始终无与伦比的。神话不仅是想象力的结果,更是社会的产物,并以其特有的瑰丽奇幻的方式体现了艺术与哲学,传达着早期人类的意识形态。思想与文化的交融,信仰与精神的结合,理念与思潮的发展在神话世界的各种人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天聪六年起,后金之汉官提出一系列攻明的战略设想,要点之一是攻取山海关的计划,兹称“进取山海之议”。本文试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讨论作一研究,对这些计划的军事意义,未被皇太极采纳之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清入关前政治军事史的一些特点。天聪六年时,后金与明于宁锦一线对峙,此情势自天命间沈辽、广宁诸役以来已近十年。皇太极即位初对明取“议和”姿态,同时仍在用兵,制服朝鲜、破毛文龙,围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美援朝研究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美援朝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尽管海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当充分,但在有些研究课题上的认识也还存有分歧:比如组建东北边防军,是为了就地防御还是要出国作战;关于同意停战谈判最佳时机问题;抗美援朝的现实意义问题;等等。本文就这几个问题作了一些分析,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主张制度伦理的学者以制度和伦理基本功能一致、道德具有非强制性的局限、制度与伦理因此可以互补、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有利于道德实践四点理由证明制度伦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其论证和分析存在四个方面的误识:(1)混淆了两种规则体系功能上的本质差异;(2)错误地理解了道德的局限性;(3)忽略了制度与伦理互补的前提条件;(4)对制度伦理化、伦理制度化的实践缺乏历史的省察反思。制度和伦理分别代表社会的两个规范系统,承认道德的重要性,就不要将它与制度化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包含了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个基本构成要件 ,但城市化进程比市场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涵括了更多的社会发展内容。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化进程的主导成分是农民进城 ,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是农民的市民化过程。由于中国城乡长期在二元结构状态下分割发展 ,围绕着城市化进程有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