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理觉 《老年人》2007,(7):12-12
如今,官场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官不怕老百姓不满意,只怕上司和上司的上司“不满意”。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司们的“满意”与“不满意”,才能决定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果上司“满意”,他们的升迁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如果上司“不满意”,即使已经戴在头上的“乌纱帽”也会得而复失。  相似文献   

2.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大”字头的有些词语的释义有不妥之处,如“大姑子”释为“丈夫的姐姐”,“大舅子”释为“妻子的哥哥”等等,要么释义不准确,要么不周全,要么有不恰当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眼下,随便在互联网上一查,“裁员”、“破产”等字眼就会“扑面而来”。当然,咱中国人一般表达比较“委婉”,越是宣传、鼓动“不裁员、不减薪”,越说明这类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相似文献   

4.
淳青  唐志 《女性大世界》2005,(1):136-139
“亲爱的,我想吃‘奔驰’火锅了。” “?” “连‘弁驰’火锅都不知道?那你更不知道柠檬叶子了。” “#·!%¥,?” “哎呀!就是泰式火锅嘛!无聊的男人,什么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快活林     
王晓东 《老年人》2009,(7):48-48
还拆吗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几处要拆迁的房屋的墙壁上用红笔写上“拆”字,督促住户尽快搬迁。但第二天有人却在“拆”字前面加了个“不”字,变成了“不拆”。开发商见了十分气恼,叫人拿来笔,在“不”字上加了个“走之底”,变成了“还拆”。没过几天,开商又发现,有人在“还拆”的后边加了一个“吗”字,变成了“还拆吗”。开发商无奈,骂一通无名娘,走了。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喜欢用一个“痒”字,伊拉克的自杀性爆炸是美国之“痒”,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否定“欧宪”成了欧盟之“痒”,男人不男为女人之“痒”,妻子施暴乃丈夫之“痒”,腐败是官场之“痒”,作弊是足球之“痒”……这个痒那个痒,仿佛当今世界处处发痒,现代人身上无处不痒。  相似文献   

7.
黄越 《公关世界》2008,(4):35-35
在竞选演说或答记者问的过程中,对方不时提出一个或几个“刁钻问题”,企图陷你于“不答过不去,答又难过去”的窘境。这就有个用“刁答”对“刁问”的讲究,正所谓“以刁克刁”,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8.
闻过不“跳”何劲松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青年人也好,老年人也好,民主意识的培养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要求人们“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似乎标准太高,不士。且提“闻过不跳”为宜。莫谓这个标准低,要做到也不容易。君不...  相似文献   

9.
近七成女生觉得班上男生不像男子汉 据《今日早报》报道,杭州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的两个班,做了一份“男女生印象”调查。“你觉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汉吗?”,只有24.1%的女生回答“像”,认为“不像”的女生占69%,还有6.9%的女生觉得“有点像”。在“你觉得班上的女生像女孩子吗?”这个问题中,有77.4%男生觉得“不像”,  相似文献   

10.
“零捐助”     
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导致今天慈善机构不被信任的根源其实在于慈善机构内部的“腐化”。比如,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监督不健全,慈善资金滥用、去向不清,甚至充斥着腐败等,都是导致人们不信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医生可否战胜所有病魔?”“人类可否战胜死神?”千百年来,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至今还是“不”,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可能永远是“不”。因此,“有时可以完全治愈,有时可以解除痛苦,有时可以给予安慰”这句谚语很值得回味。当生命处于终末期时,有人陪伴也许就是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2.
动词后结果补语“上”“下”具有丰富而抽象的表意功能,这一对反义词在与动词结合组成动结式“V上”“V下”时,呈现出了许多不对应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相同动词与结果补语“上/下”组合成的动结式“V上”“V下”中,“上”“下”语义不对应情况。  相似文献   

13.
阿蛮 《女性天地》2008,(1):30-30
许三多其实一直在身边。只是,在人人都想要快爱情,快财富的时代,许三多的“一根筋”,“吃亏是福”,“不抛弃不放弃”倒成了另类。当都会女子喊出“嫁人当嫁许三多”,其实只是图一时新鲜。真正遇上梦寐以求的许三多,先退出的一定是她们自己。因为要把此许三多改造理想中的彼许三多,付出的成本太高。她们并非不爱许三多,而是爱不起许三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61-61
一位女性来咨询,问题是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他?!”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反正我根本打不过他,只好不再说他了呗。”她一睑无奈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马毓寿 《中外书摘》2010,(10):96-96
贵刊第8期第8页右栏:“不承想,已经丢掉天津城的傅作义,还没有见到最后通牒,就下决心交出北平城了。”“不承想”是否应为“不曾想”。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在武汉大学“出炉”。 这份报告表明:“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同时,“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50%以上进校前谈过恋爱”。  相似文献   

17.
李岩 《老年世界》2007,(23):27-27
有些年轻人不婚而居,称“试婚”或同居。不少银发一族也紧随其后,不办任何手续就住在一起,来个“搭伴养老”,也叫“白发同居”。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求异思维?我们不妨先看一例:三国时期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按司马懿的想法:“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宜速退。”可谁知这一次诸葛亮却偏偏不遵守这“平生谨慎”的常规,而是一反常态,来了个“弄险”,结果,一座仅有2500名老弱残兵的“空城”却吓退了司马懿15万精兵。这就是一个“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可见,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不按一般的思维定势和方法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 “言为心声”。一般说来,“言”与“想”是不可分的。会想的不一定会说,但…  相似文献   

19.
上海话里有些流行的新语词很有意思,其中有一种是由于“不搭配”而造成了异趣,如浯词里的那个动词颇具强烈的动作性,甚至有点“凶猛”,而与之搭配的却是词林之中最雅致蕴藉者。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虎背熊腰、胸露浓毛的鲁智深,挥舞如斗老拳,跟纤纤娇柔、身轻如燕的赵飞燕搭档“对舞”。这个比喻不甚恰当,因为那些语词的“不搭配”,实非比喻中的“对舞”可比。  相似文献   

20.
初冬话咳喘     
梅华丽 《老年世界》2013,(21):57-57
大多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都常在冬天犯病。轻则被迫停止工作,重则住进医院。有一些老人采取了“猫冬”的办法,以求“冬季不出门,一冬别犯病”。果真不出门就不犯病?一场感冒,把这些躲起来的“老咳”、“老喘”送进了医院。躲不是好办法,了解自己所患的病症,在医生帮助下制订防治措施,才是战胜疾病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