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肖进的作品很有诚意,她也是一个特别诚恳的艺术家,和她交道,你会发现她身上有着年轻艺术家少有的低调和真诚。对待作品、对待学业,她特别认真,甚至有些执拗,这种执拗有时会让你觉得她似乎在和自己作战,绝不迁就和妥协,因此,你能从她花去漫长时间耐心磨练的作品中,发现无形博弈之后的有形的轨迹和印记。  相似文献   

2.
无赖老妈     
《可乐》2009,(1)
我妈总是说我来得不是时候。我妈正要竞选副科长,我悄悄降临,把她弄得六神无主。竞选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一出生就得不到她的好脸色。她有时会朝我横眉竖眼扯着嗓子喊,有时又会温言细语哄我上当:"你看,你拖累我那么多,还不快去  相似文献   

3.
童心做事,喜欢脚踏实地,从剧本写作到影像编排,她喜欢一步步走。 她有时也发点脾气,因为下属剪坏的一条片子,但很快她就会自我反省。她说,人最不明白的就是自己,就像那些客户,看到“影像日记”中的自己时,总是会流露出疑惑和反省的态度来。 她随时与自己的“影像志”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4.
郑立 《社区》2005,(9):18-19
家政女工王维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按照家政公司的安排,一大早准时赶到雇主家去做小时工,而雇主却已经另请了别人,连门也不让进。王维亚要求和她见面谈一谈,而雇主却在电话中推说没必要。以往,这种情况往往是家政服务员吃“哑巴亏”,可王维亚不甘心:自己应约而来,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打发了。她决心亲自向雇主讨个“说法”。于是,她向小区保安说明情况,一个人来到了雇主家。雇主承认是她向公司请了小时工,但她觉得事实上没有享受到王维亚提供的服务,所以并不同意支付费用。王维亚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我们公司和员工都按您的要求去做了,那…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青春     
青春有时像朋友,当你因某一件事而伤心难过时,陪伴在你身边的,是青春,在她面前任由自己大哭一场吧。你所有的哭声和委屈只有青春看得到,你也不必担心她是否会嫌弃你的哭相有多难看,她只会选择用时间来冲淡一切烦恼和悲伤,虽然很漫长,却是最有效。青春有时也很残酷,当你逐渐长大不再是那个青涩少年时,她会慢慢放开你的双手,渐渐在你身边消失,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让另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6.
离婚那一年,她刚三十岁。当然也曾有过幸福的婚姻生活,你做饭来我择菜,晚上一家三口准时到楼下散步,周末会去郊外踏青。随着丈夫的事业越做越大,能陪她和女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晚的应酬必至凌晨。每次她略有微词,丈夫便会振振有词,我也是为了这个家。这个理由太大太充分,让她每每无法反驳。渐次他衣裳上带着长发,颈项处散发着异香,她冷眼旁观,终于忍耐不住,提出离婚。  相似文献   

7.
母亲决然离去的背影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是她童年的全部记忆。高一那年,看着病床上的父亲那双泛红的眼眶,她决定离开校园,只身一人外出打工。过早地踏入社会,使她既独立又倔强、既天真又叛逆。有时,她会沉迷于网吧,不能自拔;有时,她会学社会上的小混混那样说脏话;更有时,她会和患病的父亲争吵,借此来发泄生活带给她的巨大压力……而如今重返校园后的她,时刻面带笑容,她就是上海市物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阳光班的班长王丹。在她一夜长大的背后,源于一次重生,一份真爱和一个实现了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刘晓祯 《社区》2008,(21):34-34
案例1: 小丽是一名全职太太,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她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闲极无聊时就给正在上班的老公打电话。她老公有时也会被太太的过度依赖弄烦,说她“闲着没事找事”.小丽很委屈,自己打理家务也是为了这个家,老公怎么就不理解呢?  相似文献   

9.
婚姻比较学     
她刚结婚,与两位要好的女生相约,趁都没孩子时,结伴带老公去旅游。可在旅游途中,她看到对方的老公是忙前忙后充当护花使者,一位给老婆背包拎袋,一位吃饭夹菜,入室倒洗脚水,简直呵护备至,可自己那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走路两手空空,相机都让她提着,吃饭是自顾自的,入寝是她给他倒水拧毛巾。有时,她也提醒他学学样,可他一笑了之。为此,她有些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19)
家住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街社区的刘奶奶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很少去医院,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挺着,或随便吃点止痛药,因为她嫌去医院太麻烦。最近,刘奶奶一改过去小病不去治的习惯,经常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跑,甚至有时只是去做个常规检查——"下楼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不舒服就去找社区医生瞧瞧,比上大医院方便多了。"刘奶奶还说:"医生告诉我,老年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生了病就得治,不能硬抗着。"  相似文献   

11.
孙成栋 《社区》2008,(28):26-27
家住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街社区的刘奶奶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很少去医院,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挺着,或随便吃点止痛药,因为她嫌去医院太麻烦。最近,刘奶奶一改过去小病不去治的习惯,经常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跑,甚至有时只是去做个常规检查——“下楼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不舒服就去找社区医生瞧瞧,比上大医院方便多了。”刘奶奶还说:“医生告诉我,老年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生了病就得治,不能硬抗着。”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13.
李君印 《可乐》2010,(8):29-29
失恋的人通常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抗议”,二是“放弃或者绝望”。 在抗议阶段,被遗弃的一方为了让对方回心转意,会苦思冥想自己究竞做错了什么,怎样才能使对方重新爱上自己。他们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恋人的家中或工作场所,然后咆哮而去;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2010,(2):18-19
如果要给女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画一条曲线的话,那无疑应该是上抛物线。当她跃居这个抛物线的最顶端时,我们会思考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又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通过本章,相信你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我们跟紧她们的步伐一起出发吧,去规划人生,去实现梦想,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妞妞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牵着她去看一眼小宝,像个小大人。有时会伸出手把小宝放在外面的手拿进被子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女作家丁玲的作品所受到的际遇,是颇值得研究者玩味的。丁玲说过:“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旋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这是丁玲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这段话也是对她自己作品命运的形象描绘。丁玲的作品与她的人生相伴沉浮,屡经风雨,褒贬毁誉,历遭坎坷。作为一个勤奋的作家,丁玲在文学创作这块园地里耕耘了大半个世纪,其间跨越了不同的时代,表现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和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对她作品评价的反差,  相似文献   

17.
小辫儿     
女儿七岁多了,和很多长头发的女孩儿一样,整天梳着小辫儿。但她的小辫儿会变,能很多天不重样,有时一天几个样,并且都是自己扎的。一有时间,她总是关上门,在自己的房间里几个小时不出来,不是给自己就是给她的娃娃梳头,一个辫儿的、一堆辫儿的,编的、盘的,编盘结合的、夹着彩带编的,用花皮套绑的、用发卡夹的,中分的、偏分的……  相似文献   

18.
那段日子常加班。完工后,有时同事们会去喝一杯,再趁着月色回家。过马路时,拐弯处有车灯,极凶险地扑面而来,他伸手将她一挡,“当心。”声调微醺。她转头一瞥,幽黯里,他的眼睛这么亮,令人惊奇,呼吸间带酒香,像看不见的舌尖,轻轻撩拨她。她没法不留意他。电脑前专注的背影;玩飞镖时,孩子般大叫,“三镖定瓦岗”,“叮”一声镖偏得不知哪里去了;开会时镇定而锐利,如剑藏于鞘:去酒吧,喜喝姜汁白兰地,一  相似文献   

19.
就挑笨象     
刘东伟 《可乐》2010,(3):35-35
她小时候很胖,母亲担心她会患病,就让她去体操馆训练。馆长说,她的体型不适合练体操。母亲说自己知道,只是希望她能够在训练中消耗一些能量。  相似文献   

20.
方琦 《北京纪事》2010,(10):66-69
此人就读于北京一所传媒类高校,为人善良,长得也喜性儿。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他的“名言”是:要把相机视为自己的女朋友,要爱她爱她再爱她,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会越来越美。此人姓雷,名雨晨,因为行为有时不同寻常,入送绰号“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